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4551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它包括与外部三相电源相连的第一断路器QF1,所述第一断路器QF1的输出端与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相连,在第一断路器QF1和变压器T1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一变频支路、第二变频支路和第三变频支路;所述第一变频支路是由串联连接的第二断路器QF2、第一接触器KM1、第一变频器U1和第一水泵M1构成,所述第二变频支路是由串联连接的第三断路器QF3、第二接触器KM2、第二变频器U2和第二水泵M2构成,所述第三变频支路是由串联连接的第四断路器QF4、第三接触器KM3、第三变频器U3和第三水泵M3构成。本系统在恒压供水中可完成电机启停保护以及报警信号显示功能,同时还可以实现系统供水水压范围维持恒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PLC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供水系统的恒压控制,尤其是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属于给排水控制

技术介绍
以前的供水系统大多采用传统的塔式供水系统,这种高塔供水控制方式简单,操作合理,经济上的优势明显,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但是它存在以下缺点:基础建设投资较大、电机启动电流大、维护不方便等。在日常供水系统中,如果供水不稳定,容易造成设备损害,同时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如果在住宅区会影响住户的正常生活,工厂生产加工区也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运作等。而恒压供水则解决这些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因此随着供水技术的发展,大多数给水设备基本能达到恒压供水的目的。恒压供水的优势很明显,它能保证一天24小时供水恒压,具有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的优点。此类型的供水设备可根据用水流量而调整水泵转速,在保证恒压供水的同时还能实现节能的效果,也就是在用水低峰期的时候低频运行,在用水高峰期时高频运行,这种智能调节方式全凭PLC控制来进行“操作”,可以说它是给水系统的大脑。但是现目前的恒压供水系统中,在设计变频器时通常只能一个变频器与一个单一的抽油泵机组组合,几乎没有采用变频器来驱动多个泵机组运行的方式,因此造成投资成本很高。而且该控制系统和其他监控系统(如钡系统)和组态软件很难实现数据通信,且负载能力有限,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其范围将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的供水系统成本较高,而且负载能力有限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高可靠性,而且成本相对较低的基于PLC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基于PLC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部三相电源相连的第一断路器QF1,所述第一断路器QF1的输出端与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相连,在第一断路器QF1和变压器T1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一变频支路、第二变频支路和第三变频支路;所述第一变频支路是由串联连接的第二断路器QF2、第一接触器KM1、第一变频器U1和第一水泵M1构成,所述第二变频支路是由串联连接的第三断路器QF3、第二接触器KM2、第二变频器U2和第二水泵M2构成,所述第三变频支路是由串联连接的第四断路器QF4、第三接触器KM3、第三变频器U3和第三水泵M3构成;所述第二断路器QF2的输入端、第三断路器QF3的输入端和第四断路器QF4的输入端均并联连接在第一断路器QF1的输出端上,在第一变频器U1的STF引脚和第一变频器的SD引脚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继电器KA1,在第二变频器U2的STF引脚和第二变频器的SD引脚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继电器KA2,在第三变频器U2的STF引脚和第三变频器的SD引脚之间还连接有第三继电器KA3;所述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第一引脚与第五断路器QF5的一端相连,第五断路器QF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四继电器KA4的一端、开关电源U4的L引脚和保险丝FU1的一端,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第二引脚分别连接电磁阀YV1的一端、开关电源U4的N引脚和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N引脚,所述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型号为FX3U-32MT,第四继电器KA4的另一端与电磁阀YV1的另一端相连,保险丝FU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L引脚,所述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通讯接口通过通讯线与人机界面HM1的RS422接口相连,所述开关电源U4的PE引脚接地,开关电源U4的L+引脚与保险丝FU2相连后再分别连接保险丝FU3的一端、第四接触器KM4的一端、第五接触器KM5的一端、第六接触器KM6的一端、第五继电器KA5的一端、第六继电器KA6的一端、第七继电器KA7的一端、第八继电器KA8的一端、第一指示灯HL1的一端、第二指示灯HL2的一端、模拟量输入模块PLC2的24V引脚、压力传感器U5的L+引脚和模拟量输出模块PLC3的24V引脚,所述保险丝FU3的另一端连接到人机界面HM1的L+引脚,人机界面HM1的PE引脚接地;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PLC2的型号为FX3U-4AD,所述模拟量输出模块PLC3的型号为FX3U-4DA;所述开关电源U4的M引脚分别连接人机界面HM1的M引脚、保险丝FU4的一端、保险丝FU5的一端、保险丝FU6的一端、保险丝FU7的一端、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0V引脚、启动按钮SB1的一端、停止按钮SB2的一端、急停按钮SB3的一端、第一开关K1的一端、第二开关K2的一端、第三开关K3的一端、第五开关K5的一端、模拟量输入模块PLC2的0V引脚、压力传感器U5的M引脚和模拟量输出模块PLC3的0V引脚;所述保险丝FU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COM1引脚,保险丝FU