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智能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134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磁智能水龙头,涉及电磁加热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水龙头本体、高频电路板、加热水胆、电磁阀、智能控制显示屏,所述水龙头本体包括水龙头出水口、喷嘴、出水导水管,出水导水管从加热水胆外壳腔体中引出,所述高频电路板包括散热器、高频线圈、水龙头进水口、底座,高频线圈设置在内加热管外侧,所述加热水胆包括内加热管、导流孔、外加热管、加热水胆外壳,所述智能控制显示屏包括电磁阀、水流感应开关、温感器,散热器(8)设有水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水龙头,尤其是一种具有水电分离、恒温控制、温度显示的电磁智能水龙头,涉及电磁加热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电热水龙头,水加热装置大多是利用电热管加热,电热水龙头包括水龙头本体和水流控制开关,水龙头本体内设有加热腔和电器控制腔,加热腔与电器控制腔之间以密封隔板隔开,加热腔内设有加热管,电器控制腔内设有加热电路板、电器开关和绝缘水压开关,绝缘水压开关与电器开关末端连接,加热管与加热电路板电连接。当水流控制开关打开时,加热腔内通入水,水流压力作用在绝缘水压开关上,使绝缘水压开关推动电器 开关闭合,加热管的加热电路接通,加热管开始对流经加热腔的水进行加热,被加热的水经水龙头本体的出水口流出。这种电热水龙头虽然具有体积小、造价低、升温快,热水随开随来的优点,但是,缺陷也非常明显,随着气候的变化,电热水龙头出水口流出的热水水温也随着改变,而一种真正能实现水电分离,具有恒温控制、温度显示的电磁智能水龙头,市场上尚未出现。现有电热水龙头除耗电外,仍未能达到水电分离、恒温控制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保障水电分离,热效率高,结构简单,能够恒温控制,即用即热的电磁智能水龙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磁智能水龙头,包括水龙头本体、高频电路板、加热水胆、电磁阀、智能控制显示屏,所述水龙头本体包括水龙头出水口、喷嘴、出水导水管,出水导水管从加热水胆外壳腔体中引出,所述高频电路板包括散热器、高频线圈、水龙头进水口、底座,高频线圈设置在内加热管外侧,所述加热水胆包括内加热管、导流孔、外加热管、加热水胆外壳,所述智能控制显示屏包括电磁阀、水流感应开关、温感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龙头本体上端面设置智能控制显示屏,腔体内设置加热水胆,出水导水管一端设置在加热水胆外壳腔体中,另一端从加热水胆外壳穿出,与水龙头出水口连接,喷嘴设置在水龙头出水口,水龙头本体下端设置电磁阀、高频电路板及底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频电路板设置在底壳中,高频线圈缠绕在内加热管外侧塑料壳体上,高频线圈与高频电路板电连接,散热器设置在高频电路板上,散热器设有水通道,下端为水龙头进水口、上端为出水口,其出水口与电磁阀连接,采用水冷散热。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水胆包括内加热管、外加热管、加热水胆外壳,材料为导磁性金属圆管或方管,内加热管外侧是缠绕高频线圈的塑料壳体,内加热管一端与电磁阀连接,另一端端口封闭且设有导流孔,外加热管设置在高频线圈外侧,将高频线圈密封,装在加热水胆外壳中,出水导水管从加热水胆外壳腔体中引出,与水龙头出水口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智能控制显示屏设置电源控制开关及温度调整开关,智能控制显示屏与电磁阀、水流感应开关、温感器、高频电路板电连接,电磁阀下端口与散热器出水口连接,上端口与内加热管连接,水流感应开关设置在内加热管与电磁阀连接处,温感器设置在加热水胆外壳外侧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启动智能控制显示屏电源控制开关,电磁阀和高频电路板工作,自来水依次通过进水口、散热器、电磁阀、水流感应开关、内加热管、导流孔、夕卜加热管、出水导水管、水龙头出水口,高频线圈将高频电压转换为高频交变磁场,使加热水胆高速发热,提供热水,从而达到水质磁化、即用即热、水电分离、恒温节能的目的,与现有市场上的电热水龙头相比能快速、连续提供热水,功耗小备受人们青睐。 