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平均长丝直径小于Iym的聚烯烃长丝群构成的多孔质片材的电池用隔离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内部电阻小、导电性好、通过防止会导致电极变质的电极活性物质的通过并控制锂金属的析出(枝晶)来防止短路、提高安全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电动汽车和移动式电子设备的发展,电池的发展已成为最重要的要素。电池的基本构成要素中有电池用隔离板,隔离板的高性能化对于电池的高性能、小型化、安全性而言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要素。作为电池用隔离板,以往使用由聚烯烃薄膜构成的多孔膜,但薄膜法在多孔质化方面存在限度。因此,为了增加孔数,便尝试将使用了极细纤维的无纺布作为隔离板(日本特开2004-115980等)。但是,因为该方式在长丝的细微化时使用海岛纤维法,因而制法复杂,且长丝的细微化也不充分,且将其长丝切断形成短纤维化后制成无纺布的工序也较为复杂,并会有质量与成本双方面的问题。 作为尽可能使无纺布的纤维直径变细到纳米纤维区域的代表性技术,有电纺丝法(以下称为 “ES 法”)(You Y. , et, al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Scien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章泰,丰冈武裕,松尾彰,西泽刚,小丸笃雄,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山梨大学,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