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登荣专利>正文

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6335 阅读:4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包括:太阳能风塔建筑(1)、高压空气定向启动装置管道(7)、涡轮涡扇发电机组(8)、送风漏斗(9)、压风管道(10)、高压强力送风机(11)、多级涡轮涡扇发电装置管道(17)、小型风扇发电机(5)、所述自然风通过风道井进风口(12)和进风道(27)进入多级涡轮涡扇发电装置管道(17)并驱动涡轮涡扇发电机组(8)发电,该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风能发电效率高、建筑空间利用率充足、基本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发电量大、容易推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节能建筑,属于节能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ー种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
技术介绍
中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毎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 / 3以上,对太阳能应用的预测结果显示为在正常发展和生态驱动发展两种模式下,到2050年我国太阳能利用在总能源供给中分别达到4. 7%和10%。以上这些数据表明对于我国太阳能建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可行性和实际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一祥,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建设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加入《京都议定书》条约,中央政府对于节能省地住宅的高度重视,以及中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的提前出台,等等信息表明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相关的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局问题。太阳能建筑将在调整住宅能耗结构、保障建筑能源安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大气环境,解决农村和偏远地区用能、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以及推进和实施我国住宅产业化政策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我国建筑节能问题一直没有解決。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我国毎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总和。而我国每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却为发达国家的2-3倍,同时我国建筑耗能的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35%左右,所以建筑节能的发展空间很大。不仅已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8%为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物中96%以上也仍属于高耗能建筑,単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建筑节能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此迅速发展的建筑规模和发展速度,对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例如,申请号为201110054246. 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ー种生态节能建筑,这种节能建筑包括建筑主体楼房,楼房构建于地面,其底层以上为住房,住房设置有楼梯连接地面。楼房的底层与楼房前后左右的地面上构建有ー层地面建筑,该地面建筑位于楼房前面的面积大于位于楼房后面的面积;地面建筑由阳面生产室、底层生产室和阴面储藏室构成。阳面生产室内部设置集水箱,整个地面建筑及楼房阁楼顶部设置集水管,该集水管汇集到一起与集水箱联通,集水箱底部任意一侧设置放水阀。楼房向阳面除窗户外的墙体上设置太阳能集热器。楼房的顶部为阁楼,阁楼向阳面屋顶由透明玻璃或阳关板构成,玻璃或阳光板外侧局部设置太阳能集热器。楼房顶部阁楼外部设置有数个太阳能风能一体化发电装置。但是,该种生态节能建筑由于自身的建筑形状和格局的限制,使得太阳能集热器受光照的面积小,受到太阳光光照角度的影响较大,不但太阳能利用方式単一,而且可利用发电的自然能形式単一,风能发电效果差,相对占地面积较大,很难在实际中得到有效推广。又如,申请号为200910180963. 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ー种利用太阳能热风发电的节能建筑,该建筑有圆筒形建筑主体、透明层、热风流通道、涡轮轴套、轴套支架、涡轮轴、涡轮和发电机组成,其中,透明层与圆筒形建筑主体连接,吸热层设于透明层内壁,由卷成圆筒形的吸热层形成热气流通道,涡轮轴套与轴套支架连接,轴套支架与与吸热层连接,涡轮轴套内设有涡轮轴,涡轮轴一端连接涡轮,另一端连接发电机。使用时,透明层接受阳光照射后,阳光中的红外线穿过透明层到达吸热层,热气流通道内的空气受热变轻,在热气流内上升,冷空气自建筑物底层的大门内进入通道补充,上升的热气流推动涡轮旋转,带动涡轮轴上的发电机旋转而发电。但是该种利用太阳能热风发电的节能建筑空间利用率不足,发电量小。