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阀阀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814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闸阀阀体,包括有锻压成型的管状上阀体,管状上阀体下端连接一个三通下阀体,三通下阀体的两个侧向端口分别设置在管状上阀体的轴对称面上,管状上阀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垂直向下的导向筋,三通下阀体的两个侧向端口外侧分别接有一个环形抗变形锻压金属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已有技术中加工工作量大、材料利用率低、结构笨重、下阀体易变形等缺陷,延长了闸阀阀体的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阀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闸阀阀体
技术介绍
阀是在流体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阀门是使配管和设备内的介质(液体、气体、粉末)流动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装置。阀体是阀门中的一个主要零部件;根据压力等级有不同的机械制造方法。目前,国内闸阀阀体普遍采用铸钢件。由于铸钢件质量差、存在气孔、砂眼、疏松等诸多缺陷,会给电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 此,有些电厂使用的闸阀阀体开始采用整体锻造结构,然而,此种方法的加工工作量大、材料利用率低、结构笨重,从而使得下阀体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闸阀阀体。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闸阀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锻压成型的管状上阀体,管状上阀体下端连接一个三通下阀体,所述的三通下阀体的两个侧向端口分别设置在管状上阀体的轴对称面上,管状上阀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垂直向下的导向筋,三通下阀体的两个侧向端口外侧分别接有一个环形抗变形锻压金属板。所述的环形抗变形锻压金属板的下部是与水平面齐平的。本技术的原理是闸阀阀体的各部分均采用分段锻压的方式进行铸造,增加了材料利用率;环形抗变形锻压金属板使得闸阀阀体的结构稳定。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解决了已有技术中加工工作量大、材料利用率低、结构笨重、下阀体易变形等缺陷,延长了闸阀阀体的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闸阀阀体,包括有锻压成型的管状上阀体1,管状上阀体I下端连接一个三通下阀体2,三通下阀体2的两个侧向端口分别设置在管状上阀体的轴对称面上,管状上阀体I的内壁上设置有垂直向下的导向筋3,三通下阀体2的两个侧向端口外侧分别接有一个环形抗变形锻压金属板4。环形抗变形锻压金属板4的下部是与水平面齐平的。权利要求1.ー种闸阀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锻压成型的管状上阀体,管状上阀体下端连接ー个三通下阀体,所述的三通下阀体的两个侧向端ロ分别设置在管状上阀体的轴对称面上,管状上阀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垂直向下的导向筋,三通下阀体的两个侧向端口外侧分别接有ー个环形抗变形锻压金属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闸阀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抗变形锻压金属板的下部是与水平面齐平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闸阀阀体,包括有锻压成型的管状上阀体,管状上阀体下端连接一个三通下阀体,三通下阀体的两个侧向端口分别设置在管状上阀体的轴对称面上,管状上阀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垂直向下的导向筋,三通下阀体的两个侧向端口外侧分别接有一个环形抗变形锻压金属板。本技术解决了已有技术中加工工作量大、材料利用率低、结构笨重、下阀体易变形等缺陷,延长了闸阀阀体的寿命。文档编号F16K27/04GK202646850SQ20122021228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孙修财 申请人:繁昌县琦祥铸造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闸阀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锻压成型的管状上阀体,管状上阀体下端连接一个三通下阀体,所述的三通下阀体的两个侧向端口分别设置在管状上阀体的轴对称面上,管状上阀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垂直向下的导向筋,三通下阀体的两个侧向端口外侧分别接有一个环形抗变形锻压金属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修财
申请(专利权)人:繁昌县琦祥铸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