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柔性控制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1936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柔性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绝缘线芯,每个绝缘线芯均由数股软导体束合而成,束和后导体外侧包裹有绝缘层,四个绝缘线芯束合成缆后,其外侧包裹有聚酯带,聚酯带的外侧包裹有聚氨酯护套。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方案,与现有电缆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防水性好,可以长期在水中使用,不影响信号的传输;2、有良好的耐油性能;3、电缆有良好的耐磨及柔软性,适合于频繁移动的场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线电缆技 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流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的防水、耐油、耐磨四芯电器连接用防水柔性控制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电器连接用控制电缆,在国内大部分都是PV C护套低端电缆,此种电缆不防水、不耐油、不耐磨,无法满足特殊环境需求,由于电器连接用电缆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场所需要配套使用符合要求的高端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具有防水、耐油、耐磨性能的四芯电器连接用防水柔性控制电缆。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柔性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绝缘线芯,每个绝缘线芯均由数股软导体束合而成,束和后导体外侧包裹有绝缘层,四个绝缘线芯束合成缆后,其外侧包裹有聚酯带,聚酯带的外侧包裹有聚氨酯护套。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每个绝缘线芯由数股裸铜束绞线束合而成,裸铜束绞线单丝直径为O. 20 O. 30mm。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方案,与现有电缆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防水性好,可以长期在水中使用,不影响信号的传输;2、有良好的耐油性能;3、电缆有良好的耐磨及柔软性,适合于频繁移动的场合。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绝缘线芯;1_1、软导体;1_2、绝缘层;2、聚酯带;3、聚氨酯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一种防水柔性控制电缆,包括四个绝缘线芯1,每个绝缘线芯均由数股软导体1-1束合而成,束和后导体外侧包裹绝缘层1-2,四个绝缘线芯束合成缆后,其外侧包裹有聚酯带2,聚酯带的外侧包裹有聚氨酯护套3。所述每个绝缘线芯由数股裸铜束绞线束合而成,裸铜束绞线单丝直径为O. 20 O. 30mm。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电缆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防水性好,可以长期在水中使用,不影响信号的传输;2、有良好的耐油性能;3、电缆有良好的耐磨及柔软性,适合于频繁移动的场合。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g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防水柔性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绝缘线芯(1),每个绝缘线芯均由数股软导体(1-1)束合而成,束和后导体外侧包裹有绝缘层(1-2),四个绝缘线芯束合成缆后,其外侧包裹有聚酯带(2),聚酯带的外侧包裹有聚氨酯护套(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水柔性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绝缘线芯由数股裸铜束绞线束合而成,裸铜束绞线单丝直径为O. 2(T0. 3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水柔性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绝缘线芯,每个绝缘线芯均由数股软导体束合而成,束和后导体外侧包裹有绝缘层,四个绝缘线芯束合成缆后,其外侧包裹有聚酯带,聚酯带的外侧包裹有聚氨酯护套。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方案,与现有电缆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防水性好,可以长期在水中使用,不影响信号的传输;2、有良好的耐油性能;3、电缆有良好的耐磨及柔软性,适合于频繁移动的场合。文档编号H01B7/28GK202650645SQ20122027451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刘丽华 申请人:天津塑力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柔性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绝缘线芯(1),每个绝缘线芯均由数股软导体(1?1)束合而成,束和后导体外侧包裹有绝缘层(1?2),四个绝缘线芯束合成缆后,其外侧包裹有聚酯带(2),聚酯带的外侧包裹有聚氨酯护套(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塑力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