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腹腔镜下子宫托举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5728 阅读:3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腹腔镜下子宫托举固定器,由横杆、横杆固定筒、滑筒、竖杆、举宫棒、固定螺丝、垂直筒、子宫杯状托构成,横杆固定筒的一端设有凹槽,横杆通过螺丝固定于凹槽,固定筒的另一端设有内凹槽,用于插入手术床的侧栏杆,滑筒套于横杆外,通过螺丝固定,垂直筒与滑筒垂直固接,竖杆尾端套于垂直筒内,通过螺丝与垂直筒固定,举宫棒的尾端插入竖杆头端,并通过螺丝固定,举宫棒的头部呈圆钝状,靠近头部套有子宫杯状托,手术中用于固定子宫颈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该类手术的难题,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操作简单易行,便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医疗器械,涉及一种腹腔镜下子宫托举固定器,是用于腹腔镜时托举和固定子宫的器械。
技术介绍
在很多涉及盆腔的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如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出术等等),由于盆腔空间狭小的原因,一般都需要将子宫向上方或侧方牵开以更好 地暴露手术操作区域。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方法是由助手在腹腔镜下利用无损伤抓钳或其它器械将子宫向上或向侧方拉开以暴露手术区域,但方法需要额外的作穿刺孔置入操作器械,并且牵拉子宫的器械可能干扰其它腹腔镜器械的操作,故而操作不便;另一种方法是由助手经阴道置入举宫器,将子宫顶向需要的方向,但该操作需要由第二助手完成,使本来2名医生可完成的腹腔镜手术需要3名医生才能完成,无形中增加了医疗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在腹腔镜下自动托举和固定子宫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腹腔镜下子宫托举固定器,该装置可由主刀医生预先操作将子宫固定于某一些位置后,将装置的所有关节固定,从而实现托举和固定子宫的功能。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好的优点。本技术一种腹腔镜下子宫托举固定器由横杆、左右2个横杆固定筒、滑筒、竖杆、举宫棒、7个固定螺丝、垂直筒、子宫杯状托构成,左右2个横杆固定筒的一端设有凹槽,并通过螺丝固定于横杆的两端,2个固定筒的另一端设有内凹槽,用于插入手术床的侧栏杆,通过螺丝固定,滑筒套于横杆外,可左右移动,通过螺丝与横杆固定,垂直筒与滑筒垂直固接,竖杆尾端套于垂直筒内,可上下滑移,通过螺丝与垂直筒固定,举宫棒的尾端插入竖杆头端,并通过螺丝固定,举宫棒的头部呈圆钝状,靠近头部套有子宫杯状托,手术中用于固定子宫颈部。2个固定筒的另一端设有的内凹槽,凹槽大小与插入的手术床的侧栏杆相适,通过螺丝将本技术固定器与手术床固定。滑筒套于横杆外,可左右移动和转动,手术时可根据需要调节位置,通过螺丝将二者固定。竖杆尾端套于垂直筒内,可上下滑移,根据手术需要调节位置,通过螺丝将竖杆与垂直筒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施行腹腔镜下子宫、卵巢等妇科手术时,可实现自动托举并固定子宫的功能。本技术装置设计合理,制作简便;操作方法简便易行,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该类手术的难题,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成本,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横杆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图3是滑筒与垂直筒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使用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参见图I、图3,本技术固定器由横杆I、左横杆固定筒2a、右横杆固定筒2b、滑筒3、竖杆4、举宫棒5、左侧栏杆固定螺丝6a、横杆左固定螺丝6b、水平筒固定螺丝6c、垂直筒固定螺丝6d、举宫棒固定螺丝6e、横杆右固定螺丝6f、右侧栏杆固定螺丝6g、垂直筒7、子宫杯状托8构成,左横杆固定筒2a、右横杆固定筒2b的一端设有凹槽,分别通过横杆左固定螺丝6b和横杆右固定螺丝6f固定于横杆I的两端,左横杆固定筒2a和右横杆固定筒2b的另一端各设有内凹槽,以及用于固定的左侧栏杆固定螺丝6a和右侧栏杆固定螺丝6g,滑筒3套于横杆I外,可左右移动和轴向转动,手术时可根据需要调节位置,并通过水平筒固定螺丝6c与横杆i固定,垂直筒7与滑筒3垂直固接,竖杆4的尾端套于垂直筒7内,竖杆4在垂直筒7内可上下移动和轴向转动,可根据手术需要调节位置,通过垂直筒固定螺丝6d与垂直筒7固定,举宫棒5的尾端插入竖杆4的头端,并通过举宫棒固定螺丝6e固定,举宫棒5的头部呈圆钝状,靠近头部套有子宫杯状托8。