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明隐结合多功能幕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88818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明隐结合多功能幕墙系统,包括用于固定玻璃的幕墙立柱、横杆,所述立柱与横杆通过弹簧销套件连接,所述立柱、横杆前端均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由位于中间的卡接槽及位于两侧对称的挂钩槽组成。通过对专利号为ZL200920036499.6的改进,不仅简化了安装工序,且可降低材料成本,有效提高幕墙性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幕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的明隐结合多功能幕墙系统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ZL200920036499. 6的一种明隐结合多功能幕墙结构,讲述的是其包括用于固定玻璃的幕墙立柱、横杆,所述立柱与横杆通过弹簧销套件连接并固定在主体结构上,所述立柱及横杆的前端均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由位于中间的卡接槽及位于两侧的挂钩槽组成。通过对幕墙结构中最重要的立柱、横杆进行设计,形成标准化件,可以与其它各种配件进行配合,不论采用明框幕墙还是隐框幕墙都可以胜任,从而提高了型材的利用率。 采用这种结构虽然解决了传统技术的问题,但是同样也有缺点第一,隐框采用挂钩形式,搭接量为4_,对加工及现场安装精度要求偏高;第二,铝合金横杆与立柱采用对穿螺栓连接,外设横向盖板,安装工序多且有拼接缝影响美观;第三,由于铝合金副框外露,因此,隐框幕墙与明框幕墙在室内侧外观效果未能统一;第四,明框幕墙由于存在间隔布置的隔热导向套管,因此在实际施工时存在内盖板对孔困难,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的明隐结合多功能幕墙系统,包括用于固定玻璃的幕墙立柱、横杆,所述立柱与横杆通过弹簧销套件连接,所述立柱、横杆前端均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由位于中间的卡接槽及位于两侧对称的挂钩槽组成。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槽左右对称,其宽度可与标准六角螺钉配合,所述立柱与铝合金防脱块通过钉紧螺钉产生的摩擦力将铝合金防脱块固定在立柱前端槽口,所述横杆的卡接槽与楔形结构的铝合金托条卡接固定,所述立柱横杆的前端槽口与铝合金支座配合,所述铝合金支座插接于槽口内。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与横杆采用采用弹簧销连接形式,并且所述立柱横杆内部设有小凸台与弹簧销套件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立柱、横杆前端的挂钩槽口与铝合金附框的挂钩配合连接。本系统具体安装方式如下隐框幕墙面板背面采用结构胶粘接铝合金副框,通过铝合金副框挂接到幕墙立柱及横杆前端的挂钩槽中。明框幕墙面板采用铝合金压板配合铝合金支座实现面板与幕墙立柱、横杆的固定。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I.改进了立柱及横杆前端的挂钩槽口,使挂钩的搭接量由4mm增加到5mm,降低了安装难度。2.横杆与立柱采用弹簧销固定方式,安装效率大为提高。横杆改为闭口截面形式,力学效率更高,降低了材料成本。3.改进了原有的铝合金副框,使明框与隐框幕墙室内侧观感一致,且铝合金副框采用阳极氧化型材,保证了结构胶的相容性且降低了材料的喷涂费用。4.防水层外移,利用丁基防水胶带及三元乙丙胶条形成可靠的双层防水。5.通过自攻自钻螺钉及铝合金内盖板直接固定玻璃,不需对孔,方便了现场安装。附图说明图I本专利技术的立面结构示意2立柱、横杆结构示意图 图3铝合金防脱块、铝合金托条及铝合金支座与立柱I、横杆的连接结构示意4立柱、横杆与弹簧销套件配合使用的示意5铝合金附框使用结构示意6明框幕墙压板安装示意7钢框幕墙铝合金支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I—立柱2-横杆3-铝合金防脱块4-铝合金托条5-铝合金支座6-铝合金连接支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I所示安装后的本专利技术所属系统的幕墙立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立柱I、横杆2前端采用左右对称设计。外侧挂钩槽具有挂钩及胶条支座槽的双重功能。槽口左右对称,宽度可与标准M6六角螺钉配合,并与铝合金防脱块3、铝合金托条4及铝合金支座5实现卡接功能。如图3所示铝合金防脱块3用于立柱I部位,通过钉紧螺钉产生的摩擦力将防脱块固定在立柱I前端槽口,连接方便不需要在现场开孔。