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星取样器的锚固方法,尤其是涉及无重力环境下小行星取样器的锚固,属于空间技术及测控
技术介绍
国际上太阳系深空探测活动方兴未艾,小行星探测已成为主要发展方向。日本、美国、中国等国都相继计划开展小行星的深度原位取样分析和取样返回。根据我国的探测目标,目标小行星表面为高硬度的石头,摩氏硬度大于6. 5,且目标小行星上重力加速度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取样器所依附的主体在小行星上的重力将十分微小,其能够提供给取样器的用于钻进土壤等粉尘物的压力也几乎为零。这意味着取样器在进行钻进小行星表面取样的过程中,会受到小行星表面的反作用力而脱离小行星。同时,在深空工作的小行星取样器的电源一般依靠太阳能提供,因此供电功率有限,取样器能够提供的30N连续反 推力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一旦失去此反推力,取样器将在小行星表面无法继续工作。因此,首先要解决取样器在钻进时的反作用力问题。这就需要在取样器提供30N连续反推力的这段时间内,通过一种方法将取样器锚固在小行星表面。目前国内外没有专门针对小行星的锚固方法。受目标小行星表面硬度大以及锚固装置功耗低、体积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行星取样器的自嵌入式锚固方法,其特征为:首先,将小行星取样器置于带取样的小行星表面,在小行星取样器主体(1)的三个着陆腿(2)的末端设置锚固机构(3),所述锚固机构(3)包括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第一关节包括第一关节电机(4)和第一关节运动臂(5),第一关节电机(4)固定在相应的着陆腿(2)上,第一关节电机(4)的输出转轴与第一关节运动臂(5)的一端连接,第二关节包括第二关节电机(6)和第二关节运动臂(7),第二关节电机(6)固定在第一关节运动臂(5)的另一端上,第二关节电机(6)的输出转轴与第二关节运动臂(7)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关节运动臂(7)的另一端设有切割电机(8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爱国,谷士鹏,凌云,卢伟,郝小蕾,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