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分类垃圾筒,该垃圾筒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顶缘凸起或凹入以形成至少两个挂附部,任意两个挂附部的内表面/外表面和位于这两个挂附部之间的筒体顶缘组合构成垃圾袋袋口的安装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源头上保证了垃圾的有效分类,有利于我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也保护了环境卫生,同时本结构既可用大口径垃圾袋装放垃圾,也可用小口径塑料袋做垃圾袋使用,灵活使用,节省材料,符合国家提倡环保的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活垃圾回收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分类垃圾筒。
技术介绍
为实现垃圾回收利用,目前公共区域和小区物业内的垃圾箱多为带分类功能的环保垃圾分类箱。而目前市场上所提供的家庭或者办公场所用垃圾筒(或纸篓)通常采用塑胶制成,多呈倒置的圆台状,且开ロ直径一般在160-240mm之间,通常的使用方式为将环保回收袋或者塑料垃圾袋简单套在筒内使用。同时,为而市售的垃圾筒并不具备垃圾分类功能,只能将整袋垃圾投入垃圾分类箱内,使得垃圾在源头就没有得到有效的区分,导致环保分类垃圾箱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垃圾分类作用,不利于环境保护,也増加了环保部门的处理成本。另外,现有技术中还存在ー类适用于家庭(或办公场所)的分隔式分类垃圾筒,其通过在垃圾筒内固定隔板将筒内容室分隔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単独的容室,虽可使垃圾分类,但是这样每ー类的可使用容积大大减小,并不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单一功能垃圾筒所存在的问题,提出ー种环保分类垃圾筒结构。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环保分类垃圾筒结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环保分类垃圾筒,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顶缘凸起或凹入以形成至少两个挂附部,任意两个挂附部的内表面/外表面和位于这两个挂附部之间的筒体顶缘组合构成垃圾袋袋ロ的安装表面。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挂附部为凹设在所述筒体顶缘的缺ロ,所述缺ロ的侧壁形成局部的所述安装表面;或者,所述挂附部为凸设在所述筒体顶缘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外表面形成局部的所述安装表面。在本技术的进ー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缺ロ底端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卡缝,所述卡缝形成局部的所述安装表面。在本技术的进ー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挂附部的数量为两个。在本技术的进ー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内竖直的可拆卸式设置有ー隔板,且所述隔板与所述筒体侧壁的接合处位于所述两个挂附部的正下方。在本技术的进ー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于所述挂附部的正下方由上至下设置有ー凹槽部,所述隔板的侧缘嵌装在所述凹槽部。在本技术的进ー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垃圾筒还包括两个条形槽状的压条,所述筒体顶缘嵌合于所述两个压条的槽内,且所述挂附部位于所述两个压条的端部之间。在本技术的进ー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为软质平板,所述筒体外壁上或者所述压条上设置固定所述隔板的固定部,使隔板曲成弧面贴合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外壁上。在本技术的进ー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挂附部将所述筒体顶缘分割为长度大致相同的两段。在本技术的进ー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垃圾筒的外形选自长方体、正方体、梯形体、圆柱体、直棱柱体、棱台体、球台体、圆台体、椭圆体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形成的组合形状,以及上述立体单元经切割而成的立体几何图形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形成的组合形状。以上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出了ー种新型多功能的环保分类垃圾筒的设计,实现了一筒两用的功能I、既可以作単一垃圾筒投入一个垃圾袋使用,又可以利用隔板和边框,投入两个垃圾袋,在扔垃圾时即可根据相应标志分类丢弃。