铝合金托条4固定端与横杆2中心槽口为卡接固定,托条为楔形结构,除具有承托玻璃板块的功能外,同时还可实现挂装面板的防脱、定位功能。托条承托面设有防滑齿,用于防止垫块的滑移。此次设计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前提下,对铝合金托条截面进行了优化,使之用料更为经济。铝合金支座5用于明框幕墙,固定铝合金内盖板之用。铝合金支座5与立柱I横杆2前端槽口为配合关系,支座插接于槽口内传递面板负风压。通过铝合金支座的插接设计可使立柱I及横杆2灵活实现明框、隐框功能。如图4所示横杆2与立柱I采用弹簧销连接形式。为保证连接部位孔壁强度,与销钉接触部位立柱I壁厚局部放大。横杆2采用闭口截面形式,腔内设有小凸台与弹簧销套件定位配合。如图5所示铝合金附框带有挂钩与立柱I及横杆2前端挂钩槽口配合,实现幕墙面板的固定。附框与双面胶带接触侧设有胶条槽口用于固定封边橡胶条,避免铝合金副框外露,实现隐框及明框幕墙一致的内视效果。如图6所示为明框幕墙压板安装特征。铝合金支座5与立柱I、横杆2前端槽口配合形成整体,外侧面板通过铝合金内压板与铝合金连接支座固定。固定方式采用现场自攻自钻方式,铝合金支座5前端型材局部加厚,与螺钉直径对应。防水层外移,利用丁基防水胶带及三元乙丙胶条形成可靠的双层防水。采用隔热垫块实现幕墙内外隔热。隔热垫块与铝合金内压板槽口宽度一致,可实现卡装,便于隔热垫块安装定位。如图7所示钢框幕墙铝合金连接支座6特征。铝合金连接支座6具有本系统铝合金立柱I、横杆2端部的全部特征,可通过沉头螺钉与钢立柱I连接,使钢结构幕墙也具备本系统的各项性能特点。铝合金连接支座6与钢管连接部位设有凹槽,便于设置绝缘垫片并在钢管与铝合金连接支座6的侧面设有槽口以固定胶条,美化幕墙外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幕墙系统的立柱I、横杆2在保证实现幕墙功能的前提下,截面宽度均为65mm。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的明隐结合多功能幕墙系统,包括用于固定玻璃的幕墙立柱、横杆,所述立柱与横杆通过弹簧销套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横杆前端均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由位于中间的卡接槽及位于两侧对称的挂钩槽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明隐结合多功能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左右对称,其宽度可与标准六角螺钉配合,所述立柱与铝合金防脱块通过钉紧螺钉产生的摩擦力将铝合金防脱块固定在立柱前端槽口,所述横杆的卡接槽与楔形结构的铝合金托条卡接固定,所述立柱横杆的前端槽口与铝合金支座配合,所述铝合金支座插接于槽口内。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明隐结合多功能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与横杆采用弹簧销连接形式,并且所述立柱横杆内部设有小凸台与弹簧销套件配口 ο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明隐结合多功能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横杆前端的挂钩槽口与铝合金附框的挂钩配合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明隐结合多功能幕墙系统,包括用于固定玻璃的幕墙立柱、横杆,所述立柱与横杆通过弹簧销套件连接,所述立柱、横杆前端均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由位于中间的卡接槽及位于两侧对称的挂钩槽组成。通过对专利号为ZL200920036499.6的改进,不仅简化了安装工序,且可降低材料成本,有效提高幕墙性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文档编号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的明隐结合多功能幕墙系统,包括用于固定玻璃的幕墙立柱、横杆,所述立柱与横杆通过弹簧销套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横杆前端均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由位于中间的卡接槽及位于两侧对称的挂钩槽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计苓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明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