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向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及其制作方法及其面料技术

技术编号:818850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向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及其面料,由内外两层纤维加捻而成的复合纱,分别将内层纤维和外层纤维加捻,通过内层纤维的捻系数和捻方向与外层纤维的捻系数捻方向的改变制得纱线并形成独特风格的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纺制的反向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整体捻度较少,柔软度好。同时因为复合纱中内层纤维几乎无捻和外层纤维有捻度,所以保证了该复合纱强力,使该复合纱不容易断,但具有很好绒纱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纱线及面料,具体涉及一种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
技术介绍
纱线的强度以纱线的捻度由小到大呈正态分布,捻度小,纱线强度也小,柔软性好;捻度大,纱线强度也大,柔软性差。当捻度大到一定的值时,纱线强度达到最大,若捻度再增加,会导致纱线强度减小,易断。所以如何控制纱线的捻度对纱线的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的纱线由于强力要求的关系,很难实现在纱线的表面具有较多自由端纤维的绒线的效果,特别是在高支数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利用芯纱在与外包纱复合加捻的过程中进行退捻的方法,使得芯纱中纤维既被外包纱所固定又因被退捻成无捻状态而释放出纤维的自由端纤维,从而形成密集的毛羽的效果。外包纱保证了纱线的强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毛羽丰富的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一种反向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其创新点在于将作为二元复合纱线的主体成分的外包纱与芯纱进行复合制成二元复合纱成品。作为优化地,所述二元复合纱线为S捻向,捻系数为220——420,芯纱为Z捻向和外包纱的捻度比为I :1. I——I. 2。作为优化地,所述二元复合纱为高支数纱线复合而成。作为优化地,所述二元复合纱中的二元纱线可一种或多种混合纱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反向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的加工方法。技术方案一种反向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步骤如下 a、所述外包纱依次经清棉、梳棉、并条、精梳、并条、粗纱、工艺得到的粗纱,捻系数为80-120,捻向为S ; b、所述芯纱为依次经清棉、梳棉、并条、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纱、并纱、捻线工艺得到的纱线,捻系数为260-330,捻向为Z ;C、将上述具有各自捻向和捻度的芯纱和外包纱按芯纱与外包纱捻度的比值为I :I.1-1. 2进行加捻复合形成二元复合纱制品,捻系数为300-330,捻向为S。作为优化地,外包纱的捻度是芯纱的I. 1-1. 2倍。作为优化地,所述芯纱为人造纤维或合成纤维或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短纤纯纺纱或混合纱,其捻向为Z捻向,捻系数为270。作为优化地,所述外包纱为粘胶短纤或者棉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纯纺或混合短纤纱,其抢向为S抢,抢系数为320。作为优化地,所述二元复合纱的捻系数为320,捻向为S捻。当芯纱与外包纱捻方向相反,捻系数不同的时候,复合后,芯纱进行退捻并几乎为无捻,外包纱的捻度系数不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本反向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制作的面料,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面料可作为无纺布替代产品。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纺制的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因为芯纱捻度较小,柔软度好,同时具有较好的毛羽覆盖,但是芯纱做为单纱强度小,容易断;在芯纱外面包覆捻度较大的外包纱进行复合,在梳棉、并条复合的过程中因为芯纱和复合纱的捻向相反,使得纱线捻相抵消,实现柔软,同时又外包纱对芯纱还具有固定作用,所以使得该复合纱的整体捻度不变,但柔软度好,毛羽非常丰富。同时因为复合纱中外包纤维有正常捻度,所以保证了该复合纱强力,使该复合纱不容易断。