新型一体化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1799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一体化支架,其特征是:包括灯具支架,支架上设有用于连接输入电源的公端盖,以及用于输出电源的母端盖;公端盖其用于电连接的金属触头分别对应地与母端盖其用于电连接的金属触头电连接。电源通过带有母插的电源连接线导入支架公端盖。灯具支架的公端盖与母端盖间设有用于灯具串接的连接线与连接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去除支架灯具在串接过程中的用电安全隐患。方便了电器的安装等各种施工过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LED —体化支架电器连接装置,是一种用于电连接的装置。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的灯具连接装置均是采用两线制L线与N线,L线,N线,E线(地线)三线制,采用两线制连接因为灯具外壳为铝管,存在安全隐患,现在灯具逐步采用三线制,将外壳铝管与电源地连接,使灯具更安全。但目前的三线制连接装置均是采用支架两端端盖(插头座)为均公头(座),此种配置在灯具端盖一端通电,另一端不通电(悬空),灯具是安全的。但对于灯具与灯具进行串接的接法则是不安全的,存在安全上的隐患当电源从一侧公端盖为灯具供电后,另一侧公端盖上的插什同时也是带电的,而且公端盖的带电金属触头人手不小心碰到就会造成触电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 —体化支架电器连接装置,该种连接装置用于电器中后,使电器间的串联电连接比较安全。本技术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 —体化支架电器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灯具支架,支架上设有用于连接输入电源的公端盖,以及用于输出电源的母端盖;公端盖其用于电连接的金属触头分别对应地与母端盖其用于电连接的金属触头电连接。本技术解决问题还可以进一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所述公端盖设于支架的一端,所述母端盖设于支架的另一端。所述公端盖其盖体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公端盖其金属触头设于凹槽内,凹槽内各金属触头间分别设有分隔开两相邻金属触头的阻隔件。所述公端盖其盖体的背部各金属触头外露的部分之间设有分隔开两相邻金属触头外露的部分的阻隔件。所述母端盖其盖体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凹槽设有与金属触头数量相应的突柱,突柱内设有孔,母端盖其金属触头设于该孔内,各突柱间设有间隙。所述母端盖其盖体的背部各金属触头外露的部分之间设有分隔开两相邻金属触头外露的部分的阻隔件。还包括电源连接线,电源连接线其与公端盖连接的插座为母插座,其形状与公端盖匹配。还包括用于进行两电器间电连接的连接线,连接线其与一电器的母端盖连接的插座为公插座,其形状与母端盖匹配;连接线其与另一电器的公端盖连接的插座为母插座,其形状与公端盖匹配。还包括用于进行两电器间电连接的连接销,连接销一端为与一电器的母端盖连接的公插座,其形状与母端盖匹配;连接销另一端为与另一电器的公端盖连接的母插座,其形状与公端盖匹配。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I、本技术LED —体化支架电器连接装置,灯具端盖设计为两款公母不同的端盖,在灯具电源输入端设计为公端盖,公端盖不接入与之匹配的带电的母插座线是不带电的。将灯具串接输出端设计为母端盖。母端盖内的金属触头装配在端盖不导电体塑胶壳内,人手不能碰触到,不会造成触电的危险。比较安全,没有电连接隐患。2、本技术LED—体化支架电器连接装置,与灯具电源输入端的公端盖匹配的是带母插座的电源线,带母插电源线的电源插头端封闭在插座非导电体塑胶外壳内,人手不能碰触到,非常安全。3、本技术LED—体化支架电器连接装置,灯具串接时所用的连接装置设计有 两种,连接线与连接销,连接线的长度根据中间电源线来控制长短,根据需要制作。连接销采用固定长度,目的是使灯在最小距离间连接。连接线与连接销均设计为公母插头式,能方便的与灯具公端盖母端盖顺利的安全连接。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LED —体化支架电器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连接销应用于连接两电器时的示意图。图3是连接线应用于连接两电器时的示意图。图4是公端盖的正面不意图。图5是公端盖的背面示意图。