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真空接触器,具体涉及一种真空接触器的分闸缓冲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真空接触器的分闸缓冲机构,设置于真空接触器中,其包括至少一个油缓冲器,设置于电磁控制组件的上框架和驱动板之间,其中,该油缓冲器的顶端固定设置于电磁控制组件的上框架上,当分闸时,驱动板撞击油缓冲器,油缓冲器反作用于驱动板,驱动板带动真空灭弧室分闸,使其平缓的到达分闸位置,使得整个分闸过程不会出现过冲与反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真空接触器,具体涉及一种真空接触器的分闸缓冲机构。
技术介绍
真空接触器因其具有噪音小、使用寿命长、可频繁操作等优势,在电厂、石化、冶金、矿业等领域,广泛用于高压电动机的控制和保护。真空接触器可与高压熔断器以及继电保护装置组合在一起,成为具有综合保护特性的高压真空接触器-熔断器组合电器,也称综合起动器,俗称F-C回路。短路保护由熔断器进行,而高压真空接触器主要保护负载的过载等。本公司一篇申请日为2004年10月19日、授权公告号为CN2750535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真空接触器-熔断器组合电器,其包含一个具有三个真空灭弧室和一组控制三个真空灭弧室分合闸的电磁控制组件的真 空接触器、三个熔断器和一台手车。文中公开了真空接触器的结构,如图I和图2所示,灭弧室模块4的三个真空灭弧室41外周各包有一个硅橡胶的缓冲层42,然后固封在一个环氧树脂绝缘材料的灭弧室壳体43中。灭弧室壳体43中的三个真空灭弧室41平卧并列。灭弧室壳体43上对应三个真空灭弧室41的静端411联接的导电臂40分别与开关柜中相应的下静触臂相连。每个导电臂40有一个铜制的实体401,实体401外周设一个环氧树脂绝缘材料的保护壳402 ;实体401后端联接真空灭弧室41的静端411,前端为梅花触头403联接开关柜中相应的下静触臂。灭弧室壳体43上对应三个真空灭弧室41各向后延伸出一个环形壁432遮挡该真空灭弧室41的动端。每个真空灭弧室41的动端固定有一根连杆412,连杆412与该真空灭弧室41的动端端头交界处套装一个动端导电块413.灭弧室壳体43上该真空灭弧室41后的环形壁432对应该动端导电块413的位置处留有一个过孔433,连接至熔断器。真空接触器的电磁控制组件5包括一个底部及后侧敞开的盒式支架51、一块带动三个真空灭弧室41的动端连杆412 —起作分合闸移动的驱动板52、一个分闸弹簧53、两组相互串联的合闸线圈及保持线圈54、一块控制电路板55和一块凹字型的底板56。控制电路板55在合闸操作时向两组相互串联的合闸线圈及保持线圈54提供合闸电流,合闸线圈及保持线圈吸引驱动板长臂523上衔铁524,分闸弹簧53被压缩,驱动板52短臂521上三个套筒520推动三个真空灭弧室41的动端连杆412向前移动,实现合闸。紧接着控制电路板55向两组相互串联的合闸线圈及保持线圈54提供保持电流,合闸线圈及保持线圈54继续吸引驱动板长臂523上衔铁524,分闸弹簧53维持压缩状态,驱动板52的短臂521上三个套筒520连同三个真空灭弧室41的动端连杆412保持不动,维持合闸状态。分闸操作时,驱动板52的短臂521上三个套筒520推动三个真空灭弧室41的动端连杆412向后移动,实现分闸。在上述描述的真空接触器中,因真空接触器对分闸时的反弹要求比较高,如果分闸时反弹较大,易导致设备重击穿、开断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接触器的分闸缓冲机构,将真空接触器分闸后的反弹降低到零,杜绝因反弹而造成的重击穿、开断失败事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接触器的分闸缓冲机构,设置于真空接触器中,其包括至少一个油缓冲器,设置于电磁控制组件的上框架和驱动板之间,其中,该油缓冲器的顶端固定设置于电磁控制组件的上框架上,当分闸时,驱动板撞击油缓冲器,油缓冲器反作用于驱动板,驱动板带动真空灭弧室分闸,使其平缓的到达分闸位置,使得整个分闸过程不会出现过冲与反弹。考虑到成本及缓冲效果,优选的,油缓冲器的数量为两个。本技术由于增加了油缓冲机构,使得接触器的开断能力大大提高。通过油缓冲机构的使用,可以将过冲与反弹降低为零。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接触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接触器从中间纵向剖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真空接触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真空接触器的分闸缓冲机构,设置于真空接触器中。该真空接触器包括电磁控制组件,以及设置于灭弧室壳体110内的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以及导电臂101通过外盖102、连杆103、垫片104、轴套106、轴107、螺栓108、瓦型垫片109固定设置于灭弧室壳体110内。电磁控制组件包括电磁控制组件外壳115、驱动板113、以及用于固定装配的螺栓112、垫片116。真空接触器的分闸缓冲机构具体是通过在电磁控制组件外壳115的上框架和驱动板113之间增设若干油缓冲器114实现的。具体的,真空接触器的分闸缓冲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油缓冲器114,设置于电磁控制组件外壳115的上框架和驱动板113之间。考虑到成本及缓冲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油缓冲器114具有两个。该油缓冲器114的顶端固定设置于电磁控制组件外壳115的上框架上,当分闸时,驱动板113撞击油缓冲器114,油缓冲器114反作用于驱动板113,驱动板113带动真空灭弧室110分闸,使其平缓的到达分闸位置,使得整个分闸过程不会出现过冲与反弹。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接触器的分闸缓冲机构,设置于真空接触器中,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油缓冲器,设置于电磁控制组件的上框架和驱动板之间,其中,该油缓冲器的顶端固定设置于电磁控制组件的上框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接触器的分闸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缓冲器的数量为两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真空接触器,具体涉及一种真空接触器的分闸缓冲机构。本技术的一种真空接触器的分闸缓冲机构,设置于真空接触器中,其包括至少一个油缓冲器,设置于电磁控制组件的上框架和驱动板之间,其中,该油缓冲器的顶端固定设置于电磁控制组件的上框架上,当分闸时,驱动板撞击油缓冲器,油缓冲器反作用于驱动板,驱动板带动真空灭弧室分闸,使其平缓的到达分闸位置,使得整个分闸过程不会出现过冲与反弹。文档编号H01H33/666GK202650972SQ20122031488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陈荣财 申请人:厦门兴厦控电气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接触器的分闸缓冲机构,设置于真空接触器中,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油缓冲器,设置于电磁控制组件的上框架和驱动板之间,其中,该油缓冲器的顶端固定设置于电磁控制组件的上框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兴厦控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