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实时准静态超声弹性成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4808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时准静态超声弹性成像方法,包括:(1)采集多帧超声射频信号;(2)建立复数互相关函数;(3)求取超声射频信号的位移场分布图和应变分布图;(4)实时生成生物组织应变分布图。本发明专利技术超声弹性成像方法利用超声信号的相位域信息,建立信号的复数模型,通过计算信号的复数互相关函数来得到相位差,从而计算出位移分布值;相比于现有基于时域互相关的成像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计算量明显减小,运算效率大大提高,适合应用于实时成像系统;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利用生物组织位移场分布连续性的特征,引入先验时间预估值,解决了相位差混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声成像
,具体涉及ー种实时准静态超声弾性成像方法。
技术介绍
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生物组织的硬度或弹性的变化往往暗示着病变的发生,这很大程度上跟生物组织的分子构成和组合形式有夫。例如,常见的乳腺癌、肾脏癌、前列腺癌以及肝转移等恶性疾病通常表现为组织上的硬化,其硬度明显大于病变前的正常组织。因此,生物组织的硬度或弾性信息对于疾病的检测,尤其是肿瘤的检测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參考意义。然而,传统的医学成像方式,包括X射线成像、CT、MRI以及传统B超成像等, 都不能直接地将这一信息反映在医学图像上。为了检测生物组织的硬度和弾性,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方法是触诊,即临床医生直接用手对待测部位进行挤压,通过手指的触感来判定组织的硬化程度,进而辅助癌症肿瘤的检测和诊断。然而,触诊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对于病变的结果判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临床医生的主观经验;其次,很多分布于组织深处或大小较小的肿瘤并不能通过手部触碰而感受到。超声准静态弹性成像(以下简称超声弾性成像)的概念最早由Ophir等人于1991年首次提出,其目的是借助超声成像仪对生物组织的硬度信息、弾性參数进行成像显示。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时准静态超声弹性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超声探头对待测生物组织进行探测,连续采集得到多帧超声射频信号;所述的超声射频信号由若干条A线组成;(2)基于连续两帧超声射频信号的复数表达,建立连续两帧超声射频信号的复数互相关函数;(3)对于任一帧超声射频信号,利用所述的复数互相关函数求取其对应的位移场分布图,进而根据所述的位移场分布图求取超声射频信号对应的生物组织应变分布图;(4)根据步骤(3),遍历每一帧超声射频信号,实时生成超声射频信号对应的生物组织应变分布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金伟刘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