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组件以及光纤连接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不便于对通信设备进行安装、维护和管理的技术问题。该光纤连接器插头上设有电子标签,电子标签记录有该光纤连接器插头的身份标识信息。该光纤适配器组件,包括光纤适配器和电连接器;光纤适配器两端均设有插孔;电连接器设置于每个插孔的孔壁上,用于接收光纤连接器插头上的电子标签中记录的身份标识信息。该光纤连接器,包括上述光纤连接器插头和光纤适配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通信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组件以及光纤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传输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通信系统中,光纤与光纤之间主要通过光纤连接器来连接。光纤连接器一般包括一个光纤适配器和两个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连接器插头设置在光纤的一端,两根光纤各通过一个光纤连接器插头插接在一个光纤适配器上。本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一台通信设 备上通常设置有大量的光纤适配器,因此在设备安装、维护和管理时,难以找到每个光纤连接器插头对应的光纤适配器的位置,不便于对通信设备进行安装、维护和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组件以及光纤连接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不便于对通信设备进行安装、维护和管理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用于设置在光纤的一端,并插入光纤适配器中,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上设有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记录有该光纤连接器插头的身份标识信息。一种光纤适配器组件,包括光纤适配器和电连接器;所述光纤适配器两端均设有插孔,用于插入光纤连接器插头;所述电连接器设置于每个所述插孔的孔壁上,用于接收光纤连接器插头上的电子标签中记录的身份标识信息。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光纤连接器插头和光纤适配器组件,其中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上设有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记录有该光纤连接器插头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光纤适配器组件包括光纤适配器和电连接器,所述光纤适配器两端均设有插孔,用于插入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所述电连接器设置于每个所述插孔的孔壁上,用于接收所述电子标签中记录的身份标识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上设有电子标签,并且电子标签中记录有该光纤连接器插头的身份标识信息,使每个光纤连接器插头都具有一个独特的身份。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适配器组件,在插孔的孔壁上设有电连接器,能够接收电子标签中记录的身份标识信息,使系统识别出每个光纤连接器插头的身份。这样,在光纤连接器插头插入光纤适配器之后,就可以根据身份标识信息,方便的找到每个光纤连接器插头所对应的光纤适配器的位置,并能够随时进行相应的插入或拔出动作,使通信设备的安装、维护和管理更加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SC光纤连接器插头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SC光纤适配器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SC光纤连接器的示意图;图4a和图4b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SC光纤连接器的平放式PCB板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SC光纤连接器的竖直式PCB板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LC光纤连接器插头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LC光纤适配器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LC光纤连接器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LC光纤连接器的平放式PCB板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LC光纤连接器的竖直式PCB板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I :如图I所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C (Square Connector or StandardConnector,方形连接器或者标准连接器)的光纤连接器插头1,用于设置在光纤10的一端,并插入SC光纤适配器中,SC光纤连接器插头I上设有电子标签11,电子标签11中记录有该光纤连接器插头I的身份标识信息。每个光纤连接器插头I的身份标识信息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中保存有该光纤连接器插头I在通信设备中对应的位置,以及尺寸、带宽、型号等配置信息。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SC光纤适配器组件,包括SC光纤适配器和电连接器。如图2所示,SC光纤适配器2两端各设有一个插孔,用于插入SC光纤连接器插头;电连接器(图2中未示出)设置于每个插孔的孔壁上,用于接收SC光纤连接器插头上的电子标签中记录的身份标识信息。如图3所示,两个SC光纤连接器插头I和一个SC光纤适配器组件即组成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SC光纤连接器。SC光纤连接器插头I插入SC光纤适配器2之后,电连接器3就能够接收电子标签11中记录的身份标识信息,使系统识别出每个SC光纤连接器插头I的身份。这样,就可以方便的找到每个SC光纤连接器插头I所对应的SC光纤适配器2的位置,并能够随时进行相应的插入或拔出动作,使通信设备的安装、维护和管理更加方便、快捷。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SC光纤适配器2的插孔的孔壁上开设有第一窗口 21,电连接器3位于第一窗口 21中。如图4a和图4b所不,电连接器3上设置的两个金属弹片31就是与电子标签接触的部分,用于将电子标签中记录的身份标识信息传输至系统。进一步,如图5所示,SC光纤适配器组件还包括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4,SC光纤适配器2与PCB板4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采用插接式连接,在SC光纤适配器上设置定位柱22 (如图2所示),在PCB板4的对应位置上设置定位孔41(如图5所示),并且定位柱22的侧壁上还可以形成凸筋(图中未示出),以增加定位柱22与定位孔41之间的作用力,SC光纤适配器2通过定位柱22连接在PCB板4上,即可将SC光纤连接器插头I插入SC光纤适配器2中。一块PCB板4上可以安装很多个SC光纤适配器 2,当其中某一个SC光纤适配器2出现故障或损坏时,把这个SC光纤适配器2拆除并更换即可,而不需要更换整个PCB板4,因此可拆卸的SC光纤适配器2能够提高通信设备的维修速率,降低维修成本。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3固设于PCB板4上,且与SC光纤适配器2上的第一窗口21的位置相对应。SC光纤适配器2固定在PCB板4上时,电连接器3上的两个金属弹片31就会从第一窗口 21进入SC光纤适配器2的插孔内部,以便与SC光纤连接器插头I的电子标签11相接触。优选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SC光纤连接器插头和SC光纤适配器均与传统尺寸相同,所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SC光纤连接器插头可以插入传统的SC光纤适配器中,传统的SC光纤连接器插头也可以插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SC光纤适配器中,不仅具有通用性,通信设备的光纤配线网络进行升级时,还可以分批次逐步升级。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PCB板不仅可以是图5中所示的平放式PCB板,也可以是图6中所示的竖直式PCB板4,在其上设置定位孔41、电连接器3和SC光纤适配器2,并将SC光纤连接器插头I插入SC光纤适配器2中。当然,这两种形式在功能上的区别不大,实施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选择。优选的,如图5所示,PCB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发先,吴诗全,杨安良,李阳贤,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