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和使用方法,属于污水处理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用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生活污水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人工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主要由基质、植被、微生物、水体等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各组成部分协同作用。净化原理是人工湿地在对废水的处理过程中综合了生物、物理、化学三方面的作用,通过基质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络合反应、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植物对营养元素的摄取和微生物分解等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湿地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湿地时,悬浮物被填料及根系阻挡截留,有机质通过生物膜的吸附及同化、异化作用得以去除。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微环境中依次呈现出好氧、缺氧和厌氧状态,保证了废水中的氮、磷不仅能被植物及微生物作为营养成分 直接吸收,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及微生物对磷的积累作用从废水中去除,最后通过湿地基质的定期更换或植物收割使污染物质最终从系统中去除。中国专利ZL200910244242. 4公开了 “一种强化污水脱氮除磷的双层人工湿地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包括置于池体内部的上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寒冷地区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双层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池体一侧的配水调节池、池体另一侧的出水集节池、池体内部的上层湿地和下层湿地、为上/下层湿地供水的布水管和处理后的出水收集管,其特征在于上层湿地和下层湿地均为潜流式人工湿地,上层湿地和下层湿地间由不透水的隔层分开;所述的布水管分别置于上层湿地和下层湿地前端的顶部连通配水调节池,所述的出水收集管分别置于上层湿地和下层湿地末端的底部连通出水集节池,上层湿地的布水管和出水收集管、下层湿地的布水管和出水收集管为二套独立的运行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姗,庞长泷,马放,徐善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