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叶片自动铆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464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鼓叶片自动铆合机,包括机架、中管、中管压合上下模、叶片振动盘、中管振动盘及叶片顶件器,叶片振动盘通过叶片滑道与机架相连,中管振动盘通过中管滑道与中管压合下模相连,叶片顶件器将叶片固定在机架上的叶片定位模上,中管压合上下模通过气压缸控制,两叶片定位模外侧各设一油压缸,叶片顶件器两侧设有小牙轮,使用时,将叶片和中管分别置于叶片振动盘和中管振动盘中,叶片通过叶片滑道进入叶片顶件器两侧,中管通过中管滑道进入中管压合下模处,通过叶片顶件器将叶片定位,随后将中管定位,油压缸向中间运动,进行铆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采用自动化操作,可减少工程,降低成本,精简人力,提高品质及产品稳定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配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自行车花鼓叶片的 自动铆合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自行车的地位近来逐渐提升,已从最早的代步工具进步 至休闲、运动工具,其对于品质的要求非常高,而现有的自行车花鼓叶 片的铆合因叶片孔数及两边叶片须错孔,必须以手将叶片置于定位模具中,采用手动操作的方式,其是将叶片置于现有铆合机的B、 C槽内, 将中管置于中管压合下模上,左右手同时按下开关,中管与叶片开始铆 合,这种操作模式,其工程繁多,受限因叶片孔数,无法自动定位,必须 采用人力操作,成本高,极易发生工伤,且品质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鼓叶片的自动铆合机,其可克服 现有铆合机的缺陷,可减少工程,降低成本,精简人力,提高品质及产 品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如下一种花鼓叶片自动铆合机,其包括机架及中管压合上下模,其中 其还包括叶片振动盘、中管振动盘及叶片顶件器,叶片振动盘通过叶片 滑道与机架相连,中管振动盘通过中管滑道与中管压合下模相连,叶片 顶件器将叶片固定在机架上的叶片定位模上,中管压合上下模通过动力 装置控制,两叶片定位模外侧各设一动力装置。上迷的叶片顶件器由感应器及电磁阀控制。上述的叶片顶件器两侧设有小牙轮。上述的铆合机还包括一滑道,叶片通过其滚入收料框。 上述控制中管压合上下模的动力装置可以为电机、气压缸或油压 缸,优选气压缸。上述设在叶处定位模外侧的动力装置,其优选油压缸。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将叶片和中管分别置于叶片振动盘和中 管振动盘中,叶片振动盘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机器的两侧对称设置,叶 片通过叶片滑道进入叶片顶件器两侧,中管通过中管滑道进入中管压合 下模处,通过感应器和电磁阀控制叶片顶件器向前运动到指定位置后,叶片顶件器两边的小牙轮向两边伸出并旋转2-3次,将叶片固定在两 边的叶片定位模上后,叶片顶件器后退,随后,通过气压缸,使中管压 合下模上升,压合上模下降,上下模压合将中管定位后,感应器控制叶 片定位模一侧的油压缸向中间运动,进行铆合,铆合完成后,两边油缸 后退,中管压合上下模复位,铆合好的花鼓随中管压合下模下降后自动 通过滑道滚入收料框;与习用的手工操作相比,本技术专利申请的 铆合机及铆合方法,均是采用自动化操作,可减少工程,降低成本,精 简人力,提高品质及产品稳定性。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花鼓叶片自动铆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顶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中管压合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中管压合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叶片振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叶片定位模及油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中管振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机架l,中管压合上模3,中管压合下模4,叶片振动盘5,叶片滑 道51,中管振动盘6,中管滑道61,叶片顶件器7,小牙轮71,叶 片定位模8,油压缸9,气压缸IO,铆合针81。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l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花鼓叶片的自动铆合机,包括包括机架l、中管压合上下模3、 4、叶片振动盘5、中管振动盘6及 叶片顶件器7,其中配合图3、 4所示,中管压合上下模3、 4位于机架1中心的上下两 侧,配合图5所示,叶片振动盘5对称设置在机架两侧,其通过叶片滑 道51与机架1的相连,配合图7所示,中管振动盘6通过中管滑道61 与中管压合下模4相连,叶片顶件器7也位于机架1上,其可通过感应 器及电》兹阀控制(图中未示出),配合图2所示,叶片顶件器7两侧设 有小牙轮71。另外,在机架l中心两侧,各设有一叶片定位模8,参阅图6所示, 两叶片定位模8的外侧各设有一油压缸9,内侧设有铆合针81 。使用时,先将叶片放入机架1两侧的叶片振动盘5中,然后通过叶 片滑道51,将叶片滑到机架1上的叶片顶件器7两侧,然后再将中管放 置到中管振动盘6中,然后通过中管滑道61,滑到设有机架1上的中管 压合下模4处,接着,通过感应器及电磁阀控制,叶片顶件器7向前运 动到指定位置后,其两侧的小牙轮71向两边伸出并旋转2到3次,将 叶片固定到两边的叶片定位模8上后,叶片顶件器7后退,在中管压合 模两側的气压缸10的控制下,中管压合下模4上升,中管压合上模3 下降,通过上下压合模将中管定位,感应器控制叶片定位模8—侧的油 压缸9向中间运动,将叶片和中管铆接在一起;铆合完成后,两边的油 缸后退,铆接后,将其通过滑道滑出机器,滑入收料框内。虽然通过这其中一实施例描绘了本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知道,本技术的表面样式和尺寸大小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 技术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 技术的精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鼓叶片自动铆合机,其包括机架及中管压合上下模,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叶片振动盘、中管振动盘及叶片顶件器,叶片振动盘通过叶片滑道与机架相连,中管振动盘通过中管滑道与中管压合下模相连,叶片顶件器将叶片固定在机架上的叶片定位模上,中管压合上下模通过动力装置控制,两叶片定位模外侧各设一动力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鼓叶片自动铆合机,其包括机架及中管压合上下模,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叶片振动盘、中管振动盘及叶片顶件器,叶片振动盘通过叶片滑道与机架相连,中管振动盘通过中管滑道与中管压合下模相连,叶片顶件器将叶片固定在机架上的叶片定位模上,中管压合上下模通过动力装置控制,两叶片定位模外侧各设一动力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鼓叶片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叶片顶件器由感应器及电磁阀控制。3、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久钰车料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