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虫乳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492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虫乳膏,其特征在于,含有异丙醇40-60份、二乙基甲苯甲酰胺10-14份、硬脂酸钠12-18份、羊毛脂6-10份、百部2-4份、马齿苋2-4份、白头翁2-4份、辣蓼2-4份、紫苏2-4份,并采用了相应的制备方法,该驱虫乳膏具有良好的驱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
,具体涉及一种驱虫乳膏
技术介绍
蚊虫是多种传染病,例如黄热病、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等的传播媒介.蚊虫除了传播疾病,它对人的吸血骚扰作用也不容忽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有3-5亿疟疾病例,死亡300-50。万人,每年登革热的病例也达数千万。在我国,每年报告的疟疾病例也有3-5万,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浙江,一直不间断地有疟疾流行的报道。当今市场上的灭蚊、驱蚊产品,包括(I)触杀型(如灭害灵/枪手等杀虫剂)蚊虫与杀虫剂接触后,从体表进入体内,使蚊虫的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干扰,或破坏体内某些组织,导致蚊虫死亡;(2)熏蒸型(如蚊烟香/电蚊香等)药剂升华或挥发产生的气体,或燃点产生的烟雾,进入蚊虫的呼吸系统,使之中毒死亡;(3)驱蚊型药剂木身对蚊虫为低毒或无毒作用, 主要依靠药剂某种特殊气味使之达到驱避蚊虫的目的。以上产品大多数都含有除虫菊、菊酷类等对人具有毒性及刺激性作用的原料,人体直接接触后,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大多数产品还含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而有机溶剂在短时间内挥发的同时,有效药剂成分也会随之挥发掉,从而降低药效,缩短时效。人们还希望有更优异的驱虫乳膏,特别是利用传统中药来制备驱虫乳膏。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虫乳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方案实现的一种驱虫乳膏,含有异丙醇40-60份、二乙基甲苯甲酰胺10-14份、硬脂酸钠12-18份、羊毛脂6-10份、百部2-4份、马齿苋2-4份、白头翁2-4份、辣寥2_4份、紫苏2_4份。上述驱虫乳膏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取百部、马齿苋、白头翁、辣寥、紫苏,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8-12倍量,煎煮l_2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6-10倍量,煎煮l_2h合并煎液,浓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I. 10-1. 20,加入异丙醇、二乙基甲苯甲酰胺、硬脂酸钠、羊毛脂,70-80°C左右融溶,即得。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驱虫乳膏驱虫效果良好。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I取百部、马齿苋、白头翁、辣寥、紫苏各2份,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8倍量,煎煮l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6倍量,煎煮Ih合并煎液,浓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I. 10,加入异丙醇40份、二乙基甲苯甲酰胺10份、硬脂酸钠12份、羊毛脂6份,70°C融溶,即得。将本实施例产品涂抹于已被蚊虫叮咬过的皮肤表面,即在皮肤表面形成驱蚊保护层,蚊虫立即不再叮咬皮肤,药效可达8小时;痛痒感亦随之在5分钟之内迅速减轻消失;本实施例产品对皮肤有润肤、保湿功效;气味芳香;对皮肤无刺激性。实施例2取百部、马齿苋、白头翁、辣寥、紫苏各4份,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12倍量,煎煮2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2h合并煎液,浓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I. 20,加入异丙醇60份、二乙基甲苯甲酰胺14份、硬脂酸钠18份、羊毛脂10份,80°C融溶,即得。将本实施例产品涂抹于已被蚊虫叮咬过的皮肤表面,即在皮肤表面形成驱蚊保护层,蚊虫立即不再叮咬皮肤,药效可达8. 5小时;痛痒感亦随之在5分钟之内迅速减轻消失;本实施例产品对皮肤有润肤、保湿功效;气味芳香;对皮肤无刺激性。实施例3取百部、马齿苋、白头翁、辣寥、紫苏各3份,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 量的10倍量,煎煮I. 5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8倍量,煎煮I. 5h合并煎液,浓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I. 15,加入异丙醇50份、二乙基甲苯甲酰胺12份、硬脂酸钠15份、羊毛脂8份,75°C融溶,即得。将本实施例产品涂抹于已被蚊虫叮咬过的皮肤表面,即在皮肤表面形成驱蚊保护层,蚊虫立即不再叮咬皮肤,药效可达8. 2小时;痛痒感亦随之在5分钟之内迅速减轻消失;本实施例产品对皮肤有润肤、保湿功效;气味芳香;对皮肤无刺激性。上述中药均为药典品种。权利要求1.一种驱虫乳膏,其特征在于,含有异丙醇40-60份、二乙基甲苯甲酰胺10-14份、硬脂酸钠12-18份、羊毛脂6-10份、百部2-4份、马齿苋2_4份、白头翁2_4份、辣寥2_4份、紫苏2-4份。2.如权利要求I所述驱虫乳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取百部、马齿苋、白头翁、辣寥、紫苏,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8-12倍量,煎煮l-2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6-10倍量,煎煮l_2h合并煎液,浓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I. 10-1. 20,加入异丙醇、二乙基甲苯甲酰胺、硬脂酸钠、羊毛脂,70-80°C左右融溶,即得。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虫乳膏,其特征在于,含有异丙醇40-60份、二乙基甲苯甲酰胺10-14份、硬脂酸钠12-18份、羊毛脂6-10份、百部2-4份、马齿苋2-4份、白头翁2-4份、辣蓼2-4份、紫苏2-4份,并采用了相应的制备方法,该驱虫乳膏具有良好的驱蚊效果。文档编号A61Q17/02GK102860960SQ20121035571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2日专利技术者不公告专利技术人 申请人:南京正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虫乳膏,其特征在于,含有异丙醇40?60份、二乙基甲苯甲酰胺10?14份、硬脂酸钠12?18份、羊毛脂6?10份、百部2?4份、马齿苋2?4份、白头翁2?4份、辣蓼2?4份、紫苏2?4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正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