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及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它涉及一种黑木耳培养基及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它解决了内地人工栽培黑木耳所用材料不适合在青藏高原栽培生产木耳且这些材料在青藏高原难以获得的状况,同时解决了内地的栽培技术和经验不适合西藏地区的问题。高原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由32%~38%的固体原料和62%~68%的水制成。栽培方法:一、制备培养基;二、分装,灭菌、培养,存放;三、作床,并困菌培养;四、菌床培养;五、分床管理,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西藏地区黑木耳的栽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黑木耳培养基及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青藏高原地域辽阔,平均海拔为4000 5000m,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4。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不同于平原地区的自然条件。青藏高原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照度远大于平原地区,属高紫外辐射区。平均气温低、温差大,青藏高原年均气温O°C以下,极端高温为25°C 26°C,极端低温为-45°C -36°C,海拔4500m以上区域夏季最高气温低于0°C。青藏高原地区一天中的最大温差达22°C,气候干燥,相对湿度小、年平均相对湿度仅为45 % 60 %,风速大。 黑木耳一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不但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及其他药用功效。由于青藏高原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制约,以前黑木耳在青藏高原进行人工栽培鲜有成功。用内地现有袋料地栽黑木耳技术中原料配方在西藏地区所生产栽培的黑木耳,普遍存在品质差、产量低的问题;而且内地培养基配方所需的硬杂木屑(柞木、水曲柳等)为西藏(特别是林芝地区)的稀有保护树种,禁止砍伐。内地袋料地栽黑木耳技术原料配方中的石灰在西藏地区鲜有销售,即使有销售,价格也相当昂贵;同时原料配方中的替代原料玉米秸杆、稻草等在高原地区也鲜有种植。如果是从内地直接供应黑木耳到西藏地区,不但运输成本高,还会因运输导致晾干的黑木耳破碎。在青藏高原人工栽培黑木耳除了培养基的困扰之外,当地的自然条件也是一大难题,内地的栽培技术和经验在高原地区均“水土不服”,黑木耳生长缓慢,甚至无法生长,因此产量也无法与内地相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内地人工栽培黑木耳所用袋料材料不适合青藏高原地区栽培生产木耳而且这些材料在青藏高原难以获得,同时内地的栽培技术和经验不适合西藏地区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本专利技术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由32 % 38 %的固体原料和62 % 68 %的水制成;固体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由40 % 50 %的青冈木屑、20 % 30 %的白桦木屑、10% 20%的青稞秸杆粉碎物、8% 10%的青稞麸皮和1% 2%的石膏混合制成。本专利技术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的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制备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将40 % 50 %的青R木屑、20% 30%的白桦木屑、10% 20%的青稞秸杆粉碎物、8% 10%的青稞麸皮和1% 2%的石膏混合均匀,制成固体原料,然后再按重量百分比将32% 38%的固体原料和62% 68%的水混合、搅拌,制得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二、将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进行分装,然后高原常压灭菌,再无菌操作接种黑木耳菌种,之后置于25°C 28°C的培养室中培养,菌丝长到菌袋底部再转入10°C 20°C的环境中存放;三、将摆菌的地块整平、耙细,然后作床,并将步骤二中10°C 20°C存放的菌袋用划口机进行划口,然后按两排四层、接菌口朝外的方式码垛摆放,上面依次覆盖塑料布和草帘,进行困菌培养,有效积温为600 700°C,塑料布内温度不超过24°C ;四、划口处菌丝变白,既将菌袋按接菌口朝下的方式摆放在菌床上,菌袋之间间隔为2cm,然后依次覆上塑料布和草帘,菌床内的相对湿度控制为85% 90%、温度不超过26 0C ; 五、黑木耳耳芽长到Icm进行分床管理,菌袋摆放间隔为7cm,并撤去塑料布和草帘,夜间控制温度为5°C 15°C上午8点 10点和下午16点 19点控制温度稳定在15°C 22°C,并控制地表相对湿度为85% 95%,培养30 40天,即完成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的栽培。本专利技术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选用的原材料均在西藏高原地区容易获得、价格低廉;是一种适合于西藏地区并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资源研制的黑木耳栽培基。本专利技术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可实现黑木耳在西藏地区的稳产和高产,能够为当地民众增收致富,同时降低木耳的售价,丰富当地菜肴品种,改善当地民众的饮食结构,提高身体素质。本专利技术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和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的栽培方法适用于不同品种的黑木耳,而且在西藏地区所栽培出的黑木耳的营养价值略高于内地,或者与内地基本相同。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由32 % 38 %的固体原料和62 % 68 %的水制成;固体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由40 % 50 %的青冈木屑、20% 30%的白桦木屑、10% 20%的青稞秸杆粉碎物、8% 10%的青稞麸皮和I % 2%的石膏混合制成。按质量百分比将40% 50%的青冈木屑、20% 30%的白桦木屑、10% 20%的青稞秸杆粉碎物、8% 10%的青稞麸皮和1% 2%的石膏混合均匀,制成固体原料,然后再按重量百分比将32 % 38 %的固体原料和62 % 68 %的水混合、搅拌,制得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本实施方式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分装、灭菌后即可用于黑木耳栽培。本实施方式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的生产成本仅为O. 7 0.9元/公斤(干料)。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的pH值控制为7 8。其它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高原地区地栽黑木耳的栽培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制备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将40% 50%的青R木屑、20% 30%的白桦木屑、10% 20%的青稞秸杆粉碎物、8% 10%的青稞麸皮和1% 2%的石膏混合均匀,制成固体原料,然后再按重量百分比将32% 38%的固体原料和62% 68%的水混合、搅拌,制得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二、将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进行分装,然后高原常压灭菌,再无菌操作接种黑木耳菌种,之后置于25°C 28°C的培养室中培养,菌丝长到菌袋底部再转入10°C 20°C的环境中存放;三、将摆菌的地块整平、耙细,然后作床,并将步骤二中101 201存放的菌袋用划口机进行划口,然后按两排四层、接菌口朝外的方式码垛摆放,上面依次覆盖塑料布和草 帘,进行困菌培养,有效积温为600 700°C,塑料布内温度不超过24°C ;四、划口处菌丝变白,既将菌袋按接菌口朝下的方式摆放在菌床上,菌袋之间间隔为2cm,然后依次覆上塑料布和草帘,菌床内的相对湿度控制为85% 90%、温度不超过26 0C ;五、黑木耳耳芽长到Icm进行分床管理,菌袋摆放间隔为7cm,并撤去塑料布和草帘,夜间控制温度为5°C 15°C上午8点 10点和下午16点 19点控制温度稳定在15°C 22°C,并控制地表相对湿度为85% 95%,培养30 40天,即完成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的栽培。本实施方式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的栽培方法步骤四中当菌床内的温度超过26°C时,将两侧的草帘和塑料掀开通风降温。本实施方式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的栽培方法步骤三中当塑料布内的温度超过24°C时,将草帘和塑料布的两侧掀开通风降温。本实施方式在通风、温度、湿度以及栽培阶段的划分等方面均不同于内地的黑木耳栽培方法,是一种专为西藏地区研发的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西藏地区地栽黑木耳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由32%~38%的固体原料和62%~68%的水制成;固体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由40%~50%的青冈木屑、20%~30%的白桦木屑、10%~20%的青稞秸秆粉碎物、8%~10%的青稞麸皮和1%~2%的石膏混合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龙,赵丹丹,雷虹,曾伟民,刘振东,王守发,孙越,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