参见图2,左横杆固定筒2a、右横杆固定筒2b的另一端设有内凹槽,凹槽大小与插入的手术床的侧栏杆相适,由左侧栏杆固定螺丝6a和右侧栏杆固定螺丝6g将本技术固定器与手术床固定。实施例2参见图4,腹腔镜下子宫托举固定用左侧栏杆固定螺丝6a和右侧栏杆固定螺丝6g将左横杆固定筒2a、右横杆固定筒2b与手术床的两侧栏9固定,经阴道将举宫棒5的头端经子宫颈口插入子宫内,举宫棒5的子宫杯状托8顶住子宫颈,举宫棒5的尾端插入竖杆4并作前后调整,将竖杆4插入垂直筒7作垂直上下调整,再根据体位,调节滑筒3的位置并固定,通过在腹腔镜的指引下,将子宫顶向合适的方向获得满意的位置后,用举宫棒固定螺丝6e固定竖杆4上的举宫棒5,同时检查各固定螺丝并固定,即完成腹腔镜下自动子宫托举固定。权利要求1.一种腹腔镜下子宫托举固定器,其特征在于,由横杆(I)、左横杆固定筒(2a)、右横杆固定筒(2b)、滑筒(3)、竖杆(4)、举宫棒(5)、左侧栏杆固定螺丝(6a)、横杆左固定螺丝(6b)、水平筒固定螺丝(6c)、垂直筒固定螺丝^d)、举宫棒固定螺丝(6e)、横杆右固定螺丝(6f)、右侧栏杆固定螺丝(6g)、垂直筒(7)、子宫杯状托(8)构成,左横杆固定筒(2a)、右横杆固定筒(2b)的一端设有凹槽,分别通过横杆左固定螺丝^b)和横杆右固定螺丝^f)固定于横杆(I)的两端,左横杆固定筒(2a)、右横杆固定筒(2b)的另一端设有内凹槽,并相应设有用于固定的左侧栏杆固定螺丝^a)和右侧栏杆 固定螺丝(6g),滑筒(3)套于横杆(I)夕卜,通过水平筒固定螺丝^c)与横杆(I)固定,垂直筒(7)与滑筒(3)垂直固接,竖杆(4)的尾端套于垂直筒(7)内,通过垂直筒固定螺丝(6d)与垂直筒(7)固定,举宫棒(5)的尾端插入竖杆(4)的头端,并通过举宫棒固定螺丝^e)固定,举宫棒(5)的头部呈圆钝状,靠近头部套有子宫杯状托(8)。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腹腔镜下子宫托举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左横杆固定筒(2a)、右横杆固定筒(2b)设有的内凹槽大小与插入的手术床的两侧栏杆(9)相适,由左侧栏杆固定螺丝^a)和右侧栏杆固定螺丝^g)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腹腔镜下子宫托举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滑筒(3)活动套于横杆(I)外,竖杆(4)活动套于垂直筒(7)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腹腔镜下子宫托举固定器,由横杆、横杆固定筒、滑筒、竖杆、举宫棒、固定螺丝、垂直筒、子宫杯状托构成,横杆固定筒的一端设有凹槽,横杆通过螺丝固定于凹槽,固定筒的另一端设有内凹槽,用于插入手术床的侧栏杆,滑筒套于横杆外,通过螺丝固定,垂直筒与滑筒垂直固接,竖杆尾端套于垂直筒内,通过螺丝与垂直筒固定,举宫棒的尾端插入竖杆头端,并通过螺丝固定,举宫棒的头部呈圆钝状,靠近头部套有子宫杯状托,手术中用于固定子宫颈部。本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该类手术的难题,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成本。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操作简单易行,便于推广应用。文档编号A61B17/42GK202654173SQ20122034005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郑伟 申请人:浙江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腔镜下子宫托举固定器,其特征在于,由横杆(1)、左横杆固定筒(2a)、右横杆固定筒(2b)、滑筒(3)、竖杆(4)、举宫棒(5)、左侧栏杆固定螺丝(6a)、横杆左固定螺丝(6b)、水平筒固定螺丝(6c)、垂直筒固定螺丝(6d)、举宫棒固定螺丝(6e)、横杆右固定螺丝(6f)、右侧栏杆固定螺丝(6g)、垂直筒(7)、子宫杯状托(8)构成,左横杆固定筒(2a)、右横杆固定筒(2b)的一端设有凹槽,分别通过横杆左固定螺丝(6b)和横杆右固定螺丝(6f)固定于横杆(1)的两端,左横杆固定筒(2a)、右横杆固定筒(2b)的另一端设有内凹槽,并相应设有用于固定的左侧栏杆固定螺丝(6a)和右侧栏杆固定螺丝(6g),滑筒(3)套于横杆(1)外,通过水平筒固定螺丝(6c)与横杆(1)?固定,垂直筒(7)与滑筒(3)垂直固接,竖杆(4)的尾端套于垂直筒(7)内,通过垂直筒固定螺丝(6d)与垂直筒(7)固定,举宫棒(5)的尾端插入竖杆(4)的头端,并通过举宫棒固定螺丝(6e)固定,举宫棒(5)的头部呈圆钝状,靠近头部套有子宫杯状托(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