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良结构的球阀衬垫,其包含一具有容置区及限位区的壳座;一设于限位区中的止漏垫片;一设于容置区中且包括多个环型钢片与环型石墨片的环型滑动单元,该滑动单元的顶、底两侧为环型钢片,且底侧的环型钢片抵靠于容置区底部,另环型滑动单元内缘具有一弧面部;以及一与壳座结合且封闭滑动单元的封盖,其顶面由容置区的外侧壁端缘弯折后加以扣接,其底面则抵靠于滑动单元顶侧的环型钢片。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良结构的球阀衬垫,可搭配球阀进行使用,让环型滑动单元利用各环型钢片与环型石墨片辅助球体进行作动,而达到有效助滑、增加使用寿命、可拆换易于施作以及加工快速的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球阀衬垫,尤其涉及可搭配球阀进行使用,让环型滑动单元利用各环型钢片与环型石墨片辅助球体进行作动,而达到有效助滑、增加使用寿命、可拆换易于施作以及加工快速的功效的改良结构的球阀衬垫。技术背景一般现有的球阀衬垫可在使用时设置于阀体与球体之间,借以在使用时达到助滑的功效,而该现有的衬垫通常包含有两种型态,一种是以非金属的材质所构成,另一种是以金属材质所构成。然而,以上述非金属材质的衬垫而言,因其较不具有强度及刚性,故在使用时常会因高温及高压的状态,而导致易于损坏的情形发生;另外当该衬垫以金属的材质所制成时,虽可改善非金属衬垫的缺失,但是由于金属材质的衬垫与球体两者之间会因为刚性的磨擦,而产生衬垫与球体的磨损,使得衬垫无法单独进行更换,而在更换时通常必须连同衬垫与球体一并作更换,才可有效保持其气密性,进而造成非金属或金属材质的衬垫无法有效达到助滑的功效,且更无法达到增加衬垫的使用寿命以及易于拆换衬垫的效果,再者以金属材质的衬垫而言也会因施作较为复杂而导致完成加工速度的缓慢。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改良结构的球阀衬垫,以使其达到有效助滑、增加使用寿命、可拆换易于施作以及加工快速的功效,将是本技术所欲积极公开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球阀衬垫的缺憾,专利技术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改良结构的球阀衬垫,以期可达到有效助滑、增加使用寿命、可拆换易于施作以及加工快速的目的。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球阀衬垫,其借着搭配球阀进行使用,致使环型滑动单元利用各环型钢片与环型石墨片辅助球体进行作动,进而达到有效助滑、增加使用寿命以及可拆换的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改良结构的球阀衬垫包含有一环有容置区的壳座,该壳座的底面环设有一限位区;一设于限位区中的止漏垫片;一设于容置区中的环型滑动单元,其包含有多个依序相互层叠的环型钢片与环型石墨片,使该滑动单元的顶、底两侧为环型钢片,而该底侧的环型钢片抵靠于容置区的底部,且该环型滑动单元的内缘具有一弧面部;以及一与壳座结合且封闭滑动单元的封盖,其顶面由容置区的外侧壁端缘弯折后加以扣接,而其底面则抵靠于滑动单元顶侧的环型钢片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各环型钢片与环型石墨片的内缘分别成型有一凹弧面,而在各环型钢片与环型石墨片相互层叠后,使各相邻的凹弧面结合形成一设于环型滑动单元内缘的弧面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封盖顶面的外侧周缘环设有一凹陷区,使该容置区的外侧壁端缘可在弯折后扣接凹陷区上。借此,本技术一种改良结构的球阀衬垫,可搭配球阀进行使用,让环型滑动单元利用各环型钢片与环型石墨片辅助球体进行作动,而达到有效助滑、增加使用寿命、可拆换易于施作以及加工快速的功效。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A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弧面部成型后的外观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B-B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壳座11容置区111外侧壁端缘12限位区2止漏垫片3环型滑动单元31环型钢片311、321 凹弧面32环型石墨片33弧面部4封盖41凹陷区5球阀51阀体52球体具体实施方式为充分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对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下请参阅图I至图6,其分别为本技术的分解图、本技术的外观图、本技术图2中A-A剖面图、本技术弧面部成型后的外观图、本技术图4中B-B剖面图及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所述改良结构的球阀衬垫,至少包含有一壳座I、一止漏垫片2、一环型滑动单兀3以及一封盖4。