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牟静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5117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组合物,由地榆、三七、海螵蛸、大黄、紫草、白芷、明矾和五倍子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组成,具有收敛生肌、消肿止痛、抗菌敛疮、止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褥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褥疮,又称为“压疮”,是以皮肤破损,疮口经久不愈为特征,多因久病卧床,气血运行失畅,肌肤失养,每因摩擦皮破、染毒而成。临床辨证分为气滞血瘀,蕴毒腐溃之实证及气血两虚证。临床上,根据褥疮的形成过程和严重程度分为褥疮I度(红斑期)、褥疮II度(水疱期)和褥疮III度(溃疡期)三期。在红斑期表现为全身的受压部位表现为局部瘀血,皮肤呈现红斑;水疱期表现为受压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皮肤发红充血,用手指压时不消退;溃疡期表现为溃疡不超过皮肤全层,因溃疡基底部缺乏血液供应,呈苍白色,肉芽水肿,流水不止,严重者累及筋膜和肌肉,创面感染严重。褥疮一旦发生,治愈较困难,如果 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可引起骨髓炎、败血症和低蛋白血症危及生命。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症,现已成为典型的卧床病人的头号“杀手”。褥疮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甚至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对于久病卧床患者而言,更增加了他们的精神和生活负担。目前临床上治疗褥疮还没有非常理想的药物。西医外科手术治疗只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但具有风险性且开口大,患者痛苦大、费用高、愈合慢。使用抗生素治疗褥疮仅仅是对创面感染有效,但影响创面愈合时间。民间现有的治疗褥疮的药物大都自制自用,个体化治疗情况严重,没有统一的中药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褥疮具有促进创面愈合快,止痛快,抗感染强,配制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本专利技术选择地榆、三七、海螵蛸、大黄、紫草、白芷、明矾和五倍子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使之具有收敛生肌、消肿止痛、抗菌敛疮、止血化癒的功效,从而能够有效治疗禪疮。本专利技术中药物的作用其中地榆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性寒,味苦、酸、涩,无毒。归肝、肺、肾、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具有收敛、抗菌、抗炎和止血的作用。三七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性温,味甘、微苦、无毒。归肝、胃经。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具有止血、活血化瘀的作用。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性温,味咸、涩。归脾、肾经。功效收敛止血,止痛,收湿敛疮。海螵蛸粉治疗浅度溃烂期褥疮有效,具有良好的磨擦和吸附作用,不仅可破坏病变的结膜上皮组织,又可吸附有毒素和细菌的血液与渗出粘液,收疮口腐脓。大黄为寥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寒,味苦。归大肠、肝、脾经。功效凉血清热、祛瘀解毒。止血作用确切、见效快,对敏感的细菌如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淋病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抗感染作用。紫草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性寒,味甘、咸。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紫草素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而且能够增加肉芽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性温,味辛。归肺、胃经。功效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祛风散寒,消肿燥湿。具有抗菌作用,白芷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宋氏和弗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某些革兰阳性细菌及人型结核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明矾为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性寒,味酸、涩,有毒。功效止血收敛,清热止痒。明矾对多种革兰阴性、阳性球菌和杆菌都有抑制作用;对常见化脓菌有较强抑菌作用。 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和红麸杨等树上寄生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后形成的虫瘿。性寒,味酸、涩。归肺、大肠、肾经。功效止血,解毒。五倍子含有鞣酸,有沉淀蛋白质的作用,皮肤溃疡面、黏膜与其接触后,组织蛋白质即被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具有收敛作用,同时小血管也被压迫收缩,血液凝结而呈止血作用。五倍子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以及伤寒、副伤寒、痢疾、炭疽、白喉、绿脓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菌或杀菌作用。本专利技术药物原料用量是经专利技术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地榆25-35份、三七25-35份、海螵蛸25-35份、大黄25-35份、紫草25-35份、白芷25-35份、明矾45-55份、五倍子45-55份。其中优选为地榆30份、三七30份、海螵蛸30份、大黄30份、紫草30份、白芷30份、明矾50份、五倍子50份。本专利技术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散剂或膏剂。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细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外敷或用麻油或桐油将药粉调成膏状涂抹。本专利技术药物具有收敛生肌、消肿止痛、抗菌敛疮、止血化瘀等功效,促进创面愈合快,止痛快,抗感染强,配制简单,使用方便,据对临床200例患者观察统计,使用本专利技术药物一个疗程总有效率85%,两个疗程总有效率93%。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地榆25份、三七25份、海螵蛸25份、大黄25份、紫草25份、白芷25份、明帆45份、五倍子45份。实施例二、地榆30份、三七30份、海螵蛸30份、大黄30份、紫草30份、白芷30份、明帆50份、五倍子50份。实施例三、地榆35份、三七35份、海螵蛸35份、大黄35份、紫草35份、白芷35份、明帆55份、五倍子55份。下面是患者使用本专利技术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 一、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共200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96例,男女比例I. I: I,平均年龄58岁。二、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褥疮的诊断标准 I、好发于尾骶、背脊、肘踝等骨突易受压迫及摩擦部位。2、初起皮肤上出现褐色红斑,微肿,继而紫暗水肿,坏死溃烂。3、继发染毒时组织坏死迅速,脓水淋漓,相应部位并发譽核疼痛。4、多见于昏迷、瘫痪、骨折、大面积烧伤等久病卧床的患者。三、治疗方法 先以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清洗创面,而后撒布药粉。如有水泡应无菌条件下刺破,拨开表皮,排净泡液后再撒药粉;如仅见局部红肿,则可用麻油或桐油将药粉调成膏状涂患处。换药时如发现伤处溃烂,应拭去脓液后再撒药粉。每日换药I次,15日为一个疗程。四、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褥疮的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褐色红斑消退,或溃烂疮口愈合。好转红斑未全消退,或溃烂疮面腐肉脱落,新肉生长,疮面逐渐缩小。未愈疮口增大,溃烂不止。五、治疗结果统计 |涵疗治愈好,宋愈 时间例数I治愈率‘ 數好转_例数未愈率葛一个疗 S104 52 66333015 两个疗程156 I 78、301514 其中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典型病例及疗效 病例一、张某,男,65岁,褥疮位置骶尾部,面积2cmX 3cm,出现瘀血,皮肤呈现红斑,麻木,皮下组织保持正常弹性,完整性未破坏。使用本专利技术药粉调制成膏状药物涂抹,用药十天后,来诊检查未见瘀血及红斑。病例二、关某,女,74岁,褥疮位置骶尾部,面积3cmX 3cm,处于浅层组织感染,有黄色水样渗出物,已经形成溃疡。将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后,使用本专利技术药粉均匀撒布创面,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连续用药一个疗程后,复诊时已无分泌物渗出,部分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创面已经缩小,继续用药一个疗程后,创面已经结痂干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地榆25?35份、三七25?35份、海螵蛸25?35份、大黄25?35份、紫草25?35份、白芷25?35份、明矾45?55份、五倍子45?5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静
申请(专利权)人:牟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