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耀合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849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包括:灯体以及与灯体配合的灯座,所述的灯体前端设置有用作手电筒照明的第一发光装置,中部设置有用作灯管照明的第二发光装置,所述的第一、第二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线分别透过灯体照射出来;所述的灯体后端设置有控制第一、第二发光装置开闭的开关;所述的灯体安装于灯座上通过灯座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灯体配合的灯座,将灯体安装于灯座上充电,安全快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两处发光装置,一可用作手电筒,方便晚上外出使用或者停电时使用,二可用作照明灯管,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挂扣,可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挂于高处,用作灯管照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领域,特指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技术背景照明灯是居家旅行常用的物品,然而,现有的照明工具其功能单一,照明工具中一般只设有一处的光源,例如手电筒和灯管,手电筒在灯头处设置一光源,可在天黑外出的时候使用以照亮前方道路,又或者在黑暗处寻找物品时所用到的,手电筒中安装又反光罩,使得手电筒发射处的光线集中在一定的半径范围中;而灯管在其主体上设置有LED,LED发出的光线均匀的照射出来,照射范围较广,而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手电筒或者灯管,都只具备一种功能。 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既可用作手电筒,亦可用作灯管的多动能照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本技术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包括灯体以及与灯体配合的灯座,所述的灯体前端设置有用作手电筒照明的第一发光装置,中部设置有用作灯管照明的第二发光装置,所述的第一、第二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线分别透过灯体照射出来;所述的灯体后端设置有控制第一、第二发光装置开闭的开关;所述的灯体安装于灯座上通过灯座进行充电。进一步而已,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灯体包括一底壳,安装于底壳上的透光板,所述的底壳前端为一灯头,后端设置有所述的开关以及充电接口。进一步而已,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灯头内安装有玻片、反光罩和第一发光装置,所述的第一发光装置发射出的光线穿过玻片照射出来。进一步而已,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发光装置安装于底壳与透光板形成的空腔中,所述的第二发光装置发射出的光线穿过透光板照射出来。进一步而已,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发光装置分别包括一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电路板上的发光LED。进一步而已,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壳上设置有挂扣。进一步而已,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灯座上成型有一供灯体放置的凹口,所述的凹口中设置有与充电接口配合的充电接头。进一步而已,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灯座上设置有与市电连接的充电插口。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中设置有两处发光装置,一可用作手电筒,方便晚上外出使用或者停电时使用,二可用作照明灯管,于本技术中设置有挂扣,可将本技术挂于高处,用作灯管照明。2、本技术设置有于灯体配合的灯座,将灯体安装于灯座上充电,安全快捷。3、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一;图2是本技术中灯体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中灯座的立体图;图4a是本技术第一发光装置的立体图;图4b是本技术第二发光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二 ; 图6是本技术灯体和灯座的拆分图一;图7是本技术的立体图组合图三;图8是本技术灯体和灯座的拆分图二。附图标记说明I灯体11底壳111灯头112挂扣12透光板 13开关14充电接口 2灯座21凹口22充电接头 23充电插口 3第一发光装置4第二发光装置31、41电路板32、42发光LED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l_4b,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包括灯体I以及与灯体I配合的灯座2,灯体I设计为圆形,灯座2为方形,所述的灯体I前端设置有用作手电筒照明的第一发光装置3,中部设置有用作灯管照明的第二发光装置4,所述的第一、第二发光装置3、4发出的光线分别透过灯体I照射出来;所述的灯体I后端设置有控制第一、第二发光装置开闭的开关13 ;所述的灯体I安装于灯座2上通过灯座2进行充电。具体而言,灯体I包括一底壳11,安装于底壳11上的透光板12,底壳11前端构成灯头111,灯头111中依次安装有玻片、反光罩和第一发光装置3。所述的第二发光装置4安装于底壳11与透光板12形成的空腔中,第二发光装置4发出的光线穿过透光板12照射出来。所述的第一、第二发光装置分别包括一电路板31、41以及设置于电路板31、41上的发光LED 32、42。底壳11前端设置有一可伸出或收藏的挂扣112,后端设置有所述的开关13以及充电接口 14。当灯体I充满电时,第一次按下开关13发光LED 32亮,发光LED 32发出的光线穿过玻片照射出来,第二次按下开关13时,发光LED 32关闭,启动发光LED 42,发光LED 42产生的光线穿过透光板12照射出来。第三次按下开关13时,发光LED 42也关闭。当用作灯管照明时,可将挂扣112伸出灯体1,通过挂扣112将灯体I挂于墙壁之上,不需要使用时,将挂扣112收藏于灯体I中。灯座2上成型有一供灯体I放置的凹口 21,该凹口 21形状与灯体I的形状相配合,为圆形,这样的设计,能使灯体I稳固的放置于灯座2中。凹口 21中设置有与充电接口14配合的充电接头22,灯座2上还设置有与市电连接的充电插口 23。灯体I的电量用尽时,将灯体I放置于凹口 21中,充电接口 14与充电接头22配合,充电插口 23与市电连接,对灯体I进行充电。见图5-8,本使用新型中,灯体I可以为图I中的圆形,也可以为方形、三角形或者其它的一系列形状,灯座2可为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一系列形状,但灯座2上所开设的凹口21须与灯体I形状相匹配,以供灯体I稳固的放置于灯座2中进行充电。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包括灯体(I)以及与灯体(I)配合的灯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体(I)前端设置有用作手电筒照明的第一发光装置(3),中部设置有用作灯管照明的第二发光装置(4),所述的第一、第二发光装置(3、4)发出的光线分别透过灯体(I)照射出来;所述的灯体(I)后端设置有控制第一、第二发光装置(3、4)开闭的开关(13);所述的灯体(I)安装于灯座(2)上通过灯座(2)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体(I)包括一底壳(11),安装于底壳(11)上的透光板(12),所述的底壳(11)前端为一灯头(111),后端设置有所述的开关(13)以及充电接口(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头(111)内安装有玻片、反光罩和第一发光装置(3),所述的第一发光装置(3)发射出的光线穿过玻片照射出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发光装置(4)安装于底壳(11)与透光板(12)形成的空腔中,所述的第二发光装置(4)发射出的光线穿过透光板(12)照射出来。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发光装置分别包括一电路板(31、41)以及设置于电路板(31、41)上的发光LED(32、42)。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壳(11)上设置有挂扣(112)。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座(2)上成型有一供灯体(I)放置的凹口(21),所述的凹口(21)中设置有与充电接口(14)配合的充电接头(22)。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座(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包括:灯体(1)以及与灯体(1)配合的灯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体(1)前端设置有用作手电筒照明的第一发光装置(3),中部设置有用作灯管照明的第二发光装置(4),所述的第一、第二发光装置(3、4)发出的光线分别透过灯体(1)照射出来;所述的灯体(1)后端设置有控制第一、第二发光装置(3、4)开闭的开关(13);所述的灯体(1)安装于灯座(2)上通过灯座(2)进行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合
申请(专利权)人:张耀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