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电磁智能水龙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磁智能水龙头电热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I)、智能控制显不屏;(2)、水龙头本体;(3)、水龙头出水口 ; (4)、嗔嘴;(5)、出水导水管;(6)、水流感应开关;(7)、闻频电路板;⑶、散热器;(9)、水龙头进水口 ;(10)、导流孔;(11)、内加热管;(12)、外加热管;(13)、高频线圈;(14)、加热水胆外壳;(15)、温感器;(16)、电磁阀;(17)、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I、图2,本技术电磁智能水龙头,包括水龙头本体、高频电路板、力口热水胆、电磁阀、智能控制显示屏,所述水龙头本体(2)包括水龙头出水口(3)、喷嘴(4)、出水导水管(5),出水导水管(5)从加热水胆外壳(14)腔体中引出,所述高频电路板(7)包括散热器(8)、高频线圈(13)、水龙头进水口(9)、底座(17),高频线圈(13)设置在内加热管(11)外侧,所述加热水胆包括内加热管(11)、导流孔(10)、外加热管(12)、加热水胆外壳(14),所述智能控制显示屏(I)包括电磁阀(16)、水流感应开关(6)、温感器(15),当启动智能控制显示屏(I)电源控制开关,电磁阀(16)和高频电路板(7)工作,自来水依次通过水龙头进水口(9)、散热器(8)、电磁阀(16)、水流感应开关(6)、内加热管(11)、导流孔(10)、外加热管(12)、出水导水管(5)、水龙头出水口(3),高频线圈(13)将高频电压转换为高频交变磁场,使加热水胆高速发热,提供热水,从而达到水质磁化、即用即热、水电分离、恒温节能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龙头本体(2)上端面设置智能控制显示屏(1),控制高频电路板(7)、电磁阀(16)工作状态及温度调整,腔体内设置加热水胆,出水导水管(5) —端设置在加热水胆外壳(14)腔体中,另一端从加热水胆外壳(14)穿出,与水龙头出水口(3)连接,喷嘴(4)设置在水龙头出水口(3),加热水胆中的热水通过出水导水管(5)到喷嘴(4),水龙头本体⑵下端设置电磁阀(16)、高频电路板(7)及底座(1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频电路板(7)设置在底壳中,高频线圈(13)缠绕在内加热管(11)外侧塑料壳体上,与内加热管(11)绝缘,高频线圈(13)与高频电路板(7)电连接,高频线圈(13)将高频电压转换为高频交变磁场,使内加热管(11)产生无数的小涡流自行高速发热,散热器(8)设置在高频电路板(7)上,散热器(8)设有水通道,下端为水龙头进水口(9)、上端为出水口,其出水口与电磁阀(16)连接,采用水冷散热,充分利用热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水胆包括内加热管(11)、外加热管(12)、力口热水胆外壳(14),材料为导磁性金属圆管或方管,内加热管(11)外侧是缠绕高频线圈(13)的塑料壳体,内加热管(11) 一端与电磁阀(16)连接,另一端端口封闭且设有导流孔(10),外加热管(12)设置在高频线圈(13)外侧,与高频线圈(13)绝缘,将高频线圈(13)密封在内加热管(11)外侧,内加热管(11)、高频线圈(13)、外加热管(12)设置在加热水胆外壳(14)中,由内加热管(11)加热后的热水通过导流孔(10)流到外加热管(12)外侧,经加热 水胆外壳(14)、出水导水管(5)、水龙头出水口(3)、喷嘴(4)流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智能控制显示屏(I)设置电源控制开关及温度调整开关,智能控制显示屏(I)与电磁阀(16)、水流感应开关(6)、温感器(15)、高频电路板(7)电连接,电磁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智能水龙头,包括水龙头本体、高频电路板、加热水胆、电磁阀、智能控制显示屏,其特征是:所述水龙头本体包括水龙头出水口、喷嘴、出水导水管,出水导水管从加热水胆外壳腔体中引出,所述高频电路板包括散热器、高频线圈、水龙头进水口、底座,高频线圈设置在内加热管外侧,所述加热水胆包括内加热管、导流孔、外加热管、加热水胆外壳,所述智能控制显示屏包括电磁阀、水流感应开关、温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伯钱刘庆福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清华园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