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具定位结构的卡扣组,包括母扣件及公扣件,母扣件包含扣盖、自扣盖延伸的扣柱及贯通扣盖与扣柱的穿孔,扣柱在穿孔的壁面设有第一定位结构,且扣柱具有间隔设置的复数勾爪,公扣件包含罩盖及自罩盖延伸的扣杆,扣杆具有第二定位结构,罩盖罩合扣盖,扣杆穿设穿孔,且第二定位结构卡固在第一定位结构中,勾爪受到扣杆推抵而向外抵掣,据此令卡扣组保持稳固扣合,以利于结合二板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ー种卡合结构,尤指ー种快速组装及拆卸两板体的卡扣组件。
技术介绍
传统主机板的组装方式,大致上是以多个螺丝将主机板锁固在主机的机壳上,其设置方式主要是先在主机板开设多个贯孔,另于机壳对应设置多个螺孔,再将各螺丝的ー端贯穿主机板的贯孔并锁固于螺孔中,据以将主机板锁固在机売上。上述藉由螺丝将主机板锁固于计算机机壳的组设方式,除了必须使用手工具外,其组设时间长又不易操作,且不便于主机板的检修与更换,为此,ー种利用扣合结构取代现有的螺丝锁固主机板的方式应运而生,藉由扣合结构将主机板锁固于计算机机壳的组设方式,是将主机板叠设在机売上,接着将其中一母扣件设置在主机板及机壳的开孔中,再将另一公扣件对应扣合于母扣件上,并使扣件组产生变形而夹掣主机板及机売,达到结合两者的目的。·然而,由于公、母扣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小,故扣合力不足而松脱分离,另外,制造时的公差亦容易影响扣合力的大小;再者,扣合结构在经过多次振动后,公、母扣件之间亦会发生分离的现象,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及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具定位结构的卡扣组,其能保持稳固扣合而不致松脱,以利于结合ニ板体。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具定位结构的卡扣组,其可避免因制造上的公差而影响扣合力。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具定位结构的卡扣组,可避免公母扣件在经过多次振动后发生分离的现象。本技术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具定位结构之卡扣组,其可快速组装及拆卸两板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ー种具定位结构的卡扣组,结合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结合孔的ニ板体,其特征在干,该卡扣组包括ー母扣件,包含一扣盖、自该扣盖延伸的一扣柱及贯通该扣盖与该扣柱的一穿孔,该扣柱在该穿孔的壁面设有至少ー第一定位结构,且该扣柱具有间隔设置的复数勾爪,该扣柱插设在所述结合孔中,该扣盖安置在所述ー板体上;以及—公扣件,包含一罩盖及自该罩盖延伸的一扣杆,该扣杆对应该第一定位结构设置有至少ー第二定位结构,该罩盖罩合该扣盖,该扣杆穿设该穿孔,且该第二定位结构卡固在该第一定位结构中,该些勾爪受到该扣杆推抵而向外抵掣所述另ー板体。较佳地,该第一定位结构为一定位槽。较佳地,该第一定位结构为ー环形凹槽。较佳地,该第二定位结构为一定位块。较佳地,该第二定位结构为ー环形凸块。较佳地,该第一定位结构位于 该扣盖底面的延伸线。较佳地,该第二定位结构位于该罩盖底面的延伸线。较佳地,该些勾爪的顶端为相连,各该勾爪的底端向内成型一^^勾。较佳地,该罩盖的底面成型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环绕该扣杆并对应该扣盖的形状而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具定位结构的卡扣组的公扣件插设在母扣件中,母扣件的勾爪受到公扣件的推抵而向外抵掣板体,藉此达到快速且简易扣合两板体的作用;又,母扣件及公扣件在对应穿设的结合面上分别设有定位结构,藉由定位结构的设置可令母扣件公扣件之间因定位结构的设置而更佳稳定地结合,使母扣件公扣件在扣合后不易产生松脱而利于结合ニ板体,再者,本技术的卡扣组可避免因制造上的公差而影响扣合力且在经过多次振动后发生分离的现象,更增加使用上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具定位结构的卡扣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具定位结构的卡扣组的分解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具定位结构的卡扣组的扣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具定位结构的卡扣组扣合后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卡扣组2…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第一结合孔5…第二结合孔10…母扣件11…扣盖12…扣柱121…第一定位结构122…第一定位结构1221 …卡勾13…穿孔2O…公扣件2ト··罩盖210…容置槽22…扣杆221…第二定位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參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者。