2、隔板可以保证在两个垃圾袋同时使用时,不会由于袋内垃圾容量太多而拿不出来或者拿出来时导致垃圾袋破损当做分类垃圾筒使用吋,每ー边容量并不会太小,并且分类标识清楚易见。3、作単一垃圾筒使用时,与正常垃圾筒容量并无明显区别,如果只有小型塑料袋套不进整个筒ロ时,可以套在任意一边的分类隔筒上,以适应小型垃圾袋的使用。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源头上保证了垃圾的有效分类,有利于我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也保护了环境卫生,即可用大口径垃圾袋装放垃圾,也可用小口径塑料袋做垃圾袋使用,灵活使用,节省材料,符合国家提倡环保的要求。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技术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I垃圾筒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I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I垃圾筒的正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I垃圾筒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I垃圾筒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垃圾筒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垃圾筒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4垃圾筒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5垃圾筒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9所示,标号分别表示筒体I、弧形切面11、缺ロ 111、卡缝112、凹槽部113、侧壁12、底壁13、凹槽131、凹入部14、狭缝15、压板2、隔板3。实施例I :參见图1-5,本实施例I所提出的一种环保分类垃圾筒,主要由筒体I、隔板3和两个压条2构成。其中和常规的垃圾筒形状相似,筒体I大致呈倒置的圆台体状,在筒体I的筒壁上对称分布两个弧形切面11 (见附图),弧形切面11截面呈劣弧状,并将筒体I的筒壁分割为两个部分,为便于描述,以下将每一部分均称之以侧壁12,侧壁12 断面呈近似的半圆弧状。在两个弧形切面11的顶缘中心处分别凹入形成长方形的缺ロ 111,且在此缺ロ111底端两侧各形成ー卡缝112,卡缝112边缘形成倒角。同时,于缺ロ 111的正下方、每ー弧形切面11的内侧由上至下设置有一凹槽部113。另外,筒体I的底壁13上还形成有开ロ向上的凹槽131,此凹槽131两端分别和两个凹槽部113相接。隔板3为ー个梯形的软性塑胶片,其两个侧缘(腰)嵌装在所述凹槽部113内,底缘(上底)嵌装在所述凹槽131内作为活动隔板,隔板3的高度只到筒高的一半,方便形状不规则的垃圾装入。压条2外形与侧壁12顶缘的形状配合,呈圆弧形。压条2的断面形状为开ロ向下的槽状,且其槽的宽度和侧壁12的厚度配合。每一部分的侧壁12的顶缘嵌合在一个压条2的槽内,使两个缺ロ 111分别位于这两个压条2的端部之间。在使用时,可以将垃圾袋的袋ロ翻转套装在侧壁12的顶缘,并将压条2扣在侧壁12的顶缘上,将垃圾袋压紧固定。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施例I中垃圾筒在不需要垃圾分类功能时,可以抽出隔板3放置単一垃圾袋,以作为常规的垃圾筒使用。隔板3选择软质材料制成的目的是,在抽出隔板3后,可以将隔板3曲成弧面依附在筒体I外壁外,方便拿取、节省空间并且防止隔板3丢失。为实现此目的,压条2的底板还另外形成有固定隔板3的凹槽,通过将隔板3嵌入此凹槽内使其挂在压条2下,井随压条2的弯曲形状弯曲,由此实现隔板3的固定。当然,也可以通过在筒体I外壁设置固定孔或者固定槽等方式对于隔板3进行固定。当需要垃圾分类功能吋,插入隔板至筒底凹槽即可。在需要使用分类功能时,也可以将隔板3沿凹槽部113插入垃圾筒内固定定位,由此垃圾筒内的容室被分隔为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容室内均可装入一个垃圾袋。此时,缺ロ 111、卡缝112以及侧壁12的顶缘形成垃圾袋袋ロ的安装表面,具体的说,垃圾袋袋ロー部分翻转套在侧壁12的顶缘上,并通过压条2压紧固定;另一部分形成在隔板3上方,而这两部分的交接处插入缺ロ 111内并挂在卡缝112中,卡缝112倒角的设计可以防止划伤垃圾袋。在使用较小塑料袋吋,不至于因垃圾太重而使垃圾袋掉下去,缺ロ 111和卡缝113采用滑块开模一次成型。此外,弧形切面11除起到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分类垃圾筒,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顶缘凸起或凹入以形成至少两个挂附部,任意两个挂附部的内表面/外表面和位于这两个挂附部之间的筒体顶缘组合构成垃圾袋袋口的安装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王凯敏,
申请(专利权)人:陈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