图6是带有盖塞的公端盖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母端盖的背面示意图。图8是母端盖的正面不意图。图9是带有盖塞的母端盖的分解示意图。图10是连接销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H-H方向剖视图。图12是图10的J-J方向剖视图。图13是连接销其母插座端的正面示意图。图14是连接销其公插座端的正面示意图。图15是图10的K-K方向剖视图。图16是电源连接线的示意图。图17是图16的G-G方向剖视图。图18是连接两电器的连接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实施例如图I至图18所示,一种LED—体化支架电器连接装置,包括灯具的支架1,支架I上设有用于连接输入电源的公端盖2,以及用于输出电源的母端盖3 ;公端盖2其用于电连接的金属触头7分别对应地与母端盖3其用于电连接的金属触头8电连接。所述公端盖2设于支架I的一端,所述母端盖3设于支架I的另一端。所述公端盖2其盖体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公端盖2其金属触头7设于凹槽内,凹槽内各金属触头7间分别设有分隔开两相邻金属触头的阻隔件17。该结构保证各电极间的电气安全。所述公端盖2其盖体的背部各金属触头7外露的部分之间设有分隔开两相邻金属触头外露的部分的阻隔件9。该结构保证各电极间的电气安全。如图6所示,该种公端盖还可以带盖塞18,没有电连接时,可以盖上盖塞。有利于用电安全。所述母端盖3其盖体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凹槽设有与金属触头8数量相应的突 柱10,突柱内设有孔,母端盖其金属触头8设于该孔内,各突柱10间设有间隙。该结构保证各电极间的电气安全。所述母端盖3其盖体的背部各金属触头外露的部分之间设有分隔开两相邻金属触头外露的部分的阻隔件11。该结构保证各电极间的电气安全。如图9所示,该种公端盖还可以带盖塞19,没有电连接时,可以盖上盖塞。有利于用电安全。还包括电源连接线4,电源连接线4其与公端盖2连接的插座12为母插座,其形状与公端盖2匹配。还包括用于进行两电器间电连接的连接线5,连接线5其与一电器的母端盖3连接的插座为公插座14,其形状与母端盖3匹配;连接线5其与另一电器的公端盖连接的插座为母插座13,其形状与公端盖匹配。连接线可使灯具在较远间距间连接使用,连接线的两端设置为公母两端,一端公插,一端母插,其分别与之相连的公端盖,母端盖匹配。如图3所示,进行两个电器(灯具)间的电连接时,本技术LED—体化支架电器连接装置,灯具端盖设计为两款公母不同的端盖,在灯具电源输入端设计为公端盖,公端盖不接入与之匹配的带电的母插座线是不带电的。将灯具串接输出端设计为母端盖。母端盖内的金属触头装配在端盖不导电体塑胶壳内,人手不能碰触到,不会造成触电的危险。比较安全,没有隐患。与灯具电源输入端的公端盖匹配的是带母插座的电源线,带母插电源线的电源插头端封闭在插座非导电体塑胶外壳内,人手不能碰触到,非常安全。连接线为公母插头式,能方便的与灯具公端盖母端盖顺利的安全连接。本技术又一实施例如图2,图10至图17所示,还包括用于进行两电器间电连接的连接销6,连接销6 —端为与一电器的母端盖连接的公插座16,其形状与母端盖匹配;连接销另一端为与另一电器的公端盖连接的母插座15,其形状与公端盖匹配。连接销可使灯具在最小间距间使用。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去除支架灯具在串接过程中的用电安全隐患。方便了电器的安装等各种施工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一体化支架,其特征是包括灯具支架,支架上设有用于连接输入电源的公端盖,以及用于输出电源的母端盖;公端盖其用于电连接的金属触头分别对应地与母端盖其用于电连接的金属触头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一体化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公端盖设于支架的一端,所述母端盖设于支架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一体化支架,其特征是:包括灯具支架,支架上设有用于连接输入电源的公端盖,以及用于输出电源的母端盖;公端盖其用于电连接的金属触头分别对应地与母端盖其用于电连接的金属触头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才双姚海舰姚齐林区伟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隆源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