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编织容器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668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竹、仿木、仿草等天然植物塑料编织容器及其编织方法。所述容器由编织面和包边形成,所述编织面由长条形柔性塑料编织而成,形成所述容器的底面;所述包边包覆于所述底面的边缘,并通过粘贴物与所述编织面贴合于一体。这样可编织成一个盘子状的容器,可用来装水果,蔬菜等。编织面的硬度可与竹制的编织面硬度相当,可变形,具有竹制品或木制品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是仿竹、仿木、仿草等天然植物塑料编织容器的编织方法。技术背景传统的用来装谷类或蔬菜等食品一般采用天然植物制品,比如竹子、木头、藤草等,将其编织成竹篮、簸箕等,但编织这些物品非常耗时,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这些天然植物制品会逐渐变形,直至损坏。尤其是用来装较湿的物品时,竹制品、木制品以及藤草制品等均会发黑发霉。现在一般采用塑料制品代替,如塑料洗菜蓝,塑料盘子等,其价格低廉,制作方便。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塑料并不那么安全,而更倾向于采用自然材料制成的容器,比如竹箱,竹篮、藤筐等。 由于采用真正的竹制品、木制品以及藤草制品等需要消耗大量的天然材料而极不环保,而且制作耗时,加工质量也因人而异,无法保证;所以一种具有竹制品、木制品以及藤草制品等天然材料的外观和性质,但又无需消耗大量竹材、木材和藤草的容器是非常有商业价值的。对于商家来说,使用这种容器一方面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又不用担心变形、发黑、发霉等问题;同时该容器也非常适合于个人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塑料编织容器,所述容器由编织面和包边形成,所述编织面由长条形柔性塑料编织而成,形成所述容器的底面;所述包边包覆于所述底面的边缘,并通过粘贴物与所述编织面贴合于一体。这样可编织成一个盘子状的容器,可用来装水果,蔬菜等。这样的盘子可大可小,较大则适用于超市,商店等场所的展销,较小则适合家用。所述编织面也可形成所述容器的底面和侧面,所述包边包覆于所述侧面的边缘,并通过粘贴物与所述编织面贴合于一体。这样可形成一个篮子状的容器,可用来装更多的东西。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塑料编织容器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l :截断,将长条形柔性塑料截成需要的长度;步骤A2 :编织,将所述截断后的塑料采用专用设备或手工编织成编织面,所述编织面为底面,或底面和侧面;步骤A3 :封边,将包边包覆于所述编织面的边缘,并在所述包边和编织物之间加入粘贴物,使之贴合于一体;步骤A4:加固,用连接线穿过所述编织面的边缘,将所述编织面与包边绑定在一起。在所述步骤3中的加入粘贴物的方式可以为采用电烙铁将胶条熔化,使之熔入所述包边和编织物之间。所述电烙铁的温度根据所述胶条的厚度决定,所述胶条的厚度优选地在为1-lOmm,相应的所述电烙铁的温度为20-200°C。所述柔性塑料的厚度优选地在O.5-4mm 之间。所述步骤3可进一步包括加入加固装置封边,将包边包覆于所述编织面的边缘,并将加固装置放入所述包边内;再在所述包边和编织物之间加入粘贴物,使之贴合于一体。这样是为了加固所述包边的硬度,使容器口不容易变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另一种加入金属丝的编织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BI :截断,将长条形柔性塑料截成需要的长度;步骤B2 :编织,将所述截断后的塑料和用于定型的金属丝采用专用设备或手工编织成编织面;步骤B3 :定型,将编织好的编织面放入模具中,压制定型; 步骤B4:加固,将包边包覆于所述定型后的编织面的边缘,并用连接线穿过所述编织面的边缘,将所述编织面与包边绑定在一起。所述步骤A4或B4可进一步包括加入修整层将所述修整层覆于所述包边和编织物的断面上,再用连接线穿过所述编织面的边缘,将所述编织面、包边以及修整层绑定在一起。这样的目的是为了遮盖包边和编织物的断面,使之更为美观,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加固容器,使之不会太软而容易变形。