上述所提的壳座I环有一容置区11,且该壳座I的底面环设有一限位区12。该止漏垫片2设于壳座I底面的限位区12中。该环型滑动单元3设于容置区11中,其包含有多个依序相互层叠的环型钢片31与环型石墨片32,使该滑动单元3的顶、底两侧为环型钢片31,而该底侧的环型钢片31抵靠于容置区11的底部。该封盖4与壳座I结合且封闭滑动单元3,而该封盖4顶面的外侧周缘环设有一凹陷区41,使其顶面由容置区11的外侧壁端缘弯折后扣接于凹陷区41上,并使其底面抵靠于滑动单元3顶侧的环型钢片31上。当本技术在制作时,先将各环型钢片31与环型石墨片32依序相互层叠并压合后形成一环型滑动单元3,使两个环型钢片31之间夹设一环型石墨片32,而让该滑动单元3的顶、底两侧为环型钢片31,之后再将该环型滑动单元3设于容置区11中,而使该底侧的环型钢片31抵靠于容置区11的底部,之后再将封盖4的底面抵靠于滑动单元3顶侧的环型钢片31上,并由容置区11的外侧壁端缘111弯折后扣接于凹陷区41上,借以使该封盖4与壳座I结合后将滑动单元3封闭于容置区11中,最后再在各环型钢片31与环型石墨片32的内缘以铣床或车床的方式分别成型有一凹弧面311、321,借以让该环型滑动单元 3的内缘以各个相邻的凹弧面311、321结合形成有一弧面部33 (如图4及图5所示)而达到易于施作以及加工快速的效果;如此,即可搭配球阀5进行使用(如图6所示),而让本技术所述衬垫设置于球阀5的阀体51与球体52之间,并将止漏垫片2设于壳座I的限位区12与阀体51之间,而在作动时可利用环型滑动单元3所设各环型钢片31与环型石墨片32的配合,而在球体52转动时具有助滑的效果,且利用止漏垫片2的设置使通过球阀5的气体或液体不会有泄漏的行为发生,而达到有效气密的效果,且因环型石墨片32的抗磨损、耐高温及不易变形的特性增加其使用寿命,除此之外,还可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依所需直接进行衬垫的更换。如上所述,本技术完全符合专利三要件新颖性、进步性和产业上的可利用性。以新颖性和进步性而言,本技术借着搭配球阀进行使用,致使环型滑动单元利用各环型钢片与环型石墨片辅助球体进行作动,进而达到有效助滑、增加使用寿命、可拆换易于施作以及加工快速的效用;就产业上的可利用性而言,利用本技术所衍生的产品,当可充分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本技术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然而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技术,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应注意的是,举凡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技术的范畴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结构的球阀衬垫,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座,其环有一容置区,且该壳座的底面环设有一限位区; 一止漏垫片,设于壳座底面的限位区中; 一环型滑动单元,设于容置区中,其包含有多个依序相互层叠的环型钢片与环型石墨片,使该滑动单元的顶、底两侧为环型钢片,而该底侧的环型钢片抵靠于容置区的底部,且该环型滑动单元的内缘具有一弧面部;以及 一封盖,与壳座结合且封闭滑动单元,使其顶面由容置区的外侧壁端缘弯折后加以扣接,而其底面则抵靠于滑动单元顶侧的环型钢片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良结构的球阀衬垫,其特征在于,各环型钢片与环型石墨片的内缘分别成型有一凹弧面,而在各环型钢片与环型石墨片相互层叠后,使各相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结构的球阀衬垫,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壳座,其环有一容置区,且该壳座的底面环设有一限位区;一止漏垫片,设于壳座底面的限位区中;一环型滑动单元,设于容置区中,其包含有多个依序相互层叠的环型钢片与环型石墨片,使该滑动单元的顶、底两侧为环型钢片,而该底侧的环型钢片抵靠于容置区的底部,且该环型滑动单元的内缘具有一弧面部;以及一封盖,与壳座结合且封闭滑动单元,使其顶面由容置区的外侧壁端缘弯折后加以扣接,而其底面则抵靠于滑动单元顶侧的环型钢片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国裕,
申请(专利权)人:蓝喧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