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箱机械锁,其包括:锁体和锁芯;所述锁芯贯穿于所述锁体,其包括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所述第二芯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芯体的直径,其连接端处形成一凸台;所述第一芯体包括螺纹端和移动端,所述螺纹端暴露于所述锁体外侧,其上旋接有螺母;所述移动端内置于所述锁体,其上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二芯体包括限位端和锁头,所述限位端内置于所述锁体,其上设有凹槽体;所述锁体上方设置有限位孔,销轴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孔置于所述凹槽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电池箱机械锁,结构简单,锁体轻巧,零部件少,且配合紧密,不易产生脱落现象,避免了机械锁处于卡死状态,保证了对汽车电池进行换电的换电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锁,具体设计一种电池箱机械锁。
技术介绍
当前,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开发的突出代表,已成为引领汽车行业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方向。而电动汽车的充换电系统,即电池箱则起到了能量补给的作用,为电动汽车能连续地快速行使,不受充电时间约束提供了保障,是电动汽车重要的基础支撑系统。电池箱包括内箱体和外箱体,内箱体内装有汽车充电电池。其中,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外箱体和安装在充换电站电池架上的外箱体尺寸统一,电动汽车在更换电池时,直接替换内箱体即可。 为确保汽车电池的安全,避免电池遗失,内箱体上设置有机械锁,通过机械锁的锁头与外箱体上锁孔的配合,实现电池箱的锁紧。然而,现有的电池箱机械锁通常都由很多零部件组成,使得机械锁体积较大,锁体沉重,同时由于零部件多,各个零部件之间容易出现配合不紧密,产生脱落的现象,导致机械锁处于卡死状态,影响汽车电池的换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箱机械锁,以实现锁体结构简单,不易出现卡死状况,保证汽车电池换电效率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电池箱机械锁,其包括锁体和锁芯;所述锁芯贯穿于所述锁体,其包括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所述第二芯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芯体的直径,其连接端处形成一凸台;所述第一芯体包括螺纹端和移动端,所述螺纹端暴露于所述锁体外侧,其上旋接有螺母;所述移动端内置于所述锁体,其上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二芯体包括限位端和锁头,所述限位端内置于所述锁体,其上设有凹槽体;所述锁体上方设置有限位孔,销轴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孔置于所述凹槽体内。优选的,所述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为圆柱体。优选的,所述销轴通过螺母与所述限位孔相锁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公开的电池箱机械锁包括锁体和锁芯,锁芯贯穿于锁体内部,且其两端暴露于锁体外侧,其两端为螺纹端和锁头,锁芯上还设有弹簧和起限位作用的凹槽体,通过拉动螺纹端,使弹簧发生形变,从而使锁头在一定的行程范围下缩进或伸出,从而实现开锁或锁紧动作。本技术所公开的电池箱机械锁,结构简单,锁体轻巧,零部件少,且配合紧密,不易产生脱落现象,避免了机械锁处于卡死状态,保证了对汽车电池进行换电的换电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池箱机械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池箱机械锁的组装示意图。图中数字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如下I、锁体 2、锁芯 21、凸台 22、螺纹端 23、移动端 24、限位端 25、锁头26、凹槽体11、螺母12、弹簧13、限位孔14、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箱机械锁,该机械锁结构简单,零件组合紧凑,不易发生卡死现象,可提高换电效率。参见图I和图2,其中,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池箱机械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池箱机械锁的组装示意图。本技术所公开的电池箱机械锁包括锁体I和锁芯2,锁芯2贯穿于锁体1,锁芯2包括呈圆柱体状的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第二芯体的直径大于第一芯体的直径,其连接端处形成一凸台21。第一芯体包括螺纹端22和移动端23,螺纹端22暴露于锁体外侧,其上旋接有螺母11,从而可保证螺纹端始终不脱离锁体;移动端内置于锁体1,其上套设有弹簧12,弹簧12一端通过凸台21支撑,另一端通过锁体I的孔壁所支撑。第二芯体包括限位端24和锁头25,限位端内置于锁体1,锁头25置于锁体I外侧。限位端24上设置有凹槽体26,凹槽体26的长度决定了锁芯在锁体内的移动的行程,即,决定了锁头的移动行程。对应于限位端的锁体上方设有限位孔13,销轴14的一端穿过限位孔置于凹槽体26内。销轴14的另一端通过螺母与锁体I锁紧并固定。本技术所公开的机械锁在使用时,通过开锁器与螺纹端22相连并拉拽螺纹端22,弹簧12受力收缩,限位端24与销轴14之间产生行程差,锁头在拉动下向锁体内收回,从而完成开锁动作,反之,松开开锁器,弹簧复位,锁头伸出,配合电池箱外箱体上的锁孔,实现锁紧动作。综上,本技术所公开的电池箱机械锁,其结构简单,锁体轻巧,零部件少,且配合紧密,不易产生脱落现象,避免了机械锁处于卡死状态,保证了对汽车电池进行换电的换电效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 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箱机械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和锁芯; 所述锁芯贯穿于所述锁体,其包括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所述第二芯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芯体的直径,其连接端处形成一凸台; 所述第一芯体包括螺纹端和移动端,所述螺纹端暴露于所述锁体外侧,其上旋接有螺母;所述移动端内置于所述锁体,其上套设有弹簧; 所述第二芯体包括限位端和锁头,所述限位端内置于所述锁体,其上设有凹槽体; 所述锁体上方设置有限位孔,销轴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孔置于所述凹槽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池箱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为圆柱体。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池箱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通过螺母与所述限位孔相锁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箱机械锁,其包括锁体和锁芯;所述锁芯贯穿于所述锁体,其包括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所述第二芯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芯体的直径,其连接端处形成一凸台;所述第一芯体包括螺纹端和移动端,所述螺纹端暴露于所述锁体外侧,其上旋接有螺母;所述移动端内置于所述锁体,其上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二芯体包括限位端和锁头,所述限位端内置于所述锁体,其上设有凹槽体;所述锁体上方设置有限位孔,销轴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孔置于所述凹槽体内。本技术所公开的电池箱机械锁,结构简单,锁体轻巧,零部件少,且配合紧密,不易产生脱落现象,避免了机械锁处于卡死状态,保证了对汽车电池进行换电的换电效率。文档编号E05B35/04GK202645189SQ20112040711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4日专利技术者潘军 申请人:苏州润邦电气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箱机械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和锁芯;所述锁芯贯穿于所述锁体,其包括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所述第二芯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芯体的直径,其连接端处形成一凸台;所述第一芯体包括螺纹端和移动端,所述螺纹端暴露于所述锁体外侧,其上旋接有螺母;所述移动端内置于所述锁体,其上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二芯体包括限位端和锁头,所述限位端内置于所述锁体,其上设有凹槽体;所述锁体上方设置有限位孔,销轴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孔置于所述凹槽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润邦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