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3179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3:23
一种手持式装置,其包含一壳体、一盖体、一电路板、一电池以及一近场无线通信天线。该盖体与该壳体组合以形成一容置空间。该盖体具有一外表面及一贯穿孔。该电路板与该电池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并互相电性连接。该近场无线通信天线包含一金属层以及一传输元件。该金属层图样化于该盖体的该外表面上。该传输元件通过该贯穿孔电性耦合该金属层至该电路板。该近场无线通信天线经由该盖体与该电池及该电路板隔离一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ー种手持式装置。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手持装置具有一近场无线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天线,其配置于手持装置的背盖或电池盖的外表面上,藉以省去ー亚铁盐层(ferrite sheet),传统上该层用以隔离近场无线通信天线与手持装置内部的电子零件的相互干扰。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手持装置整合越来越多的无线通信技木。目前常见的手持装置通常支援通过2G及3G无线通信系统进行通信,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及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除了 2G及3G无线通信系统外,许多智慧型手机更支 援通过无线网路(Wireless LAN,WLAN)及3GPP长期演进技术(3GPP Long Term Evolution ;3GPP LTE)系统进行封包传输,以及进ー步支援NFC技术进行短距离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图I所不,传统手持装置I至少包含一壳体11、一背盖13、一电路板15、一 NFC天线17、一亚铁盐层19及一电池21。NFC天线15设置于背盖13的内表面131,且并经由一传输兀件171电性连接至电路板15,其中传输兀件171可为ー顶针(pogo pin)、一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或任一可传输信号的金属元件。为满足手持装置轻薄化的趋势,NFC天线17与电路板15及电池21间的间距将变得相当小。在此情况下,手持装置I必须加上亚铁盐层19于NFC天线17与电路板15及电池21间,以减低电路板15上的电子元件以及电池21对NFC天线17的干扰。如此ー来,手持装置I的成本因亚铁盐层19而增加,且NFC天线17的设置亦被局限住。有鉴于此,如何省去手持装置的亚铁盐层,并可弹性地设置NFC天线于手持装置上,乃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装置,该手持式装置具有一 NFC天线设置于背盖、电池盖或手持式装置壳体的外表面。如此ー来。本专利技术的手持式装置不需设置ー亚铁盐层于NFC天线与电路板及电池间,因此减少手持装置的制造成本,并增加设置NFC天线的弾性。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揭露了一种手持式装置,其包含ー壳体、ー盖体、ー电路板、一电池以及一 NFC天线。该盖体与该壳体组合以形成一容置空间,且具有一外表面及ー贯穿孔。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容置空间。该电池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并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NFC天线包含一金属层以及一传输兀件。该金属层图样化于该盖体的该外表面上。该传输元件通过该贯穿孔电性耦合该金属层至该电路板。该NFC天线经由该盖体与该电池及该电路板隔离ー距离。于參阅图式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后,此
具有通常知识者便可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以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方面。附图说明图I为已知手持式装置I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持式装置2的示意图;以及图3描绘本专利技术的NFC天线形成于背盖的外表面的ー实施方面。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手持装置·11壳体13背盖15电路板17NFC 天线19亚铁盐层21电池131内表面171传输元件3手持装置31壳体33盖体35电路板37NFC 天线39电池41容置空间331外表面371金属层371a第一端点371b第二端点373传输元件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ー种手持式装置。该手持式装置包含一 NFC天线,其可配置于手持装置的盖体的外表面上,该盖体包含背盖、电池盖或手持式装置的一部分壳体,藉以省去ー亚铁盐层。需说明者,以下实施例用以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再者,以下实施例及图式中,与本专利技术无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图式中各元件间的尺寸关系仅为求容易了解,非用以限制实际比例。图2描绘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手持式装置3,其可为ー移动电话、ー个人数字助理、一平板电脑、ー卫星定位导航装置或其他易携帯的装置。手持式装置3包含ー壳体31、一盖体33、一电路板35、一 NFC天线37及一电池39。需注意者,基于说明简化的原则,手持式装置3的其它元件,例如显示模块、通信模块、输入模块及与本专利技术较不相关的元件,皆于图中省略而未绘示。壳体31与盖体33组合以形成一容置空间41。盖体33具有一外表面331及一贯穿孔(即传输元件373贯穿之处)。电路板35及电池39设置于容置空间41内,且电性连接彼此。电池39提供一工作电源,使手持式装置3得以运作。NFC天线37包含一金属层371及一传输兀件373。金属层371作为一福射体图样化于盖体33的外表面331,以形成共振的电流路径并造成电磁波幅射。传输元件373通过贯穿孔电性耦合金属层371至电路板35,以将NFC天线37感应的信号传输至电路板35或自电路板接收欲传送的信号。另ー种设计上,手持式装置3的壳体31可延伸性地以形成一容置空间41,以及相对于显示模块所在位置的壳体另ー侧,于该侧壳体上可包含ー盖体。该盖体亦可具有一外表面331及ー贯穿孔,且金属层371作为ー辐射体图样化于该盖体的外表面331。換言之,该侧壳体所形成的处,即为原先背盖或电池盖33的位置。其中该壳体至少包覆住部分手持式装置3内部的元件或模块。如图2所述,由于NFC天线37的金属层371形成于盖体33的外表面331,经由盖 体33与电池39及电路板35隔离ー距离,可减低电路板35上的电子元件以及电池39对NFC天线37的干扰。如此ー来,本专利技术可省去手持装置3的亚铁盐层,以降低其制造成本。此外,在外表面331上形成NFC天线37的金属层371可使得天线设计上较有弹性,适可充分利用整个外表面331,且适用外表面331为一平坦表面或任何三维(three dimension)表面。进ー步言,金属层371可经由双料塑胶射出或是雷■技术(Laser DirectStructuring ;LDS)等エ艺图样化于外表面331上,但并不局限此ニ种エ艺,故任何可将金属层371图样化于外表面331上的エ艺皆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实施例所述图样化,指于外表面331形成一特定图样的金属层371,且上述特定图样泛指可使NFC天线37辐射电磁波的轮廓,換言之,已知的NFC天线轮廓或任一基于已知的NFC天线轮廓所设计的轮廓,皆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3描绘本专利技术的手持式装置3的ー实施方面。NFC天线37的金属层371以ー环路型式(loop type)图样化于盖体33的外表面331。在此实施方面中,金属层371具有一第一端点371a及一第二端点371b,盖体33的贯穿孔包含一第一贯穿孔(即第一端点371a处)及一第二贯穿孔(即第二端点371b处),以及传输元件373由一第一传输元件(图未绘示)与一第二传输元件(图未绘示)组成。基于ー实务上的天线设计,第一传输元件可电性耦合金属层371的第一端点371a至电路板15的馈入端,以及第二传输元件亦可电性耦合金属层371的第二端点371b至电路板15的馈入端。此外,基于另ー实务上的天线设计,第一传输元件可电性耦合金属层371的第一端点371a至电路板15的馈入端,以及第二传输元件可电性耦合金属层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式装置,包含:一壳体;一盖体(covering?means),与该壳体组合以形成一容置空间,且具有一外表面及一贯穿孔;一电路板,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一电池,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并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以及一近场无线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天线,包含:一金属层,图样化于该盖体的该外表面上;以及一传输元件,通过该贯穿孔电性耦合该金属层至该电路板;其中,该NFC天线经由该盖体与该电池及该电路板隔离一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维扬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