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控双折射效应的红外图像微扫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89890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1:06
一种基于电控双折射效应的红外图像微扫描系统。主要由光学介质、滤光部分、供电部分及信号控制部分组成。该系统是利用一些具有电光效应的光学介质,在对该介质施加一个适当的外电场,使介质的光学性质发生改变,产生电致感应双折射效应,使红外图像的光束经过该光学介质后产生微小偏折,然后用滤光片将未发生偏折的光线滤掉。通过控制外电场的大小、变化周期以及光学介质的厚度,使红外图像在红外探测器阵列上产生2×2周期性的微位移,采集4幅欠采样低分辨力图像,实现对红外图像的微扫描。可避免传统机械式微扫描装置精加工的困难,促进红外微成像技术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专利技术属于红外热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控双折射效应的红外图像微扫描系统,主要用生物医学显微热成像、大规模集成电路故障检测以及采集军事及气象遥感图像等。
技术介绍
现有的微扫描方法主要是通过机械平移法、摆镜法、平板旋转法等实现图像在阵列上的移动。机械平移法有透镜平移法和探测器平移法,其主要是通过机械方法使光学系 统与探测器之间形成可控的位移,实现微扫描。现已知的微扫描系统有中国专利200580032739. x公开的二维微扫描器,包括两个可以围绕固定轴旋转的反射镜组成,第一个反射镜能够在第一方向上扫描光束,第二个反射镜能够在第二个方向上扫描光束,其结果是非常小型化的二维扫描器,其中两个单个反射镜相互独立,但是相互之间仍然能够非常接近,消除了或者至少减少了图像失真。中国专利200810130717. 2公开了一种面元变换式微扫描显示技术及所制的LED显示模块,其是以面元的形状变换及局部微扫描方式的配合来实现用较大尺度的像素发光器件来实现高分辨率显示的技术,可大大的突破原有像素器件的尺寸限制,获得大大高于原像素尺度所制约的高分辨率显示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室内外高分辨率的显示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电控双折射效应的红外图像微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光学介质部分、滤光部分、电极、供电部分、信号控制部分以及红外探测器阵列;所述的电极包括安装在光学介质部分上下两端的竖直电极和安装在光学介质部分左右两端的水平电极;供电部分对光学介质部分四周的竖直电极和水平电极施加一个4kv?5kv的外电场,使光学介质部分产生电致感应双折射效应,使红外成像的光束经过该光学介质部分后产生偏折距离为微米数量级的偏折,然后用滤光部分将未发生偏折的光线滤掉;信号控制部分与供电部分连接,通过控制外电场的大小以及变化周期,使红外图像在红外探测器阵列上产生2×2周期性的微位移,采集4幅欠采样低分辨率图像,实现对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臻郭富王茂榕张岷周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