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鲁惠专利>正文

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886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属于照明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供电装置、LED驱动电路及电磁电路、固定于内壳上的LED发光装置及下部设置有磁铁的火焰片,火焰片包括火焰部分及设于火焰部分下方的支撑传动部分,内壳是由两个对接在一起的半圆形壳体构成,两个半圆壳体相接触的部位设有凹槽,支撑针一端固定于凹槽内,另一端伸至内壳的中央部位并顶在火焰片火焰部分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照明效果好,使用方便,耗电少,无污染,无安全隐患,绿色环保。(*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属于照明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对灯光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场合追求古典的浪漫主义氛围,使得蜡烛这种传统的光源得以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性质,容易引起一些问题,例如容易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如风 ,雨等),燃烧会产生味道气体,火灾隐患,火焰和液体容易烫伤小孩,使用寿命短,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照明效果好,使用方便,耗电少,无污染,无安全隐患,绿色环保的照明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I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供电装置、LED驱动电路及电磁电路、固定于内壳5上的LED发光装置2及下部设置有磁铁4的火焰片9,火焰片9包括火焰部分6及设于火焰部分6下方的支撑传动部分7,其特殊之处在于内壳5是由两个对接在一起的半圆形壳体构成,两个半圆壳体相接触的部位设有凹槽10,支撑针3 —端固定于凹槽10内,另一端伸至内壳5的中央部位并顶在火焰部分6的底部;为了能更好的控制蜡烛仿真照明结构的照明,所述LED驱动电路及电磁电路6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由单片机直接驱动;所述火焰部分6呈火苗状,底部设有锥形凹陷部分,支撑传动部分7为空心体,其侧壁上设有用于插入支撑针3的开口 8 ;支撑针3从支撑传动部分7的开口 8处垂直插入,顶于火焰部分6的锥形凹陷部分的顶部,从而使火焰片9以支撑针3为支点,灵活摆动;所述火焰部分6是由磨砂米白色尼龙材料制成;所述空心体为柱状空心体、锥形空心体、长方体、正方体中的任意一种;所述LED发光装置2包括LED灯及用于调节LED光源的透镜;为了能使支撑针3牢固的固定于凹槽10内,所述支撑针3呈阶梯状,凹槽10的形状与支撑针3的形状相匹配;本技术的蜡烛仿真照明结构,使用方便,设计合理,由于支撑针从支撑传动部分的开口处垂直插入,顶于火焰部分的锥形凹陷部分的顶部,从而使火焰片以支撑针为支点,灵活摆动,从而使火焰片摆动幅度大幅提高,从而可以实现更仿真的摆动效果,本技术耗电少,热量少,无污染,无安全隐患,无条件场合限制,绿色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旦-5^ O附图说明图I :本技术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外观立体图;图2:内壳的剖视图;图3 :火焰片及磁铁的结构示意图;图4 :支撑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I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供电装置、LED驱动电路及电磁电路、固定于内壳5上的LED发光装置2及下部设置有磁铁4的火焰片9,火焰片9包括火焰部分6及设于火焰部分6下方的支撑传动部分7,火焰部分6呈火苗状,由磨砂米白色尼龙材料制成,底部设有锥形凹陷部分,支撑传动部分7为空心体,空心体为柱状空心体、锥形空心体、长方体、正方体中的任意一种,其侧壁上设有用于插入支撑针3的开口 8,支撑针3从支撑传动部分7的开口 8处垂直插入,顶于火焰部分6的锥形凹陷部分的顶部,从而使火焰片9以支撑针3为支点,灵活摆动,内壳5是由两个对接在一起的半圆形壳体构成,两个半圆壳体相接触的部位设有凹槽10,支撑针3 —端固定于凹槽10内,另一端伸至内壳5的中央部位并顶在火焰片9火焰部分6的底部,为了能使支撑针3牢固的固定于凹槽10内,所述支撑针3呈阶梯状,凹槽10的形状与支撑针3的形状相匹配,为了能更好的控制蜡烛仿真照明结构的照明,所述LED驱动电路及电磁电路6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由单片机直接驱动,LED发光装置2包括LED灯及用于调节LED光源的透镜。