本专利技术的塑料编织容器可具有竹制品、木制品以及藤草制品的外观和使用效果,在加工过程中通过胶条进行粘接加固,加工简单美观。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带有金属丝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I为编织面,2为包边,3为修整层,4为连接线,5为金属丝。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所示的圆盘状塑料编织容器实施例,所述容器由编织面I和包边2形成,编织面I由长条形柔性塑料编织而成,形成容器的底面;包边2包覆于底面的边缘,并通过粘贴物与编织面I贴合于一体。编织面I可采用常用的编法,比如十字编、人字编、六眼编、穿丝编、龟背编等。如图2所示的编织面I也可编成容器的底面和侧面,形成桶装或篮子状,包边2包覆于侧面的边缘,并通过粘贴物与编织面I贴合于一体。这种形状可装更多的东西。还可以在容器口编织或接上一个提手,便于拿取。编织面I可以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等材料,其颜色可为与新鲜竹子或木材、藤草等相似的黄色或青色,具有竹子、木材等的视觉效果。编织面I的硬度可与竹制的编织面硬度相当,可变形,具有竹制品或木制品的使用效果。真正的竹制品和木制品容器在加工过程,由于竹子本身具有一定的韧性,可直接编织出包边,再经过晾干、定型等步骤即可;而采用柔性塑料后,由于其材质较软,无法定型,所以无法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故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塑料编织容器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l :截断,将长条形柔性塑料截成需要的长度;步骤A2 :编织,将所述截断后的塑料采用专用设备或手工编织成编织面,所述编织面为底面,或底面和侧面;步骤A3 :封边,将包边包覆于所述编织面的边缘,并在所述包边和编织物之间加入粘贴物,使之贴合于一体; 步骤A4:加固,用连接线穿过所述编织面的边缘,将所述编织面与包边绑定在一起。在步骤A2中,优选地采用专用设备编织,因为编制面的编法一般是简单的重复纹理,采用设备编织方便快捷而且纹理一致,不会因人而异;而步骤A3优选地采用手工封边,因为编制面的边缘在封边之前容易松散,而采用设备封边不容易控制,尤其是在需要加入粘贴物时。手工封边更容易调整力度和角度。在所述步骤A3中的加入粘贴物的方式可以为采用电烙铁将胶条熔化,使之熔入所述包边和编织物之间。电烙铁体积小,轻便,尤其适合于手工封边。所述电烙铁的温度根据所述胶条的种类和厚度决定,所述胶条的厚度可根据胶条的粘性和封边材料的性质决定。所述胶条的厚度优选地为1-lOmm,所述电烙铁的温度相应地为20-200°C,所述柔性塑料的厚度优选地在O. 5-4mm之间。所述步骤A3可进一步包括加入加固装置,即封边,将包边包覆于所述编织面的边缘,并将加固装置放入所述包边内;再在所述包边和编织物之间加入粘贴物,使之贴合于一体。这样是为了加固所述包边的硬度,使容器口不容易变形。加固装置可以为塑料、铁丝等硬度较大的物质,其形状与容器口的形状一致。可编织的塑料条一般硬度不高,在编织时,可在编织面内均匀地分布一些用于定型的金属丝,如不锈钢铁丝或铝丝等,所述金属丝可与柔性塑料混合编织在一起,使编织的产品不易变形。参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金属丝5可与柔性塑料条的长度相同。编织面I内的金属丝5与柔性塑料条混合编织在一起,混合方式可以是平行编织,也可以将金属丝5叠加在柔性塑料条上编织。针对上述加入了金属丝的编织物,本专利技术提出另一种编织方法步骤BI :截断,将长条形柔性塑料截成需要的长度;步骤B2 :编织,将所述截断后的塑料和用于定型的金属丝采用专用设备或手工编织成编织面;步骤B3 :定型,将编织好的编织面放入模具中,压制定型;步骤B4:加固,将包边包覆于所述定型后的编织面的边缘,并用连接线穿过所述编织面的边缘,将所述编织面与包边绑定在一起。这种制作方法无需采用粘贴物,也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编织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由编织面和包边形成,所述编织面由长条形柔性塑料编织而成,形成所述容器的底面;所述包边包覆于所述底面的边缘,并通过粘贴物与所述编织面贴合于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黄埔圭山工艺品加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