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消毒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464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消毒池结构,包括池体,池体底部并列设置有多个隔水墙,隔水墙的一端依次交替地固定在池体相对的两侧壁上,隔水墙另一端与池体侧壁留有空隙,隔水墙使得池体形成多条并列相隔且首尾依次连通形成折流的流水渠,位于首端的流水渠连通进水口,位于末端的流水渠连通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条流水渠连通处中位于下游流水渠起始位置处设置有喷头结构,喷头结构的出水方向与位于下游的流水渠的水流方向一致,喷头结构与中水供水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触消毒池结构,能够直接方便快捷地对池体底部沉砂积泥进行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备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尤其是一种接触消毒池结构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厂中,一般在污水处理的最后一个步骤时,需要采用接触消毒池进行消毒。现有的接触消毒池的结构,一般为包括一个池体,池体底部并列设置有多个隔水墙,隔水墙的一端依次交替地固定在池体相对的两侧壁上,隔水墙另一端与池体侧壁留有空隙,隔水墙使得池体形成多条并列相隔且首尾依次连通形成折流的流水渠,位于首端的 流水渠连通进水口,位于末端的流水渠连通出水口。这种现有结构的接触消毒池,采用隔水墙将池体分为多个流水渠,使得水流从池体内绕行折流通过,可以延长水流经过时间,提高消毒效果。但是隔水墙的设置,会使得水流速度减缓,容易在池体底部形成沉砂积泥,特别是在相邻的两个流水渠连通处,由于水流回旋会在足部地区形成回水,使得沉砂积泥更加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出水水质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池体底部沉砂积泥的问题,需要对池体定期停水后进行砂泥清理;清理时先停水,然后采用污水泵排空接触池,最后再通过人力下池进行清理,整个过程需要两天左右时间。这种现有的清理砂泥的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耗时长的缺陷,造成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中断,严重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快捷地对池体底部沉砂积泥进行处理的接触消毒池结构,能够使得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保持顺畅,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接触消毒池结构,包括池体,池体底部并列设置有多个隔水墙,隔水墙的一端依次交替地固定在池体相对的两侧壁上,隔水墙另一端与池体侧壁留有空隙,隔水墙使得池体形成多条并列相隔且首尾依次连通形成折流的流水渠,位于首端的流水渠连通进水口,位于末端的流水渠连通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条流水渠连通处中位于下游流水渠起始位置处设置有喷头结构,喷头结构的出水方向与位于下游的流水渠的水流方向一致,喷头结构与中水供水系统相连。本技术中,在池体内相邻的两条流水渠连通处位于下游流水渠起始位置处设置了喷头结构,喷头结构与中水供水系统相连,这样喷头结构能够利用中水供水系统产生的水压将中水喷出,进而将池体底部堆积的污泥冲掉,喷头结构位于相邻的两条流水渠连通处中容易产生回水的地方,冲刷效果非常良好,能够非常有效地避免污泥堆积。这样就无需停水清理,只需定期开启喷头结构进行冲刷即可。故能够方便快捷地对池底污泥进行处理,无需停水,不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转,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作为优化,所述喷头结构位于池体底部。能够提高冲刷效果。作为优化,所述喷头结构包括水平并列设置的多个喷头和一个能够同时控制五个喷头的开关阀。这样,能够提高冲刷效果且方便控制。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接触消毒池结构,无需停水,能够直接方便快捷地对池体底部沉砂积泥进行处理,使得整个处理过程中污水处理系统保持顺畅,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同时,本技术还具备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时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I所示(图中箭头表示水流方向),一种接触消毒池结构,包括池体1,池体I底部并列设置有多个隔水墙2,隔水墙2的一端依次交替地固定在池体相对的两侧壁上,隔水墙2另一端与池体侧壁留有空隙,隔水墙2使得池体形成多条并列相隔且首尾依次连通形成折流的流水渠,位于首端的流水渠连通进水口 3,位于末端的流水渠连通出水口 4,其中,在相邻的两条流水渠连通处中位于下游流水渠起始位置处设置有喷头结构5,喷头结构5的出水方向与位于下游的流水渠的水流方向一致,喷头结构5与中水供水系统6相连。所述喷头结构5位于池体I底部。所述喷头结构包括水平并列设置的多个喷头和一个能够同时控制五个喷头的开关阀7。其中所述的中水供水系统是指由中水水源处采用水泵进行供水的管路系统,中水水源一般采用中水回用房。一般污水处理厂内均具有中水供水系统,故如何设置属于现有技术,不在此详述。采用了本技术结构的接触消毒池,可以每月开启喷头结构冲洗一次,每次约两小时,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避免池底污泥堆积,本技术的实施,节约了大量的人工劳动,消除了作业人员清池的安全隐患,保证了出水水质达标,不影响厂区的生产运行。权利要求1.一种接触消毒池结构,包括池体,池体底部并列设置有多个隔水墙,隔水墙的一端依次交替地固定在池体相对的两侧壁上,隔水墙另一端与池体侧壁留有空隙,隔水墙使得池体形成多条并列相隔且首尾依次连通形成折流的流水渠,位于首端的流水渠连通进水口,位于末端的流水渠连通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条流水渠连通处中位于下游流水渠起始位置处设置有喷头结构,喷头结构的出水方向与位于下游的流水渠的水流方向一致,喷头结构与中水供水系统相连。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触消毒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结构位于池体底部。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接触消毒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结构包括水平并列设置的多个喷头和一个能够同时控制五个喷头的开关阀。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消毒池结构,包括池体,池体底部并列设置有多个隔水墙,隔水墙的一端依次交替地固定在池体相对的两侧壁上,隔水墙另一端与池体侧壁留有空隙,隔水墙使得池体形成多条并列相隔且首尾依次连通形成折流的流水渠,位于首端的流水渠连通进水口,位于末端的流水渠连通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条流水渠连通处中位于下游流水渠起始位置处设置有喷头结构,喷头结构的出水方向与位于下游的流水渠的水流方向一致,喷头结构与中水供水系统相连。本技术的接触消毒池结构,能够直接方便快捷地对池体底部沉砂积泥进行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同时,本技术还具备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的优点。文档编号C02F1/00GK202643352SQ20122034601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专利技术者罗斌 申请人:重庆市大足排水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触消毒池结构,包括池体,池体底部并列设置有多个隔水墙,隔水墙的一端依次交替地固定在池体相对的两侧壁上,隔水墙另一端与池体侧壁留有空隙,隔水墙使得池体形成多条并列相隔且首尾依次连通形成折流的流水渠,位于首端的流水渠连通进水口,位于末端的流水渠连通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条流水渠连通处中位于下游流水渠起始位置处设置有喷头结构,喷头结构的出水方向与位于下游的流水渠的水流方向一致,喷头结构与中水供水系统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大足排水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