工作原理安装使,将构成内壳的两个半圆形壳体对接,由于对接部位设有凹槽10,因此在对接的同时,可以将支撑针3牢固的固定于凹槽10内,支撑针3从支撑传动部分7的开口 8处垂直插入,顶于火焰部分6的锥形凹陷部分的顶部,启动供电装置,LED驱动电路及电磁电路开始工作,LED驱动电路带动LED发光装置2使之发光、电磁电路产生磁场,从而带动位于LED驱动电路及电磁电路上方的磁铁4,使火焰片9以支撑针3为支点,灵活摆动,LED发光装置发出的光源打在火焰片9上,从而产生像蜡烛光一样的艺术效果。本技术的电路更简单,取消MOS管驱动,由单片机直接驱动,单片机可从IC座取下,提供二次开发,可修改程序调整LED亮度与摆动效果。本技术的蜡烛仿真照明结构,使用方便,设计合理,由于支撑针从支撑传动部分的开口处垂直插入,顶于火焰部分的锥形凹陷部分的顶部,从而使火焰片以支撑针为支点,灵活摆动,从而使火焰片摆动幅度大幅提高,从而可以实现更仿真的摆动效果,本技术耗电少,热量少,无污染,无安全隐患,无条件场合限制,绿色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旦-5^ O权利要求1.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I)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供电装置、LED驱动电路及电磁电路、固定于内壳(5)上的LED发光装置(2)及下部设置有磁铁(4)的火焰片(9),火焰片(9)包括火焰部分(6)及设于火焰部分(6)下方的支撑传动部分(7),其特征在于内壳(5)是由两个对接在一起的半圆形壳体构成,两个半圆壳体相接触的部位设有凹槽(10),支撑针(3)一端固定于凹槽(10)内,另一端伸至内壳(5)的中央部位并顶在火焰部分(6)的底部。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驱动电路及电磁电路均与单片机相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部分(6)呈火苗状,底部设有锥形凹陷部分,支撑传动部分(7)为空心体,其侧壁上设有用于插入支撑针(3)的开口(8)。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部分(6)是由磨砂米白色尼龙材料制成。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体为柱状空心体、锥形空心体、长方体、正方体中的任意一种。6.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装置(2)包括LED灯及用于调节LED光源的透镜。7.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针(3)呈阶梯状,凹槽(10)的形状与支撑针(3)的形状相匹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属于照明结构
包括外壳,外壳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供电装置、LED驱动电路及电磁电路、固定于内壳上的LED发光装置及下部设置有磁铁的火焰片,火焰片包括火焰部分及设于火焰部分下方的支撑传动部分,内壳是由两个对接在一起的半圆形壳体构成,两个半圆壳体相接触的部位设有凹槽,支撑针一端固定于凹槽内,另一端伸至内壳的中央部位并顶在火焰片火焰部分的底部。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照明效果好,使用方便,耗电少,无污染,无安全隐患,绿色环保。文档编号F21S10/04GK202647569SQ20122027195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1日专利技术者徐鲁惠, 关俊佳 申请人:徐鲁惠, 关俊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1)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供电装置、LED驱动电路及电磁电路、固定于内壳(5)上的LED发光装置(2)及下部设置有磁铁(4)的火焰片(9),火焰片(9)包括火焰部分(6)及设于火焰部分(6)下方的支撑传动部分(7),其特征在于内壳(5)是由两个对接在一起的半圆形壳体构成,两个半圆壳体相接触的部位设有凹槽(10),支撑针(3)一端固定于凹槽(10)内,另一端伸至内壳(5)的中央部位并顶在火焰部分(6)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鲁惠关俊佳
申请(专利权)人:徐鲁惠关俊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