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追日功能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228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2:51
一种具有追日功能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包含一可动模块、一第一支撑结构、一连接结构、一第二支撑结构、一承载结构以及一太阳能发电模块。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一端连接至可动模块。连接结构的第一端连接至可动模块。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一端连接至连接结构的第二端。承载结构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二端,承载结构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二端。太阳能发电模块设置于承载结构上。可动模块可绕着第二支撑结构转动,且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的长度差异可被调整,以使太阳能发电模块具有追日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具有追日功能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太阳能发电系统是固定于建筑物上,不能随着太阳的位置而调整方向,使得太阳能的利用率大打折扣。另ー种已知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是设置于可动的承载座上。此类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角度能够随着太阳的位置而调整,进而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此类太阳能发电系统是依据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来调整角度以追踪太阳的方向。这种系统通常仅适用于小型的发电场合,而不利于大型的发电场合。因此,已知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仍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ー个目的是提供ー种具有追日功能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其不但适合于小型发电场合,更适合于大型发电场合。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具有追日功能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其包含一可动模块、一第一支撑结构、ー连接结构、一第二支撑结构、一承载结构以及一太阳能发电模块。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一端连接至可动模块。连接结构的第一端连接至可动模块。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一端连接至连接结构的第二端。承载结构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二端,承载结构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二端。太阳能发电模块设置于承载结构上。可动模块可绕着第二支撑结构转动,且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的长度差异可被调整,以使太阳能发电模块具有追日功能。藉此,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追日功能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不但适合于小型发电场合,更适合于大型发电场合,而且能具有多自由度的旋转及移动功能,以适合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合,有效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ー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立体图。图2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立体图。图3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立体图。图4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承载结构的剖面图。图5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动模块及太阳能发电模块的示意图。图6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板的平面示意图。附图标号X、Y、Z:坐标轴1、1'、1":太阳能发电装置10:可动模块11:电机I2 :滚轮13 :驱动皮带轮14:皮带轮15 :皮带 20 :第一支撑结构21 第一端22 :第二端23 :下杆体24 :上杆体30 :连接结构31 第一端32 :第二端40 :第二支撑结构41 第一端42 :第二端43 :下杆体44 :上杆体50、50':承载结构51 :第一端52 :第二端53 :框体54 :第一支架55:第二支架60、60':太阳能发电模块61 :太阳能板62:太阳能电池70 电缆71 一端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所述的“连接”,包含但不限于“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图I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太阳能发电装置I的立体图。如图I所示,坐标轴X、Y、Z的定义如图面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追日功能的太阳能发电装置I包含一可动模块10、一第一支撑结构20、ー连接结构30、一第二支撑结构40、一承载结构50以及一太阳能发电模块60。可动模块10为可以移动的模块,以提供在XZ平面上移动的自由度,其详细结构将说明于后。第一支撑结构20及第ニ支撑结构40的至少ー者的长度可伸縮。举例而言,第一支撑结构20及第ニ支撑结构40是垂直于地面而设置。然而,本专利技术亦不限于此,第一支撑结构20及第ニ支撑结构40亦可不垂直于地面而设置。第一支撑结构20的第一端21连接至可动模块10。第一支撑结构20包含ー下杆体23及一上杆体24。下杆体23连接至连接结构30。上杆体24与下杆体23套接,连接至承载结构50,并可相对于下杆体23伸縮。连接结构30的第一端31连接至可动模块10。举例而言,连接结构30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然而,本专利技术亦不限于此,连接结构30亦可倾斜地设置。第二支撑结构40的第一端41连接至连接结构30的第二端32,并固定至地面或屋顶等固定结构。于一例子中,第二支撑结构40包含一下杆体43及一上杆体44。下杆体 43连接至连接结构30。上杆体44与下杆体43套接,连接至承载结构50,并可相对于下杆体43伸缩及转动。承载结构50的第一端51连接至第二支撑结构40的第二端42,承载结构50的第ニ端52连接至第一支撑结构20的第二端22。太阳能发电模块60设置于承载结构50上。举例而言,可以利用螺丝来将太阳能发电模块60锁固至承载结构50上。承载结构50可相对于第一支撑结构20及第ニ支撑结构40转动。太阳能发电模块60包含多个太阳能板61。亦即,可动模块10可绕着第二支撑结构40转动,且第一支撑结构20与第二支撑结构40的长度差异可被手动或自动调整,以使太阳能发电模块60具有追日功能。于本实施例中,承载结构50可转动地连接至第一支撑结构20及第ニ支撑结构40。藉此,可以让太阳能发电模块60可以以承载结构50的第一端51及第ニ端52的连线为中心轴而旋转,方便手动或自动调整太阳能发电模块60的角度。此外,太阳能发电装置I可以更包含ー电缆70,其一端71连接至太阳能发电模块60,电缆70设置于第二支撑结构40中,并可被拉到充电控制器或市电并联转换器,以储存电能或提供电源供电器使用。第二支撑结构40可以是空心的圆柱。图2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太阳能发电装置I'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承载结构50'。于第一实施例中,承载结构50为长条型结构,譬如是空心圆柱。于第二实施例中,承载结构50'的主结构为ー框体,这样可以方便让太阳能发电模块60的太阳能板61固定于承载结构50'上。图3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太阳能发电装置I"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类似于第二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太阳能发电模块60'仅由一片太阳能板61所构成。这意味着,在第一与第二实施例中,太阳能发电装置1/1'适合于大功率的发电系统,甚至多个太阳能发电装置1/1'可以排成阵列。而在第三实施例中,太阳能发电装置I"适合于小型/小功率的发电系统。以下说明承载结构50'的详细结构。图4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及三实施例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承载结构50'的剖面图。如图2至图4所示,承载结构50'包含ー框体53、一第一支架54及一第二支架55。框体53譬如是一个矩形框体。第一支架54连接框体53及第一支撑结构20。第二支架55连接框体53及第ニ支撑结构40。框体53仍可相对于第一支撑结构20及第ニ支撑结构40转动。因此,第一支架54可以固定至框体53并枢接于第一支撑结构20,而第二支架55可以固定至框体53并枢接于第二支撑结构40。或者,第一支架54可以枢接于框体53并固定至第一支撑结构20,而第二支架55可以枢接于框体53并固定至第二支撑结构40。图5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动模块及太阳能发电模块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动模块10包含ー电机11及多个滚轮12。滚轮12由电机11驱动旋转,以使可动模块10绕着第二支撑结构40旋转,如图I所示。举例而言,电机11可以通过ー驱动皮带轮13、一皮带15或其他传输元件来驱动与滚轮12同轴设置的皮带轮14,进而驱动滚轮12旋转。此外,电机11可以由太阳能发电模块60供电。图6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板61的平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太阳能板61是由多个太阳能电池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追日功能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包含:一可动模块;一第一支撑结构,其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可动模块;一连接结构,其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可动模块;一第二支撑结构,其第一端连接至所述连接结构的第二端;一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二端,所述承载结构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二端;以及一太阳能发电模块,设置于所述承载结构上,其中,所述可动模块可绕着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转动,且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长度差异可被调整,以使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具有追日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家庆
申请(专利权)人:上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罗家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