利用热气流上升推动涡轮旋转发电效果不足,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季发电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g在将ー种全新的节能建筑,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节能建筑的优点在于,受光面积大、受太阳光光照角度的影响较小、风能发电效率高、建筑空间利用率充足、基本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发电量大、容易推广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包括太阳能风塔发 电建筑、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底部外围、风塔顶部、高空信号灯、高压空气定向启动装置管道、涡轮涡扇发电机组、送风漏斗、压风管道、高压强カ送风机、风道井进风ロ、热水循环管道、多个太阳能环形热水器、生活用水管道、多级涡轮涡扇发电装置管道、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顶部小型风扇发电机、进风道、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底部。优选的是,所述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包括多级涡轮涡扇发电机组,自然风通过风道井进风ロ、进风道进入多级涡轮涡扇发电装置管道并驱动涡轮涡扇发电机组发电。优选的是,所述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顶部包括多组小型风扇发电机、高空信号灯、避雷装置、多组太阳能电池板、哨声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的外围由上到下每ー层设置多个太阳能环形热水器。优选的是,所述太阳能环形热水器内的热水通过热水管道通向各个楼层,方便用户使用。优选的是,所述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的外围由上到下每ー层设有多个太阳能环形电池板。优选的是,所述太阳能环形电池板产生的电能通过连接线路与居民生活用电线路相连。优选的是,所述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内部,包括送风漏斗、高压强カ送风机、风道井进风ロ,进风道。优选的是,风道井进风ロ与高压强カ送风机的进风ロ连接。优选的是,高压强カ送风机的出口与送风管道的上端相连。优选的是,送风管道的另一端与送风漏斗的底端连接。优选的是,送风漏斗的另一端为出风ロ。优选的是,所述太阳能环形电池板产生的电能通过连接线路与高压强カ送风机相连,为其提供电源。优选的是,所述高压空气定向启动装置管道,内部设有生活用水管道。优选的是,所述生活用水管道,内部包括安全消防水管、生活用水出水管、生活用水进水管。优选的是,所述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底部,内部设有热水循环管道、车库坡道通道。优选的是,所述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底部的热水循环管道加热建筑底部空气,使得热空气进入入送风漏斗。优选的是,所述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包括地上十九层建筑和地下两层构成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建造。优选的是,所述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为仿古式塔建筑。优选的是,所述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外围,设有花坛、台阶、休息平台、三孔拱桥、扶手栏杆。优选的是,所述扶手栏杆周围设有凸透镜,凸透镜接收太阳光加热太阳能风塔建筑底部空气。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的ー种优选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顶部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底部的ー种优选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外围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中太阳能风塔建筑第一层建筑外围扶手栏杆建筑ー种优选结构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解释和说明。图I与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的ー种优选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I、仿古风塔建筑底部外围24、风塔顶部2、避雷装置3、高空信号灯19、消声器装置4、多组小型风扇发电机5、多组太阳能电池板6、高压空气定向启动装置管道7、涡轮涡扇发电机组8、送风漏斗9、送风管道10、高压强カ送风机11、风道进风ロ 12、热水循环管道13、多个太阳能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包括:太阳能风塔建筑(1)、太阳能风塔建筑底部外围(24)、风塔顶部(2)、高空信号灯(19)、高压空气定向启动装置管道(7)、涡轮涡扇发电机组(8)、送风漏斗(9)、压风管道(10)、高压强力送风机(11)、风道井进风口(12)、热水循环管道(13)、多个太阳能环形热水器(14)、生活用水管道(15)、多级涡轮涡扇发电装置管道(17)、太阳能风塔建筑顶部小型风扇发电机(5)、进风道(27),太阳能风塔建筑底部(23),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风通过风道井进风口(12)和进风道(27)进入多级涡轮涡扇发电装置管道(17)并驱动涡轮涡扇发电机组(8)发电,所述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1)的外围由上到下每一层设置多个太阳能环形热水器(14),所述太阳能风塔发电建筑(1)内部设有送风漏斗(9),高压强力送风机(11)吸收来自风道进风口处的空气,在高压强力送风机(11)的作用下,使得空气加速并依次通过送风管道(10)、送风漏斗(9),太阳能风塔建筑底部(23)的热水循环管道(13)加热建筑底部空气,使得热空气压入送风管道,所述高压空气定向启动装置管道(7)的内部设有生活用水管道(15),所述太阳能风塔建筑底部(23)的内部设有热水循环管道(13)、车库坡道通道(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登荣周剑
申请(专利权)人:周登荣周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