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藏品安全监测通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136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RFID藏品安全监测通道装置,它包括一控制装置和一后台数据库,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连接有监测单元和声光报警单元,所述监测单元设置在监测通道的两侧;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综合采用了射频识别(RFID)技术、智能IC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工业控制技术,通过监测单元对出入该通道的带有RFID标签的藏品进行自动识别,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后台数据库进行通信,实现对经过通道物品的智能识别和比对,从而达到物、人、出入库事件的自动记录和跟踪,在可靠性、实时性、方便性和经济型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适用于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图书馆的藏品出入库管理等多种场合,可广泛应用于文博、物流和金融等行业,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监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和图书馆等的藏品出入库管理的RFID藏品安全监测通道装置
技术介绍
各种形式的藏品,是博物馆开展一切业务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藏品管理在博物馆日常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现代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实现对实物藏品科学有效的管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技术,英文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写为RFID),其无接触、无需光学可视和快速准确的读写等 特点,使实现博物馆藏品智能化管理变成了可能。在博物馆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因为陈列需要而将藏品在展厅与展厅之间、展厅与库房之间移动,藏品的位置信息因此发生改变。通常情况下,先申报后转移藏品,或是先转移藏品后申报,都不能做到藏品实际位置改变与馆藏信息改变的同步性;而且在人工申报过程中易出现疏漏,从而使得藏品实际位置与馆藏信息不一致,引起信息混乱。因此,特别需要一种RFID藏品安全监测通道装置,已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FID藏品安全监测通道装置,针对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RFID藏品安全监测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控制装置和一后台数据库,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连接有监测单元和声光报警单元,所述监测单元设置在监测通道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翔舟电子有限公司张朝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