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对方式的砂型填充和成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43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个加速型箱(12a,12b)成型的方法和一个装置,其用于一个型砂压实机中,该机具有填充台(F*S;Ⅰ)和成型台(FoS;Ⅱ),其中,一个填充框对(11a,11b)在输送线(V)上方是可往与返运动的(x);一个模型对(14a,14b)“特别各有一个模型载体(13a,13b)”可在输送线(V)下方作往和返运动(y)。因此提高了机器单元的速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对方式的砂型填充和成型的制作方法本方法和装置涉及成型机,其中,上箱和下箱在一个成型机列的机器中成型。在这种结构的一般机器中,带有模型载体的模型在上箱和下箱的依次成型之间借助一个转动叉机构(梭装置)从成型台交替地转出和转入,以便此后将完全成型的型箱继续节拍式运动。这样就要求一个长的周期时间。该转动叉机构(梭的运行)的送进性能和必要的转动分别形成单一的过程(工作过程)。现在,本新的装置和新的方法则能够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该任务在于,提高机器单元的速度。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如此解决的移位和模型输送是作为填了砂的单元在一个机能中完成的。一个单独的下降行程或梭机牵拉就不存在了。按照本专利技术有利的是,一个填充过程和一个成型过程与一个单元的向前输送以及这个单元上边部分和下边部分的向回输送是相互交错套叠进行的,所以能够节省节拍时间(权利要求1,14)。这种交错套叠就意味着一种“管道输送(Pipelining)″,因此,单个的在现有技术中需依次实施而大花时间的工作过程,现在可如此交错进行,即它们平行地演变且不会抵触。该模型载体被垂直地上举到填充台(台I)中。型箱和填充框则用砂填充。在压实台(台II)中,第二个型箱在这同一时间上被初压实和接着终压实;该模型被垂直下降。在填充(台I)结束以后,该整个的单元被成型机列的进给工作缸继续节拍式输送到挤压和压实台(台II)中。该带有模型载体的模型一起被输送。在压实台中进行例如一个空气流吹初压实和一个挤压工作。该下降的模型和空的填充框则在(另外的)型箱和模型载体(向台II的)输送期间从压实台II向填充装置(台I)回送。两个台只需要很少的工作时间。模型更换则在节拍时间中进行。从压实台将模型载体和填充框回送的装置是与型箱轨道平行的直线方式进行的或者通过转动装置实现的。两个装置在节拍时间中运行。一个相连的模型更换是可以同步进行的,而且还可能的是,上箱模型和下箱模型交变地在成型节拍中更换(权利要求13)。下面的一个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应能加深人们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表明一个填充台(FüS)和一个成型台(FoS),而且还用台I和台II表示。它们相邻安置并各具有一个升降台2a和2b。该填充台具有一个砂-填充筒30;该成型台具有一个头部装置20,它可提供一个填充箱的初压实和/或终压实工作。图2a和2b,是一个与型箱12的输送线x成横向的侧视图和一个在型箱12的输送线之轴向上的端视图,其中在端侧视图中,图面被分割成两个半拉部分,左边可看出是压实台II,而右边则是砂-填充台I(在这个视图中位于后边)。图3a、3b、3c、3d,表明在输送线上方两个往和返运动的填砂框11a,11b之不同的位置,同时,可看出在下方有两个带相应的模型载体13a,13b的模型14a,14b,它们有时在输送线上,有时在输送线下方,还可看出,由填砂框,型箱和带模型载体的模型板组成的单元何时被向前输送和何时这个框架件“程序包”的上边和下边部分被相应的与输送方向相反地往回输送。该型箱作为单元输送到成型台,并且在输送线方向V上。该输送线在图1中从右边往左边地配置在FoS和FüS之间。可以看出两个完整的型箱12a,12b。在右边图边缘上可以看到一个简单表示的第三型箱12c;在图2a或3b中的左边图边缘上可以看出一个“成型的”第四箱。该型箱在输送周期中被沿箭头V的方向输送,它(V)在x方向上配置。在输送线V的上方和下方可以看出各一个循环运行x、y。这个循环运行各包括一对框架(框形的模型载体或填充框)。在台一输送线V的上方循环着一对填充框11a,11b。而在下方循环着一对模型14a,14b并带有相应的模型载体-框架13a,13b。这种循环运动是通过箭头x、y表明的。它们配置在垂直方向上,因此,每一个填充框11a从填充台向成型台运动,而该对的另一填充框11b则从成型台向填充台运动。相应地也适用于在输送线下方的模型/模型载体对的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一个单元即包括填充架11a,型箱12a和带有装好模型14a(不可见)的模型载体13a(在此处用型砂填充后)是如何在输送线方向上朝成型台继续以节拍方式被输送的。该输送节拍是与一个型箱12a的长度相一致的。在该单元向前输送期间,该成型的型箱则从成型台II被送出去,此前该成型箱先与填充框11b和在模型载体13b上的模型14b相分离。该已分离的框架11b,13b则在已提到的单元送进期间被回送,这样,它们又到达并位于填充台中,进而,准备重新组装一个带有图1所示型箱12c的单元。该升降台2b,2a的上升运动和其下降运动可以是相应的要更换框架的上边循环运行x之部分和下边循环运行y之部分。同样可能的是,这种循环运行是在水平方向上定位的,因此,代表它们的箭头x和y作90°的转动,同时,升降台2a,2b的行程运动则就不再是相应的循环运行的部分了。在图1中描述的在型箱的输送线上方沿第一循环运行x所作的带有垂直移动的往和返输送的原则以及两个模型在型箱的输送线上或下方所作的往和返输送的原则,可以借助在四个状态的瞬时记载作清楚表明。在图3a,3b,3c和3d中表示的具有填充台的砂型-压实装置是与图1中的局部图相同的。在图3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箱型12的一个输送线和一个送出线。在压实台前等待的型箱12c是在图3b中可以看出并如同先前被送出的(已成型的和用压实的砂子填充的)型箱12d那样可以被识别。