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峰专利>正文

一种水体截污消污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937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体截污消污处理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在排水主管道(2)的排放前设截污井(3),截污井(3)的出水端有截污溢流堰(8),截污井(3)另连接截污旁通管(4),在截污旁通管(4)之后连接沉砂格栅池(5)及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1),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1)之后是排水管(7),在截污井(3)截污溢流堰(8)后连通排水主管道(2)。该装置能够将雨污合流管网中的污水在排放水体前截留并进行消减,能够预防和减轻水体污染,并能够将污染物转移至专用处理装置进行处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对水体污染的治理在于对污染物的消除,有多种途径都可以实现水体污染物的消除。污染物一旦进入河道等水体后,进行消减的难度就增大,影响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污染物的输入,因此,截留污染物是控制水体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累积的污染物主要以污泥的形式存在,污泥即是污染物,同时也富集了微生物,具有可降解性。污泥如果存在于河道水体中,除了污染水体,也难以进行处理。综合截污和污染物消减的因素,把污染物在进入水体前进行截留,并且将污染物及微生物菌群保留在特定环境进行处理,就能够同时实现截污和消污的作用。此外,在很多地区都存在排水管网交错,污水向雨水管中排放的问题,这是污染水体的一个重要因素。雨水管一般比较大,在非雨季的情况下,雨水管中的 污水量有限,污水一般只在雨水管的下部流动,到了雨季,雨水管中水量大量提高,甚至满流,针对这个特点,可以利用水位高差,可对非雨季的污水进行截污处理,雨水期则通过溢流作用进行排水。由于大多数地区的一年中大多数时间是非雨季时间,因此对管道排水进行截污可以实现截留大量污染物,减轻污染物向水体的排放。将污染物集中到特定设施中,则有利于消减处理和管理。因此水体治理需要设计一种截污消污的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截留排水系统中的污染物并累积消减污染物的装置。本技术的方法是将排水系统中的污水在进入水体之前拦截下来,输送到能够累积污泥且能够净化污水,降解有机物的设施中,设施有污水处理空间和污泥区,污水处理空间的过水截面设置生物菌群的载体,相对较大的过水截面能够降低过水流速沉淀和截留污染物的能力,设施中累积了大量的微生物菌群,利用累积微生物进行污染物消减,根据日常非雨季情况下雨污合流管道中污水量小的特点,在污水排放到水体之前的主管道上设置截污井,截污井中在出水方向的主管道前设置截污溢流堰,被截留的污水进入旁通截污管,然后流经沉砂格栅池后再进入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是由至少一个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构成,具有污泥累积和污水净化的功能,单个的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可进行串联或并联的组合,根据污泥量的大小,可在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中的第一个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之前设置或不设置沉淀消化池,通过对处理装置供氧条件的控制,单个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在隔绝氧气的情况下进行厌氧处理,或者在利用两个通气管高差的烟囱作用进行充气,实现兼氧或好氧处理,或者在敞开污水处理空间顶板或曝气情况下进行好氧处理,经过串联组合的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能够实现厌氧处理、A/0方式处理、A20方式的污水处理,在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内流程的过水通道或过水洞口处至少设置一道浮动式闸板,正常情况下,水流从浮动式闸板中的过水洞口通过,水位上升时,闸板上升并挡住进出水的过水洞口,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由污水处理空间和污泥室构成,污泥室位于污水处理空间的侧面或者侧面及下面,沉积的污泥由侧壁的洞口或污水处理空间底板的洞口进入污泥室,在污水处理空间水流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通过,在过水截面上设置填料或滤料或过滤装置,构成生物处理载体区,污水处理空间的顶面设或不设顶板,污泥室的顶面设顶板,顶板上有检查口,相对封闭的污水处理空间及污泥室的顶部侧壁上设至少一个通气管,通气管用来排放消化气,也可以在污水处理空间两个通气管,通气管立在室外通气口在顶部,两道通气立管设有高差,利用烟囱作用,实现空气的流动,污泥室底部沉积的污泥通过底部池外壁的排泥管排泥或者通过污泥室顶板上的活动盖板清掏,已处理污水在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之后可以设置或不设消毒装置进行消毒处理,一般情况下,污水经过截留和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的处理后排放水体,在下雨期间,水量和水位提高,雨水翻过截污井的截污堰排放水体,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中的浮动闸门随水位上浮,关闭过水通道或洞口,阻止外部水流对消污处理设施的水力冲击。