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314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充电器,包括多个内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壳体,且壳体上开设有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受光区配合的受光孔;每两个壳体之间均为转动连接且可相对翻折,且多个壳体处于同一平面时,多个壳体的受光孔位于平面的同一侧;设置于壳体内部的蓄电池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壁上的且与蓄电池电连接的USB电压输出端。其中多个壳体均通过转动连接,每两个壳体之间可实现相对翻折,即需要进行受光将太阳能转换为光能时,可将壳体进行相对翻折,使其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壳体的受光孔对着阳光进行工作,充电完成后,可将多个壳体再次进行翻折重叠在一起,使用普通的包袋就可以存放,所以其要求的存放空间较小,便于携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充电器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一种新型能源,具有环保、节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近些年来这种新型绿色能源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随着太阳能技术的进步,材料成本的降低,光伏发电技术现已逐渐步入成熟,太阳能光伏产品也从原来的特殊专业化用途逐渐向市场化的消费类产品发展,其应用范围扩展到了各个领域,比如太阳能充电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太阳能充电器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以后存储在蓄电池里面进而为手机、相机等产品提供电能。在现有技术中,大容量的太阳能充电器一般包括多块拼接在一起的太阳 电连接的蓄电池,在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USB (Universal Serial BUS)电压输出端。工作时,太阳能电池组件受光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中,然后通过USB电压输出端对其它产品进行充电。然而,大容量的太阳能充电器一般由多块太阳能电池组件拼接在一起而成,导致其面积较大,而且容量越大的太阳能充电器其端面面积越大,所以需要较大的存放空间,不便于携带。另外,一种太阳能充电器只适用于一种产品的电能提供,功能较为单一。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器,从而使其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容量太阳能充电器需要的存放空间较大,不便于携带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器,该太阳能充电器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容量太阳能充电器需要的存放空间较大,不便于携带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器,包括多个内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壳体,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受光区配合的受光孔;每两个所述壳体之间均为转动连接且可相对翻折,且多个壳体处于同一平面时,多个所述壳体的受光孔位于平面的同一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蓄电池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壁上的且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USB电压输出端。优选地,上述太阳能充电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ETFE膜、EVA、电池片和中空复合材料。优选地,上述太阳能充电器,所述壳体的数量具体为两个,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转轴连接。优选地,上述太阳能充电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设置有所述受光孔的ー侧的相对位置的内部均设置有磁铁。优选地,上述太阳能充电器,所述USB电压输出端的数量为三个且均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ー侧,其分别为5V、12V和20V的USB电压输出端。优选地,上述太阳能充电器,所述下壳体的另ー侧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信号灯和控制所述信号灯实现照明功能的第一开关,还包括控制所述信号灯实现国际求救信号功能的第二开关。优选地,上述太阳能充电器,所述USB电压输出端、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外部均设置有橡胶塞。优选地,上述太阳能充电器,所述下壳体的远离所述受光孔的端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底垫。优选地,上述太阳能充电器,还包括分别用于显示所述蓄电池欠压和电量充足的两个电量显示灯。优选地,上述太阳能充电器,还包括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USB电压输入端。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充电器包括多个内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壳体,并且在壳体上开设有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受光区配合的受光孔,每两个壳体之间均为转动连接,并且每两个壳体之间可相对翻折,当多个壳体处于同一平面时,多个壳体的受光孔位于平面的同一侧,另外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电连接的蓄电池和设置于壳体外壁上的且与蓄电池电连接的USB电压输出端。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上述方案中的多个壳体均通过转动连接,每两个壳体之间可实现相对翻折,即需要进行受光将太阳能转换为光能时,可将壳体进行相对翻折,使其处于同一水平面,此时多个壳体的受光孔位于同一侧,使壳体的受光孔对着阳光,以此让其内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工作,当充电完成时,可将多个壳体再次进行翻折最終重叠在ー起,此时太阳能充电器的端面面积较小,使用普通的包袋就可以存放,所以其要求的存放空间较小,便于携帯。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太阳能充电器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容量太阳能充电器需要的存放空间较大,不便于携带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太阳能充电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太阳能充电电池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太阳能充电电池的右视图。附图中标记如下I-磁铁、2-上壳体、3-太阳能电池组件、4-转轴、5-下壳体、6-USB电压输出端、7_橡胶塞、8-USB电压输入端、9-电量显示灯、10-底垫、11-第一开关、12-第二开关、13-信号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器,该太阳能充电器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容量太阳能充电器需要的存放空间较大,不便于携带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 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太阳能充电器包括多个内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组件3的壳体,并且在壳体上开设有与太阳能电池组件3的受光区配合的受光孔,每两个壳体之间均为转动连接,并且每两个壳体之间可相对翻折,当多个壳体处于同一平面时,即多个可提成平铺状态,多个壳体的受光孔位于平面的同一侧,另外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与太阳能电池组件3电连接的蓄电池和设置于壳体外壁上的且与蓄电池电连接的USB电压输出端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上述方案中的多个壳体均通过转动连接,每两个壳体之间可实现相对翻折,即需要进行受光将太阳能转换为光能时,可将壳体进行相对翻折,使其处于同一水平面,此时多个壳体的受光孔位于同一侧,使壳体的受光孔对着阳光,以此让其内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3进行工作,当充电完成时,可将多个壳体再次进行翻折最终重叠在一起,此时太阳能充电器的端面面积较小,使用普通的包袋就可以存放,所以其要求的存放空间较小,便于携带。其中,在进行充电时,太阳能电池组件3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存储到蓄电池里,然后再通过壳体外壁上的USB电压输出端6为手机、电脑或数码相机等进行充电。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一般由钢化玻璃、EVA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电池片、背板、铝边框等封装而成,钢护玻璃本身密度较大,所以使用钢化玻璃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重量较大,加重了携带者的负担,所以不便于携带。而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3采用ETFE (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EVA、电池片和中空复合材料制作,其具体具有五层结构,即ETFE膜、EVA、电池片、EVA和中空复合材料依次敷设层压封装而成。在本实施例中,以ETFE膜代替钢化玻璃的使用,以中空复合材料的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内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组件(3)的壳体,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3)的受光区配合的受光孔;每两个所述壳体之间均为转动连接且可相对翻折,且多个壳体处于同一平面时,多个所述壳体的受光孔位于平面的同一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蓄电池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壁上的且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USB电压输出端(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少茜侯超陈辉元张占辉贾月梅
申请(专利权)人: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