从这四个状态图中得到的位于机器之上边部分中的框架11a,11b的周期式循环运行和位于机器之下边部分中的带模型板的模型周期式循环运行,当从图3c开始时,就可以如下实行(1)一个组装的程序包或一个组件包括框架11a,型箱12a和带模型载体13a时模型14a并被定义为在方向Vx上朝前在砂填充台I和砂压实台II之间运动。与这个在型箱输送方向上朝前运动平行地或者同时地是这个等待的还未用砂子填充的型箱12c向台I的中央轴线运动。当然,在程序包12a,13a,14a可以节拍式到达台II之前,该已成型的程序包即包括填充框11b,压实的型箱12b和带模型载体13b的模型14b已在台II中被分离。(2)将压实的程序包从框架或框架件中的分离是用不同的速度实现的。从压实的位置作相对挤压头20的下降可以迅速地进行,同时,框架11b停留在挤压头附近,而且无论如何应留在输送线的上方。将已成型的带有模型和模型载体的型箱进行放置要放慢速度,直至该型箱置于一个转入台II中辊道40b上。速度的改变为的是没有振动的软化的安放。此后,直到分离过程(为了气洁)的成型时间已达到,接着升降台26继续下降到其基础位置上。在其基础位置上或之前,而且无论如何在已成型的型箱的下方如此程度,即模型完全地离开了型箱之成形的轮廓时,该模型载体13b被放置在另一个辊道60b上,在其上,该载体13b又被回送到台I去。这种往回的输送V-x,不仅是最下边的程序包三分之一而且是上边的已成型的程序包三分之一(框架11b或模型13b,14b)可以同步地或者基本同时地进行。(3)与上边的和下边的框架件的往回输送相关联的是还未成型的包装体11a,12a,13a,14a的向前输送,同时,已成型的型箱12b被从台II中送出;还未用砂填充的型箱12c被送入台I中。这些多次同时的运动过程就节省了时间并在一个单独的输送节拍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使型箱(12a,12b)加速成型的方法,其用在一个带有填充台(F*S;Ⅰ)和成型台(FoS;Ⅱ)的型砂-压实机中,同时,一个填充框对(11a,11b)在输送线(v)上方作往和返(x)运动;一个模型对(14a,14b)-特别是每个模型(14a,14b)带有一个模型载体(13a,13b)-在输送线(v)下方作往和返运动(y)。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94-5-18 P4417431.41.使型箱(12a,12b)加速成型的方法,其用在一个带有填充台(FüS;I)和成型台(FoS;II)的型砂-压实机中,同时,一个填充框对(11a,11b)在输送线(V)上方作往和返(x)运动;一个模型对(14a,14b)-特别是每个模型(14a,14b)带有一个模型载体(13a,13b)-在输送线(V)下方作往和返运动(y)。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模型对(14;14a,14b)的一个模型(14a)-特别是带有模型载体(13a)-与填充框对(11;11a,11b)的一个填充框(11a)通过一个型箱(12a)在型箱线(V)之外,或之中相互接合。3.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由填充框,型箱和模型(11a,12a,14a)-特别带有模型载体(13a)-接合组成的程序包-单元从填充台(FuS)被输送到相邻的成型台(FoS)去。4.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基本上将接合组成的单元从填充台(I)向成型台(II)作往前输送(Vx)的同时,进行一个使填充框对(11a,11b)的另一填充框(11b)从成型台(FoS)向填充台(FüS)的往回输送(V-x);以及还进行一个使模型对(14a,14b)的另一模型(14b)并特别是带有从属的模型载体对(13a,13b)之另一模型载体的该模型(14b)从成型台(FoS)向填充台(FüS)的往回输送。5.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输送线(V)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一个由填充框对(11a,11b)及模型对(14a,14b)构成的循环运行(x,y),同时,该输送线(V)位于在填充台(I)和成型台(II)之间的型箱之运动平面内。6.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单元(11a,12a,13a,14a)在填充台(I)中的填充或接合在时间上要与在成型台(II)中的初压实成或终压实相适应。7.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提及的单元于成型台(II)中分离之后,将一个接合的填了砂的单元从填充台(I)直接输送到成型台(II)去,同时,在此处成型的型箱(12b)就在输送线(V)上或稍在其上方或在其下方被继续作节拍(Vx)运动。8.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填充框对(11a,11b)的上边循环运行(x)是在填充台(I)和成型台(II)之间的一个水平的循环转换中或者一个垂直移位的往和返循环中进行的。9.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分别带有其模型载体(13a,13b)的模型对(14a,14b)在输送线(V)下方实行一个水平的循环运行或者一个垂直移位的往和返的转换运行(V)。10.按前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边的和下边的循环运行(x,y)是同步进行的,特别是基本上同时演变的。11.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填充框(11a,11b)和带有模型载体(13b,14b;13a,14a)的模型的垂直运动是由升降台(2a,2b)引起的并且是上边的及下边的转换或循环(x,y)的组分,同时,填充框(11)或模型(14)除了其在填充台和成型台(I,II)之间的转换运动或循环运动以外还包括在填充台或成型台中与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内斯伊伯格
申请(专利权)人:昆克尔瓦格纳工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