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传动装置,通过结合链齿传动中多排链和多排齿啮合以及齿轮传动中的少齿差原理,实现多排和同时多齿啮合的大速比和大扭矩变速传动。该发明专利技术中是用U槽轮替代少齿差齿轮传动的外齿轮,柱轮替代内齿轮。U槽轮可以是单个或多个U槽轮组合而成,U槽轮沿着圆周加工有多个均布的U型槽。柱轮为两排或两排以上带有多个均布长孔的园轮,长孔内布置有滚柱,滚柱在长孔中由弹簧定位,传动时滚柱作滚动或滑动,以避开传动中的径向干涉。因此实现了U槽轮和柱轮通过滚柱啮合的少齿差传动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减速机利用滚柱啮合少齿差原理,实现大速比和大扭矩输出、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新型传动装置,特别是一种结合少齿差原理、采用滚柱啮合的传动机构和減速机。
技术介绍
传统已经有的传动变速机构一般通过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摆线针轮机构、链轮/链条传动等。齿轮传动可以采用外齿啮合或内齿啮合。外齿啮合的同时啮合齿数少、一般只有通过增加齿轮的模数增大传动扭矩,大速比输出需要的机构体积大。内啮合采用少齿差原理,可以同时有多齿啮合,但传动中内外齿的干涉制约了啮合齿数量,同样难以输出特大扭矩。谐波齿轮机构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但由于谐波齿轮的柔轮制造复杂,柔轮模数不宜太大,因此输出大扭矩受到限制。另外,由于齿轮传动的公称压カ角为20° ,在输出特大扭矩的同时,会分解出相当大的径向力,致使传动效率低,轴承的使用寿命短。目前只有 通过提高变速机构零部件制造精度和轴承的质量提高变速机构的传动效率和性价比。链齿传动采用链轮和链条的啮合传递动力,采用多排链、多排齿的方式虽然可以传递大扭矩,但其变速比小,无法实现大速比传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ー个目的是结合齿轮传动和链齿(链轮/链条)传动的优势,采用少齿差原理和多排链齿的方式,提供一种全新的少齿差滚柱啮合传动机构。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少齿差滚柱啮合传动机构的减速机,它加エ零件少、エ艺简单、体积小、速比和输出扭矩大。本专利技术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上述少齿差滚柱啮合传动机构减速机的偏心扭矩同轴输出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少齿差滚柱啮合传动机构,它包括输入轴、组成少齿差齿轮副的U槽轮、柱轮和滚柱,U槽轮和柱轮之间通过滚柱啮合传递动力,输入轴驱动U槽轮,U槽轮有沿着圆周向外均布的U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U槽轮作为少齿差齿轮副的外齿轮,包括第一 U槽轮和第二 U槽轮;所述柱轮作为少齿差齿轮副的内齿轮;输入轴通过偏心体驱动U槽轮,所述偏心体包括第一偏心体和第二偏心体;所述柱轮由两只或两只以上圆盘状多孔轮并排组合而成,并排的多孔轮之间有轴向间距,所有多孔轮沿着圆周加工有nl个均匀分布的长孔,所述并排多孔轮上相对的长孔形成柱轮上nl排长孔,每排长孔内装有一根滚柱;组合后形成少齿差齿轮副啮合的U槽轮与柱轮的结构为每个U槽轮分别布置在柱轮的多孔轮之间的轴向间距内,第一 U槽轮和第二 U槽轮分别通过第一偏心体和第二偏心体在轴线两侧对称偏心组装在输入轴的中间段,柱轮通过滚柱与U槽轮上的U型槽形成多排的少齿差滚柱啮合;其中,柱轮上有nl排长孔,U槽轮上有n2排U型槽,n2 < nl,其差值nl_n2即是少齿差齿轮副中的齿数差,nl、n2是整数。U槽轮为一沿圆周均布U型槽的园轮,第一 U槽轮和第二 U槽轮可以是ー个或多个U槽轮并排组合,每个U槽轮沿着圆周加工有n2个U型槽,并排U槽轮上相対的U型槽形成n2排U型槽;在轴线两侧对称偏心布置的第一 U槽轮和第二U槽轮采用相同结构或等重量体。柱轮上的每排长孔内装有一根滚柱;滚柱作为内齿轮的“活齿”,形成柱轮和U槽轮之间的啮合。滚柱通过滚柱定位圈定位于长孔中,可以在长孔内有径向小位移,以避开径向干渉。 滚柱定位圈可以为金属、橡胶或磁性材料圏。滚柱定位圈可以是多个蝶簧、橡胶弹簧、钢丝弹簧、异型弹簧或板簧等。U槽轮中间有轴孔用来与轴承配合组装,该轴孔周围还有数个输出销孔,用来安装输出销套。第二偏心体和第一偏心体为等偏心量,以消除偏心造成的偏心载荷。偏心体可以由多个独立部件组成,也可以是一体式。U槽轮可以是一体式U槽轮,也可以是多个U槽轮的组合。输入轴由入端、中间段和出端三部分圆柱体组成,其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偏心体和第二偏心体安装在输入轴的中间段,输入轴出端的圆柱体通过第二轴承与输出轴的入端孔配合组装;输入轴入端的圆柱体上有键槽,与电机连接;输入轴入端圆柱体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一密封圈与输入端盖中心孔配合组装。