请參照图1,为本技术的具定位结构的卡扣组的立体分解图;本技术提供ー种具定位结构的卡扣组1,其用以结合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结合孔的ニ板体;于本实施例中,该ニ板体包含一第一板体2及一第二板体3,该第一板体2上开设ー第一结合孔4,另夕卜,该第二板体2上开设ー第二结合孔5,且第二结合孔5对应该第一结合孔4而设置;再者,该卡扣组I包括对应扣合的一母扣件10及一公扣件20。请续參照图2,为本技术的具定位结构的卡扣组的分解剖视图;且该公扣件20是扣合在该母扣件10上,用以结合该第一板体2及该第二板体3。该母扣件10包含ー扣盖11、自该扣盖11延伸的ー扣柱12及贯通该扣盖11与该扣柱12的一穿孔13 ;该扣柱12在该穿孔13的壁面设有至少ー第一定位结构121,且该扣柱12具有间隔设置的复数勾爪122,该些勾爪122的顶端为相连,各该勾爪122的底端向内 成型勾1221 ;再者,该扣柱12插设在该第一结合孔4及第ニ结合孔5中。该公扣件20包含ー罩盖21及自该罩盖21延伸的ー扣杆22,该扣杆22对应该第一定位结构121具有至少ー第二定位结构221 ;又,该罩盖21的底面成型有一容置槽210,该容置槽210环绕该扣杆22并对应该扣盖11的形状而设置。值得ー提的是,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结构121设为一定位槽,该第二定位结构221则可对应设置为一定位块;较佳地,该第一定位结构121位于该扣盖11底面的延伸线,该第二定位结构221则是位于该罩盖21底面的延伸线,此外,该第一定位结构121为ー环形凹槽,该第二定位结构221为ー环形凸块,惟实际实施时不以此样态为限,该定位槽121及该第二定位结构221亦可互为反置或设置为相对应的定位结构。请另參照图3,为本技术的具定位结构的卡扣组的扣合示意图;使用该卡扣组I时,先将该第一板体2及第ニ板体3相互叠设,以使该第一结合孔4与该第二结合孔5的位置相对应,接着,将该母扣件10的扣柱12插设在该第一结合孔4及第ニ结合孔5中,此时,该母扣件10的扣盖11系安置在该第二板体3上,最后将该公扣件20朝向该该母扣件10的方向推掣,使其扣杆22向下穿设在该母扣件10的穿孔13中。请再參照图4,为本技术的具定位结构的卡扣组扣合后的剖视图;承上,待该公扣件20的扣杆22完全插入该母扣件10后,此时,该公扣件20的罩盖21罩合该母扣件10的扣盖11,该扣盖11容置在该容置槽210中,且该公扣件20的第二定位结构221卡固在该母扣件10的第一定位结构121中,同时,该母扣件10的勾爪122受到该扣杆22推抵而向外抵掣该第一板体2。据此,该母扣件10及该公扣件20之间的卡合除了利用卡勾1221而相互咬合外,该母扣件10及该公扣件20之间另因第一定位结构121及第ニ定位结构221的相互定位而更佳稳定地结合,使该母扣件10及该公扣件20彼此之间相互卡扣及定位,故在扣合后不易松脱。该第一板体2及该第二板体3即藉由该卡扣组I而达到稳固结合之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他运用本技术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具定位结构的卡扣组,结合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结合孔的二板体,其特征在于,该卡扣组包括 一母扣件,包含一扣盖、自该扣盖延伸的一扣柱及贯通该扣盖与该扣柱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定位结构的卡扣组,结合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结合孔的二板体,其特征在于,该卡扣组包括:????一母扣件,包含一扣盖、自该扣盖延伸的一扣柱及贯通该扣盖与该扣柱的一穿孔,该扣柱在该穿孔的壁面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结构,且该扣柱具有间隔设置的复数勾爪,该扣柱插设在所述结合孔中,该扣盖安置在所述一板体上;以及????一公扣件,包含一罩盖及自该罩盖延伸的一扣杆,该扣杆对应该第一定位结构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定位结构,该罩盖罩合该扣盖,该扣杆穿设该穿孔,且该第二定位结构卡固在该第一定位结构中,该些勾爪受到该扣杆推抵而向外抵掣所述另一板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茂生,
申请(专利权)人:品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