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屏外壳及LED显示屏,一种LED显示屏,由显示屏外壳、LED单元、控制装置组成,显示屏外壳包括屏体,屏体前端为屏面,屏体中部是安装部,屏体后端是固定部,所述的屏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遮光沿、至少一个第二遮光沿,第一遮光沿与第二遮光沿设置在出光体的边缘,第一遮光沿与第二遮光沿位置相对应,用于遮挡一部分光线的直射,LED单元包括至少一LED发光体、印刷电路板,显示屏外壳屏面的第一遮光沿、第二遮光沿排列在LED发光体边缘,以LED发光体的排列阵型分布,相对设置的第一遮光沿、第二遮光沿为LED发光体遮掩部分光线的直射,避免造成黑幕,通透的结构使在不影响视觉范围和散热效果的基础上,增加了LED显示屏的稳固性和灵活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屏外壳及LED显示屏
技术介绍
以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和环保节能的特点受到广泛的重视,发光二极管分别带有红色、蓝色、緑色等基色,显示屏可以由ー种基色的LED发光点组成像素,也可以由任意两种或三种基色的LED发光点组成像素,再由专门的驱动电路和控制系统控制各像素中各种基色的亮度,从而显示出色彩丰富的视频、图片、文字等画面。传统的LED显示屏是在不透光的平板结构上,由于显示屏的发光像素都设置在不透光的平面结构上,使显示屏在某些场合的应用受到限制或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LED显示屏作为信息传播的ー种重要手段,己经成为城市信息现代化建设的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LED显示技术的不断完善,显示屏被广泛用于室外信息传递,有时候外界光线直接照射,显示屏LED単元的部分发光体会受到影响,产生黒幕,影响人们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显示屏外売,设置第一遮光沿,第二遮光沿,为LED发光体遮挡光线直射,避免造成黒幕,还设置了散热装置可以更好、更快的将热量吸收。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LED显示屏,单线传输,減少成本,通透的结构使在不影响视觉范围和散热效果的基础上,増加了 LED显示屏的稳固性和灵活性。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显示屏外壳,包括屏体,屏体前端为屏面,屏体中部是安装部,屏体后端是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至少一电源正极接线端、一电源负极接线端、一控制线路接线端、ー散热装置,所述的屏面设有至少ー个第一遮光沿、至少ー个第二遮光沿,第一遮光沿与第二遮光沿设置在出光体的边缘,第一遮光沿与第二遮光沿位置相对应,用于遮挡一部分光线的直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基板、散热片,散热基板与散热片连接,散热片设有至少ー吸热管,散热片还设置有至少一通孔,吸热管安装在通孔内,以便尽快的吸收热量;吸热管为银、或铝、或铝合金、或钛合金、或铜材料制成;散热装置是ー散热风扇;散热装置安装在固定部的ー侧。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ー种LED显示屏,由以上所述的显示屏外売、LED単元、控制装置組成,LED単元包括至少ー LED发光体、印刷电路板,LED发光体固定于印刷电路板表层,印刷电路板包括一正极电源线路、一负极电源线路、一控制线路、传输控制芯片,正负极电源线路与传输控制芯片连接,传输控制芯片根据控制线路输入的信号控制LED发光体发光,显不屏外壳屏面的第一遮光沿、第二遮光沿排列在LED发光体边缘,以LED发光体的排列阵型分布,相对设置的第一遮光沿、第二遮光沿为LED发光体遮掩部分光线的直射,避免造成黒幕;LED发光体以网状或条状结构排列;控制装置包括感应单元、控制单元、驱动单元,所述感应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依次连接,感应单元用于感应和接收外部指令,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単元在收到信号并做出判断后,将控制信号发送给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単元与LED发光体连接,根据控制单元输送的LED控制信号,驱动LED发光体;LED发光体为圆形、或凸形、或正方形、或长方形,LED发光体出光表面设有防水膜;印刷电路板另一面设置有绝缘散热层;印刷电路板为铝板或铝合金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为LED发光体遮挡光线直射,避免造成黒幕,还设置了散热装置可以更好、更快的将热量吸收,而且显示屏是单线传输,減少成本,通透的结构使在不影响视觉范围和散热效果的基础上,増加了 LED显示屏的稳固性和灵活性。附图说明图I为LED显示屏结构示意图;图2为显示屏外壳的屏面示意图;图3为显示屏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 ,图2所示,ー种LED显示屏,由显示屏外壳、LED单元5、控制装置3组成,显示屏外壳包括屏体2,屏体2前端为屏面1,屏体2中部是安装部16,屏体2后端是固定部17,所述固定部17设至少一电源正极接线端7、一电源负极接线端8、一控制线路接线端22、ー散热装置13,所述的屏面I设有至少ー个第一遮光沿14、至少ー个第二遮光沿15,第一遮光沿14与第二遮光沿15设置在出光体的边缘,第一遮光沿14与第二遮光沿15位置相对应,用于遮挡一部分光线的直射;LED单元5包括至少ー