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COM2引脚,保险丝FU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COM3引脚,保险丝FU7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COM4引脚,第四接触器KM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0引脚,第五接触器KM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1引脚,第六接触器KM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2引脚,第五继电器KA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3引脚,第六继电器KA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4引脚,第七继电器KA7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5引脚,第八继电器KA8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6引脚,第一指示灯HL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7引脚,第二指示灯HL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8引脚,所述启动按钮SB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X0引脚,停止按钮SB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X1引脚,急停按钮SB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X2引脚,第一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X3引脚,第二开关K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X4引脚,第三开关K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X5引脚,第一开关K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X6引脚,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PE引脚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U5的COM引脚连接模拟量输入模块PLC2的VI-引脚,压力传感器U5的V+引脚分别连接模拟量输入模块PLC2的V+引脚和模拟量输入模块PLC2I+引脚,所述模拟量输出模块PLC3上CH1通道的I+引脚连接第一变频器U1的4+引脚,模拟量输出模块PLC3上CH1通道的VI-引脚连接第一变频器U1的5-引脚,所述模拟量输出模块PLC3上CH2通道的I+引脚连接第二变频器U2的4+引脚,模拟量输出模块PLC3上CH2通道的VI-引脚连接第二变频器U2的5-引脚,所述模拟量输出模块PLC3上CH3通道的I+引脚连接第三变频器U3的4+引脚,模拟量输出模块PLC3上CH3通道的VI-引脚连接第三变频器U3的5-引脚;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PLC2的PE引脚和模拟量输出模块PLC3的PE引脚均接地。本技术中,所述接触器与变频器的接线,以及变频器与水泵的接线,都是属于本领域人员公知的常识,因此在本文中并未对上述现有技术作详细描述,但是,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PLC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部三相电源相连的第一断路器QF1,所述第一断路器QF1的输出端与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相连,在第一断路器QF1和变压器T1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一变频支路、第二变频支路和第三变频支路;所述第一变频支路是由串联连接的第二断路器QF2、第一接触器KM1、第一变频器U1和第一水泵M1构成,所述第二变频支路是由串联连接的第三断路器QF3、第二接触器KM2、第二变频器U2和第二水泵M2构成,所述第三变频支路是由串联连接的第四断路器QF4、第三接触器KM3、第三变频器U3和第三水泵M3构成;所述第二断路器QF2的输入端、第三断路器QF3的输入端和第四断路器QF4的输入端均并联连接在第一断路器QF1的输出端上,在第一变频器U1的STF引脚和第一变频器的SD引脚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继电器KA1,在第二变频器U2的STF引脚和第二变频器的SD引脚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继电器KA2,在第三变频器U2的STF引脚和第三变频器的SD引脚之间还连接有第三继电器KA3;所述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第一引脚与第五断路器QF5的一端相连,第五断路器QF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四继电器KA4的一端、开关电源U4的L引脚和保险丝FU1的一端,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第二引脚分别连接电磁阀YV1的一端、开关电源U4的N引脚和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N引脚,所述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型号为FX3U-32MT,第四继电器KA4的另一端与电磁阀YV1的另一端相连,保险丝FU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L引脚,所述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通讯接口通过通讯线与人机界面HM1的RS422接口相连,所述开关电源U4的PE引脚接地,开关电源U4的L+引脚与保险丝FU2相连后再分别连接保险丝FU3的一端、第四接触器KM4的一端、第五接触器KM5的一端、第六接触器KM6的一端、第五继电器KA5的一端、第六继电器KA6的一端、第七继电器KA7的一端、第八继电器KA8的一端、第一指示灯HL1的一端、第二指示灯HL2的一端、模拟量输入模块PLC2的24V引脚、压力传感器U5的L+引脚和模拟量输出模块PLC3的24V引脚,所述保险丝FU3的另一端连接到人机界面HM1的L+引脚,人机界面HM1的PE引脚接地;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PLC2的型号为FX3U-4AD,所述模拟量输出模块PLC3的型号为FX3U-4DA;所述开关电源U4的M引脚分别连接人机界面HM1的M引脚、保险丝FU4的一端、保险丝FU5的一端、保险丝FU6的一端、保险丝FU7的一端、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0V引脚、启动按钮SB1的一端、停止按钮SB2的一端、急停按钮SB3的一端、第一开关K1的一端