第一轴承可以布置在输出销固定圈中间孔内。输入轴中间段上可以直接安装偏心轴承,同样可以达到安装偏心体和普通轴承的效果。少齿差滚柱哨合传动机构的减速机,由少齿差滚柱哨合传动机构和偏心扭矩同曲输出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壳体、输入端盖、柱轮、第一 U槽轮、第二U槽轮、滚柱、输入轴、第一偏心体、第二偏心体、输出销套、输出销、输出销固定圈、输出轴、输出端盖、输出端轴承环以及轴承和密封圈;其中少齿差滚柱啮合传动机构的结构为输入轴、组成少齿差齿轮副的U槽轮、柱轮和滚柱,U槽轮和柱轮之间通过滚柱啮合传递动力,输入轴驱动U槽轮,U槽轮有沿着圆周向外均布的U型槽,其中所述U槽轮作为少齿差齿轮副的外齿轮,包括第一 U槽轮和第二 U槽轮;所述柱轮作为少齿差齿轮副的内齿轮;输入轴通过偏心体驱动U槽轮,所述偏心体包括第一偏心体和第二偏心体;所述柱轮由两只或两只以上圆盘状多孔轮并排组合而成,并排的多孔轮之间有轴向间距,所有多孔轮沿着圆周加工有nl个均匀分布的长孔,所述并排多孔轮上相对的长孔形成柱轮上nl排长孔,每排长孔内装有一根滚柱;组合后形成少齿差齿轮副啮合的U槽轮与柱轮的结构为每个U槽轮分别布置在柱轮的多孔轮之间的轴向间距内,第一 U槽轮和第二 U槽轮分别通过第一偏心体和第二偏心体在轴线两侧对称偏心组装在输入轴的中间段,柱轮通过滚柱与U槽轮上的U型槽形成多排的少齿差滚柱啮合;其中,柱轮上有nl排长孔,U槽轮上有n2排U型槽,n2 < nl,其差值nl_n2即是少齿差齿轮副中的齿数差,nl、n2是整数;偏心扭矩同轴输出机构结构为 由第一 U槽轮和第二 U槽轮、输出销套、输出销、输出销固定圈、输出轴、第三轴承、第四轴承、输入端轴承环和输出端轴承环等组成。输出销 —端插入输出轴的销孔内,中间通过输出销套穿过所有U槽轮上的输出销孔,另一端安装有输出销固定圈,输出销固定圈通过第三轴承和输入端轴承环安装在主壳体内输入端中心线位置,输出轴通过第四轴承和输出端轴承环安装在主壳体内输出端中心线位置。少齿差滚柱哨合传动机构中的U槽轮位于输出销固定圈和输出轴的中间,输出销穿过U槽轮上的输出销孔,两端分别由输出销固定圈和输出轴固定。输入轴穿过输出销固定圈的中间孔,其主中心线与输出轴同轴心。少齿差滚柱啮合传动机构的減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偏心扭矩同轴输出机构的结构为由第一 U槽轮和第二 U槽轮、输出销套、输出销、输出销固定圈、输出轴、第三轴承、第四轴承、输入端轴承环和输出端轴承环等组成。输出销 —端插入输出轴的销孔内,中间通过输出销套穿过所有U槽轮上的输出销孔,另一端安装有输出销固定圈,输出销固定圈通过第三轴承和输入端轴承环安装在主壳体内输入端中心线位置,输出轴通过第四轴承和输出端轴承环安装在主壳体内输出端中心线位置。第一 U槽轮与第二 U槽轮为输入轴中心轴线两侧对称偏心布置。输出机构由数个输出销和等数量的输出销套组成,输出销套内装有输出销,并同时穿过由第一 U槽轮和第二 U槽轮上的输出销孔经轴线两侧对称偏心布置的重叠孔中。输出销固定圈为ー带凸肩的园环结构,加工有与输出轴上同数量和尺寸布置的销孔。输出销固定圈安装在主壳体输入端的中心线位置,并与输出轴中心线同心。该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使用多排链齿传动中链条滚柱和链齿啮合的方法,结合少齿差齿轮传动的原理,可以实现多排和多齿同时啮合的大速比变速传动。用U槽轮替代少齿差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少齿差滚柱啮合传动机构,它包括输入轴[1]、组成少齿差齿轮副的U槽轮、柱轮[7]和滚柱[9],U槽轮和柱轮[7]之间通过滚柱[9]啮合传递动力,输入轴[1]驱动U槽轮,U槽轮有沿着圆周向外均布的U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U槽轮作为少齿差齿轮副的外齿轮,包括第一U槽轮[8]和第二U槽轮[11];所述柱轮[7]作为少齿差齿轮副的内齿轮;输入轴[1]通过偏心体驱动U槽轮,所述偏心体包括第一偏心体[28]和第二偏心体[29];所述柱轮[7]由两只或两只以上圆盘状多孔轮并排组合而成,并排的多孔轮之间有轴向间距,所有多孔轮沿着圆周加工有n1个均匀分布的长孔[40],所述并排多孔轮上相对的长孔[40]形成柱轮[7]上n1排长孔,每排长孔内装有一根滚柱[9];组合后形成少齿差齿轮副啮合的U槽轮与柱轮[7]的结构为:每个U槽轮分别布置在柱轮[7]的多孔轮之间的轴向间距内,第一U槽轮[8]和第二U槽轮[11]分别通过第一偏心体[28]和第二偏心体[29]在轴线两侧对称偏心组装在输入轴[1]的中间段,柱轮[7]通过滚柱[9]与U槽轮上的U型槽[37]形成多排的少齿差滚柱啮合;其中,柱轮[7]上有n1排长孔,U槽轮上有n2排U型槽,n2<n1,其差值n1?n2即是少齿差齿轮副中的齿数差,n1、n2是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姚杰,顾仲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