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电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电力智能调配器的新能源发电供电系统及构造。
技术介绍
当前,全球各国政府都重视并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力,其战略意义众所周知的,光伏电力发展是新能源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电力的优点就是光伏无处不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环保;光伏电力的缺点是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直接为负载供电时,通常不能满足负载稳定用电的需求,而且其能量密度低、分布范围广,集中供电投资大,发电供电效率低。因此要发展新能源光伏电力,就必须解决发电供电的稳定性和分布式发电供电的 技术与方式、即发即用的发电供电系统。对此,全球专家在多年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对新能源电力发电供电方式指出了技术方向与目标,即发电与负载结合共同组成系统;光伏电力直供负载,即发即用;减少储电和放电的电量与环节;就近消纳和共享,减少电力输送与转换的环节;利用电力电子技术进行自动化调控,优化用电结构和方式,节省用电成本。目前,现有技术比较好的方案是基于双向逆变器的新能源光伏电力发电供电系统,其系统构造及电力路径示意图如图I所示。该系统及构造的技术特点是光伏电力逆变成交流电接入双向逆变器并通过双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多电力智能调配器的新能源发电供电系统及构造,其系统由不可控直流电源端(9)、光伏组件阵列(10)、可控直流电源端(11)、多组蓄电池组(12)、交流电源端(13)、发电机(14)、电网(15)、交流负载端(16)以及多电力智能调配器(1)组成,其系统特征是:光伏组件阵列(10)直接连接多电力智能调配器(1)的不可控直流电源端(9);多组蓄电池组(12)按组分别按组接入多电力智能调配器(1)的可控直流电源端(11);发电机(14)及电网(15)连接在多电力智能调配器(1)的交流电源端(13);多电力智能调配器(1)的交流负载端(16)连接用户负载。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