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良洪专利>正文

掺杂压痕钢线的混凝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992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7:41
一种掺杂压痕钢线的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和加强筋,混凝土内掺杂有多根压痕钢线混合成掺杂混凝土层;所述的压痕钢线长度18-30mm、宽度2-4mm、厚度0.5-1.5mm、压痕深度3mm。所述的掺杂混凝土层根据掺杂压痕钢线的配比不同分为多层;其中之一配比为压痕钢线与混凝土的重量百分比为1-5%;其中另一配比为压痕钢线与混凝土的重量百分比为10-2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掺杂压痕钢线的混凝土结构及制备方法,通过采用上述的形状和结构,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破坏载荷,直径800mm的混凝土井盖的破坏载荷最高可以达到945KN,裂缝载荷405KN。(*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新 型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制品,特别是一种用于混凝土井盖的掺杂压痕钢线的混凝土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市场上使用的有多种钢纤维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混凝土浇筑综合井盖,其中中国专利02138259. X公开的“钢丝网增强混凝土井盖的制作方法”最具有代表性,这种加工方法增强了混凝土浇筑综合井盖的强度,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其结构并不是最佳,存在加工难度较大,重量较重,材料浪费较大的缺点。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是采用钢纤维添加到混凝土中增加混凝土的强度,现有的钢纤维通常采用圆形的钢丝制成,在圆形钢丝上设有压痕,存在的问题是与混凝土的结合力较差,中国专利99225523. 6公开了一种端齿型钢纤维,结构为横截面近似矩形的钢纤维,它的两端各有一凸出的齿。存在的问题是加工难度较高,对于设备,尤其是剪切设备的要求高,且材料浪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掺杂压痕钢线的混凝土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破坏载荷,且更为便于加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掺杂压痕钢线的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和加强筋,混凝土内掺杂有多根压痕钢线混合成掺杂混凝土层;所述的压痕钢线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掺杂压痕钢线的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和加强筋(2),其特征是:混凝土内掺杂有多根压痕钢线(6)混合成掺杂混凝土层;所述的压痕钢线(6)长度18?30mm、宽度2?4mm、厚度0.5?1.5mm、压痕深度3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洪
申请(专利权)人:陈良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