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防护用水性纳米级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716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防护用水性纳米级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组分A及组分B两个部分,如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中使用,则先后将组分A及组分B按相关比例拌入水泥、集料和减水剂等助剂构成的混合料中即可;如调制混凝土表面透明渗透防水材料,则可将组分A和组分B分开使用,也可以将组分B与有机硅乳液混合起来使用可根据性能需求选择合理的组分比例,得到所需的性能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凝土防护用水性纳米级活性材料可以开发各种渗透结晶型水泥基防水材料和混凝土地面硬化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混凝土结构、建筑内外墙、地下室、隧道、人防等防水工程,多孔砌体结构及各种装饰层的防潮、防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
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ー种混凝土防护用水性纳米级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作为ー种大宗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劣化现象,其主要原因包括冻融循环、碱骨料反应、硫 酸盐侵蚀、收缩开裂和钢筋锈蚀等。这些劣化过程所产生的膨胀和开裂皆与水有夫,同时水也是侵蚀性介质(如氯盐、硫酸盐等)迁移进入混凝土内的载体。水既是破坏物质的传递介质,又是破坏发生的必要条件和许多失效机理与模型建立的基础。综合混凝土结构各种劣化机理,可知,几乎所有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化学和物理过程都涉及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即水及其在混凝土孔隙和裂缝中的迁移。水泥基滲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混凝土结构表面防水材料之一。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CCW)是以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石英砂等为基材,掺入活性化学物质组成的ー种典型的刚性防水材料。自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内开始应用,尤其是《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GB 18445-2001)国家标准2002年开始实施以后,CCCff已经广泛应用在水エ、隧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防护用水性纳米级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组分A及组分B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分A按重量百分比为:按前述重量比例称取各组分,先用水将锂盐溶解开备用,再将酸性溶液缓缓倒入硅溶胶中,搅拌10分钟后,将硅酸盐倒入,继续搅拌10分钟,然后慢慢升温至70℃后,将锂盐的水溶液慢慢倒进来,继续升温至90℃,保温30分钟后,待液体完全透明后,自然降温至50℃,倒入用500目滤布制成的滤袋过滤,即得所需要的组分A材料;组分B按重量百分比为:按前述重量比例称取各组分,先将酸性溶液倒入去离子水中稀释,然后将金属氟化物慢慢加入水中,搅拌10分钟后,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硅溶胶,并继续保持搅拌20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睿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