本技术的水体截污消污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是在排水主管道排放水体前的管段上设置截污井,截污井中在出水方向的主管道前设置截污溢流堰,截污井内在排水主管道之外有旁通管,旁通管底标高不高于排水主管道的底标高,旁通管通向沉砂格栅池或 沉砂格栅井,沉砂格栅池的下部是沉砂区,沉砂格栅池底低于旁通管管道的底标高,沉砂格栅池的排水出水口处的过水截面设格栅或滤网,沉砂格栅池直接或者通过管道与后面的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连通,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由至少一个单元的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构成,单个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由污水处理空间和污泥室构成,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的池壁上有进出污水的过水洞口,其中一端池壁上的过水洞口是进水口,另一端池壁上的过水洞口则是出水口,装置内部过水断面上设置了填料或过滤材料的处理层,污水处理空间的底板有至少一个底板排泥管或泥水空间分隔墙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沉泥侧排口通向污泥室,相对封闭的污水处理空间及污泥室的顶部侧壁上设至少一个引向外部的通气管,在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内处理装置的过水通道或过水洞口处至少设置一道浮动式闸板,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后设排水管。所述单个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内由处理装置池外壁、泥水空间分隔墙、污水处理空间底板围成污水处理空间,污水处理空间之外的侧部空间,或者污水处理空间之外的侧部空间及下部空间是污泥室,泥水空间分隔墙的底部有沉泥侧排口或者在污水处理空间底板有底板沉泥管,污水处理空间底板坡向沉泥管或侧排口,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内污水处理空间的对应两侧池壁上每侧至少有一个过水洞口或过水通道,在污水处理空间内的过水截面上设置填料或过滤材料,填料或过滤材料分布在整个过水截面,直接固定安装或者由托架托板安置,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内对应两侧的过水洞口或过水通道分别位于填料层或滤料层的上下两侧的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的池壁或分隔墙上,在污泥室的顶部设有顶板,顶板上设有活动盖板的检查口,装置内部空间的上部有通气孔连通。所述的浮动式闸板设置在池外壁过水洞口部位,中部有过水洞口且内部有气腔或浮子的闸板置于闸板槽内,闸板槽固定在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外壁过水洞口处,闸板与闸板槽之间有间隙,闸板上部与闸板槽上部有移动空间,闸板槽两侧及上下有闸板限位板或限位条架,闸板及闸板槽上的洞口对应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侧壁过水洞口,闸板过水洞口下方的闸板面板面积及高度大于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侧壁过水洞口的面积及高度,活动闸板上浮后,活动闸板过水洞口与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外壁过水洞口错开,活动闸板过水洞口下方的面板遮盖住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外壁过水洞口。所述污水处理空间的底板沉泥管的下排口在污水处理空间底板的下平面以下,下排出口位于沉泥管的侧面,出口上缘与底板有间距,污水处理空间底板的下平面是水平的,或者靠污泥室检查口一侧的底面相对高。所述截污旁通管的管底标高不高于排水主管道的管底标高,截污溢流堰的上平标高高出管道管底标高,截污溢流堰位于截污井出水端排水主管道的前面,且截断了管道的下部。本技术能够减少雨污合流管道中的污水向水体排放,并且能够将污染物集中到具有降解污染物的处理装置中进行消污,有益之处在于截污和消污,防止水体污染,是一种预防和治理分散式水体污染的措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的结构进一步说明。 图I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体截污消污处理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是在排水主管道排放水体前的管段上设置截污井,截污井中在出水方向的主管道前设置截污溢流堰,截污井内在排水主管道之外有旁通管,旁通管底标高不高于排水主管道的底标高,旁通管通向沉砂格栅池或沉砂格栅井,沉砂格栅池的下部是沉砂区,沉砂格栅池底低于旁通管管道的底标高,沉砂格栅池的排水出水口处的过水截面设格栅或滤网,沉砂格栅池直接或者通过管道与后面的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连通,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由至少一个单元的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构成,单个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由污水处理空间和污泥室构成,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的池壁上有进出污水的过水洞口,其中一端池壁上的过水洞口是进水口,另一端池壁上的过水洞口则是出水口,装置内部过水断面上设置了填料或过滤材料的处理层,污水处理空间的底板有至少一个底板排泥管或泥水空间分隔墙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沉泥侧排口通向污泥室,相对封闭的污水处理空间及污泥室的顶部侧壁上设至少一个引向外部的通气管,在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内处理装置的过水通道或过水洞口处至少设置一道浮动式闸板,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后设排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峰
申请(专利权)人:赵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