用该纱线制作的面料,能有效替代无纺布,且部分性能指标高于无纺布。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I 本专利技术相对于传统混合二元复合纱,相同支数的情况下,具有单纱强力相同,捻系数较小,手感更加柔软,成纱质量高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很高的经济性。设备改造首先在普通FA 506S型细纱机上加装芯丝喂入机构和预牵伸机构。然后改装粗纱架,以增加容纳增加的芯纱吊锭。其次,对普通的细纱机上进行长丝加捻机构的改造。该改进为常规改进,在此不作详述。用料 外包纱的制作工艺70 %的棉和30 %的涤纶混纺粗纱作包覆纱,依次经清棉、梳棉、并条、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纱、并纱、加S捻作外包纱,捻系数为330,支数为40支; 芯纱的制作工艺用8. 9 tex的锦纶丝依次经细纱、络纱、加Z捻作芯纱,捻系数270。芯纱细纱机采用的纺纱工艺是预牵伸倍数为I. 02倍,前罗拉转速为190 r / min,锭定转速为 12100r/min。二元复合纱的制作工艺芯纱和外包纱按芯纱与外包纱捻系数的比值为I :I.12-1. 20,将芯纱和外包纱分别在上述改装过的FA 506S型细纱机上生产进行了 14. 6tex的异捻(S捻)混合二元复合纱,捻系数为330。二元复合纱的工艺是后区牵伸倍数为I. 358,前区罗拉隔距19 mm,后区罗拉隔距35 mm前、中、后罗拉加压分别为140/100/100N/双锭,捻系数为330,前罗拉转速为182 r / min、锭子转速为11562 r / min,芯丝预牵伸倍数为I. 03,芯纱的喂入粗纱定量为5. 8 g / 10 m。取里外两层不同的捻系数。反向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的性能如下纱密度14. 6tex,断裂强度12. 5cN/tex,断裂伸长裂30. 4%,柔软度好。反向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是分别在加装了包芯纱装置和预牵伸加捻的细纱机上纺制而成的,外包纤维密集度比较均匀,外表有较多毛羽。成纱断裂强度比无纺布大,伸长度比无纺布大。本实施例中主要是采用了锦纶、涤纶等长纤维,在使用长纤维时,一定要对该长纤维进行加捻处理,要不不能达到效果。实施例2 用料芯纱和外包纱分别采用涤纶短纤和精梳棉。外包纱制作工艺依次经清棉、梳棉、并条、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纱、并纱、力口Z捻作外包纱,捻系数为330 ;芯纱细纱机采用的纺纱工艺是预牵伸倍数为I. 06倍,前罗拉转速为200 r / min,锭定转速为12600转。芯纱制作工艺依次经清棉、梳棉、并条、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纱、加S捻作芯纱,捻系数(300);芯纱细纱机采用的纺纱工艺是预牵伸倍数为I. 02倍,前罗拉转速为190r / min,锭定转速为11800转。芯纱和外包纱进行复合的工艺芯纱与外包纱捻度的比值为I :1. 12-1. 20,将芯纱和外包纱分别在上述改装过的FA 506S型细纱机上生产进行了(18. 2tex)规格的异捻(S捻)混合二元复合包芯纱,捻系数为330。 二元复合纱的工艺是后区牵伸倍数为I. 358,前后区罗拉隔距15 mm,前、中、后罗拉加压分别为18、10、捻系数为330,前罗拉转速为200 r / min、锭子转速为12600 r /min,芯丝预牵伸倍数为I. 06,芯纱的喂入粗纱定量为5. 8 g / 10 m。取里外两层不同的捻系数。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的性能如下纱密度18. 2tex,断裂强度17. 5cN/tex,断裂伸长率33. 4%,条干不匀率7. 2%,重量不匀率0. 82%。特点本实施例采用的是短纤制作,除上所述,其他同实施例I.与实施例I相比,在制作过程中增加纺制芯纱的步骤。一般建议使用短纤为原料,绒纱的效果更佳。总结实施例I和2,纱线的捻系数控制在300-333较好,因该反向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的外包纱具有正常的捻系数,但保证纱线强力的情况下,具有更多的自由端纤维。实施例3 用料纬纱用实施例I制成的40支反向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 经纱用40支粘胶纤维纱 面料工艺 1.该混纺织物经密度为96根/英寸,纬密度为72根/英寸,幅宽为160CM;该混纺棉织物的组织结构为1/1平纹; 2.该混纺织物经纱采用40支反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向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其特征在于:将作为二元复合纱线的主体成分的外包纱与芯纱进行复合制成二元复合纱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坚朱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丁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