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1812 阅读:149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1-09 00:08
一种串铃,包括手柄、多个铃铛、用于安装多个铃铛的柔性支架,所述柔性支架两端分别可旋转活动地连接于手柄的两端,所述多个铃铛沿柔性支架长度方向间隔安装于柔性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柔性支架两端分别可旋转活动的连接于手柄的两端,铃铛安装于柔性支架上,这样使得人在摇动铃铛的时候铃铛可根据摇晃方向自由晃动,使得串铃的发音更加自然、清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乐器,特别涉及一种串铃
技术介绍
现有串铃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多个铃铛缀挂于一绳子上的系绳串铃,通过系于手上或腰上,摇摆适铃铛会发出响声。另一种为一圆形或半圆形塑料上间隔安装有多个铃铛的塑料串铃,通过手摇晃可发出响声。系绳串铃由于绳子易断而使串铃容易损坏,另外绳子在使用中极容易缠绕在一起而打结,使用非常不便。塑料串铃,将铃铛安装于硬性塑料支架上,且其手柄也为硬性塑料,手柄与支架一体成型。塑料串铃虽然克服了系绳串铃的缺点,但当手摇动串铃时,塑料支架不会随手摇动而晃动,限制了铃铛跟随手摇方向自由运动,使得铃铛发音不够自然,另外, 塑料串铃长期使用容易损坏,塑料串铃的手柄也是塑料的,手长期握住容易感觉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塑料串铃发音不自然,易损坏等缺点。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串铃,包括手柄、多个铃铛、用于安装多个铃铛的柔性支架,所述柔性支架两端分别可旋转活动地连接于手柄的两端,所述多个铃铛沿柔性支架长度方向间隔安装于柔性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支架为皮带。进一步的,每个铃铛底部均设有铃铛座,该铃铛座通过一铆钉可活动的安装于柔性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为圆柱形木质手柄。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占-^ \\\ ·I、柔性支架两端分别可旋转活动地连接于手柄的两端,每个铃铛通过对应地铃铛座分别安装于柔性支架上,这样使得人在摇动铃铛的时候铃铛可根据摇晃方向摇晃,使得串铃的发音更加自然、清脆。2、手柄为圆柱形木质手柄,人手长期握住不会产生不适感。串铃整体结构牢靠,不易损坏。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I。一种串铃,包括手柄I、多个铃铛2、用于安装多个铃铛的柔性支架4,所述柔性支架4两端分别可旋转活动地连接于手柄I的两端,所述多个铃铛2沿柔性支架4长度方向间隔安装于柔性支架4上。所述柔性支架4为皮带。每个铃铛2底部均设有铃铛座3,该铃铛座3通过一铆钉5可活动的安装于柔性支架4上。所述手柄I为圆柱形木质手柄。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 为。权利要求1.一种串铃,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多个铃铛、用于安装多个铃铛的柔性支架,所述柔性支架两端分别可旋转活动地连接于手柄的两端,所述多个铃铛沿柔性支架长度方向间隔安装于柔性支架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串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架为皮带。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串铃,其特征在于每个铃铛底部均设有铃铛座,该铃铛座通过一铆钉可活动的安装于柔性支架上。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串铃,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圆柱形木质手柄。专利摘要一种串铃,包括手柄、多个铃铛、用于安装多个铃铛的柔性支架,所述柔性支架两端分别可旋转活动地连接于手柄的两端,所述多个铃铛沿柔性支架长度方向间隔安装于柔性支架上。本技术设计合理,柔性支架两端分别可旋转活动的连接于手柄的两端,铃铛安装于柔性支架上,这样使得人在摇动铃铛的时候铃铛可根据摇晃方向自由晃动,使得串铃的发音更加自然、清脆。文档编号G10K1/00GK202650521SQ201220293268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陈文生, 陈成龙 申请人:福建省南安市同盛体育器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铃,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多个铃铛、用于安装多个铃铛的柔性支架,所述柔性支架两端分别可旋转活动地连接于手柄的两端,所述多个铃铛沿柔性支架长度方向间隔安装于柔性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生陈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南安市同盛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5年03月18日 20:13
    乐器串铃,藏族、瑶族摇击体鸣乐器。藏语称厄尕,意为铃,瑶族称母柱。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贵州、青海、甘肃等省区;护身符串铃也叫“虎撑”或“虎衔”,过去的行医卖药者都视其为护身符;中草药串铃又名万年、小羊芋,生于山谷湿地或林缘。主治风寒感冒;喉蛾;风湿骨痛;经闭;骨折。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