、第二开关K2的一端、第三开关K3的一端、第五开关K5的一端、模拟量输入模块PLC2的0V引脚、压力传感器U5的M引脚和模拟量输出模块PLC3的0V引脚;所述保险丝FU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COM1引脚,保险丝FU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COM2引脚,保险丝FU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COM3引脚,保险丝FU7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COM4引脚,第四接触器KM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0引脚,第五接触器KM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1引脚,第六接触器KM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2引脚,第五继电器KA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3引脚,第六继电器KA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4引脚,第七继电器KA7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5引脚,第八继电器KA8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6引脚,第一指示灯HL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7引脚,第二指示灯HL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Y8引脚,所述启动按钮SB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X0引脚,停止按钮SB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X1引脚,急停按钮SB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X2引脚,第一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X3引脚,第二开关K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X4引脚,第三开关K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X5引脚,第一开关K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X6引脚,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PE引脚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U5的COM引脚连接模拟量输入模块PLC2的VI-引脚,压力传感器U5的V+引脚分别连接模拟量输入模块PLC2的V+引脚和模拟量输入模块PLC2I+引脚,所述模拟量输出模块PLC3上CH1通道的I+引脚连接第一变频器U1的4+引脚,模拟量输出模块PLC3上CH1通道的VI-引脚连接第一变频器U1的5...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PLC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部三相电源相连的第一断路器QF1,所述第一断路器QF1的输出端与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相连,在第一断路器QF1和变压器T1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一变频支路、第二变频支路和第三变频支路;所述第一变频支路是由串联连接的第二断路器QF2、第一接触器KM1、第一变频器U1和第一水泵M1构成,所述第二变频支路是由串联连接的第三断路器QF3、第二接触器KM2、第二变频器U2和第二水泵M2构成,所述第三变频支路是由串联连接的第四断路器QF4、第三接触器KM3、第三变频器U3和第三水泵M3构成;所述第二断路器QF2的输入端、第三断路器QF3的输入端和第四断路器QF4的输入端均并联连接在第一断路器QF1的输出端上,在第一变频器U1的STF引脚和第一变频器的SD引脚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继电器KA1,在第二变频器U2的STF引脚和第二变频器的SD引脚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继电器KA2,在第三变频器U2的STF引脚和第三变频器的SD引脚之间还连接有第三继电器KA3;所述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第一引脚与第五断路器QF5的一端相连,第五断路器QF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四继电器KA4的一端、开关电源U4的L引脚和保险丝FU1的一端,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第二引脚分别连接电磁阀YV1的一端、开关电源U4的N引脚和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N引脚,所述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型号为FX3U-32MT,第四继电器KA4的另一端与电磁阀YV1的另一端相连,保险丝FU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L引脚,所述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通讯接口通过通讯线与人机界面HM1的RS422接口相连,所述开关电源U4的PE引脚接地,开关电源U4的L+引脚与保险丝FU2相连后再分别连接保险丝FU3的一端、第四接触器KM4的一端、第五接触器KM5的一端、第六接触器KM6的一端、第五继电器KA5的一端、第六继电器KA6的一端、第七继电器KA7的一端、第八继电器KA8的一端、第一指示灯HL1的一端、第二指示灯HL2的一端、模拟量输入模块PLC2的24V引脚、压力传感器U5的L+引脚和模拟量输出模块PLC3的24V引脚,所述保险丝FU3的另一端连接到人机界面HM1的L+引脚,人机界面HM1的PE引脚接地;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PLC2的型号为FX3U-4AD,所述模拟量输出模块PLC3的型号为FX3U-4DA;所述开关电源U4的M引脚分别连接人机界面HM1的M引脚、保险丝FU4的一端、保险丝FU5的一端、保险丝FU6的一端、保险丝FU7的一端、第一逻辑控制器PLC1的0V引脚、启动按钮SB1的一端、停止按钮SB2的一端、急停按钮SB3的一端、第一开关K1的一端、第二开关K2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盅任段伟姚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大足排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