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鲁惠专利>正文

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886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属于照明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供电装置、LED驱动电路及电磁电路、固定于内壳上的LED发光装置及下部设置有磁铁的火焰片,火焰片包括火焰部分及设于火焰部分下方的支撑传动部分,内壳是由两个对接在一起的半圆形壳体构成,两个半圆壳体相接触的部位设有凹槽,支撑针一端固定于凹槽内,另一端伸至内壳的中央部位并顶在火焰片火焰部分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照明效果好,使用方便,耗电少,无污染,无安全隐患,绿色环保。(*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属于照明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对灯光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场合追求古典的浪漫主义氛围,使得蜡烛这种传统的光源得以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性质,容易引起一些问题,例如容易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如风 ,雨等),燃烧会产生味道气体,火灾隐患,火焰和液体容易烫伤小孩,使用寿命短,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照明效果好,使用方便,耗电少,无污染,无安全隐患,绿色环保的照明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I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供电装置、LED驱动电路及电磁电路、固定于内壳5上的LED发光装置2及下部设置有磁铁4的火焰片9,火焰片9包括火焰部分6及设于火焰部分6下方的支撑传动部分7,其特殊之处在于内壳5是由两个对接在一起的半圆形壳体构成,两个半圆壳体相接触的部位设有凹槽10,支撑针3 —端固定于凹槽10内,另一端伸至内壳5的中央部位并顶在火焰部分6的底部;为了能更好的控制蜡烛仿真照明结构的照明,所述LED驱动电路及电磁电路6均与单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蜡烛仿真照明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1)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供电装置、LED驱动电路及电磁电路、固定于内壳(5)上的LED发光装置(2)及下部设置有磁铁(4)的火焰片(9),火焰片(9)包括火焰部分(6)及设于火焰部分(6)下方的支撑传动部分(7),其特征在于内壳(5)是由两个对接在一起的半圆形壳体构成,两个半圆壳体相接触的部位设有凹槽(10),支撑针(3)一端固定于凹槽(10)内,另一端伸至内壳(5)的中央部位并顶在火焰部分(6)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鲁惠关俊佳
申请(专利权)人:徐鲁惠关俊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