LED发光体6、印刷电路板4,LED发光体5固定于印刷电路板4表层,印刷电路板4包括一正极电源线路27、一负极电源线路28、ー控制线路26、传输控制芯片33,正负极电源线路27、28与传输控制芯片33连接,传输控制芯片33根据控制线路26输入的信号控制LED发光体6发光,显不屏外壳屏面I的第一遮光沿14、第二遮光沿15排列在LED发光体6边缘,以LED发光体6的排列阵型分布,相对设置的第一遮光沿14、第二遮光沿15为LED发光体6遮掩部分光线的直射,避免造成黒幕;LED发光体6以网状或条状结构排列;控制装置3包括感应单元23、控制单元24、驱动单元25,所述感应单元23、所述控制单元24、所述驱动单元25依次连接,感应单元23用于感应和接收外部指令,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単元,所述控制単元24在收到信号并做出判断后,将控制信号发送给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25与LED发光体6连接,根据控制单元输送的LED控制信号,驱动LED发光体6 ;散热装置13包括散热基板11、散热片9,散热基板11与散热片9连接,散热片9设有至少ー吸热管,散热片还设置有至少一通孔,吸热管安装在通孔内,以便尽快的吸收热量;吸热管为银、或铝、或铝合金、或钛合金、或铜材料制成;散热装置13是ー散热风扇;散热装置13安装在固定部17的ー侧;LED发光体6为圆形、或凸形、或正方形、或长方形,LED发光体6出光表面设有防水膜;印刷电路板4另一面设置有绝缘散热层;印刷电路板4为招板或招合金板。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用来说明本技术,但不限于此。在不偏离本技术构思的条件下,所属
人员可做出适当变更调整,而这些变更调整也应纳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显示屏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屏体,屏体前端为屏面,屏体中部是安装部,屏体后端是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至少一电源正极接线端、一电源负极接线端、一控制线路接线端、ー散热装置,所述的屏面设有至少ー个第一遮光沿、至少ー个第二遮光沿,第一遮光沿与第二遮光沿设置在出光体的边缘,第一遮光沿与第二遮光沿位置相对应,用于遮挡一部分光线的直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屏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基板、散热片,散热基板与散热片连接,散热片设有至少ー吸热管,散热片还设置有至少一通孔,吸热管安装在通孔内,以便尽快的吸收热量。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屏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散热装置是ー散热风扇。4、ー种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屏外売、LED単元、控制装置组成,LED单元包括至少ー LED发光体、印刷电路板,LED发光体固定于印刷电路板表层,印刷电路板包括一正极电源线路、一负极电源线路、ー控制线路、传输控制芯片,正负极电源线路与传输控制芯片连接,传输控制芯片根据控制线路输入的信号控制LED发光体发光,显不屏外壳屏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屏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屏体,屏体前端为屏面,屏体中部是安装部,屏体后端是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至少一电源正极接线端、一电源负极接线端、一控制线路接线端、一散热装置,所述的屏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遮光沿、至少一个第二遮光沿,第一遮光沿与第二遮光沿设置在出光体的边缘,第一遮光沿与第二遮光沿位置相对应,用于遮挡一部分光线的直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基板、散热片,散热基板与散热片连接,散热片设有至少一吸热管,散热片还设置有至少一通孔,吸热管安装在通孔内,以便尽快的吸收热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散热装置是一散热风扇。4、?一种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外壳、LED单元、控制装置组成,LED单元包括至少一LED发光体、印刷电路板,LED发光体固定于印刷电路板表层,印刷电路板包括一正极电源线路、一负极电源线路、一控制线路、传输控制芯片,正负极电源线路与传输控制芯片连接,传输控制芯片根据控制线路输入的信号控制LED发光体发光,显示屏外壳屏面的第一遮光沿、第二遮光沿排列在LED发光体边缘,以LED发光体的排列阵型分布,相对设置的第一遮光沿、第二遮光沿为LED发光体遮掩部分光线的直射,避免造成黑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发光体以网状或条状结构排列。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感应单元、控制单元、驱动单元,所述感应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依次连接,感应单元用于感应和接收外部指令,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收到信号并做出判断后,将控制信号发送给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LED发光体连接,根据控制单元输送的LED控制信号,驱动LED发光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广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