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锐器尖端保护及固定装置,为一长方形薄板,薄板上形成有垂直于薄板长度方向的折叠线,折叠线将薄板分为右固定部和左固定部,右固定部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夹缝,左固定部上设置有一个固定夹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次性锐器尖端保护及固定装置,能够适用于大量不同类型的手术器械,使用非常方便。制作过程简便,且成本低;在减少或避免对外包装刺破、保护套脱落、锐器轴节闭合、灭菌过程中湿包等问题的发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达到不增加包装成本,方便包装人员操作,不易脱落。这些尖端保护固定装置的光滑平整,实用美观,而为一次性产品,不用顾及使用后的再次清洁处理的麻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器械的包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锐器尖端保护及固定装置。技术背景 在供应室中,锐利器械使用清洗后通常用纸塑包装消毒备用,但常发生包装袋被戳破、器械尖端受损、器械被污染和扎伤工作人员手的现象。对此,供应室常规使用纱布包裹或乳胶管等方法对锐利器械的尖端进行保护,以避免器械在消毒、转运过程中因碰撞导致尖端受损。但纱布包裹的效果不佳,且存在纱布易受微粒污染、浪费纱布等弊端,而乳胶管套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一次性锐器尖端保护及固定装置。本技术所采取的第一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一次性锐器尖端保护及固定装置,为一长方形薄板,薄板上形成有垂直于薄板长度方向的折叠线,折叠线将薄板分为右固定部和左固定部,右固定部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夹缝,左固定部上设置有一个固定夹缝。右固定部上的第一固定夹缝和第二固定夹缝均由三条直缝隙线构成,三条缝隙线中任意两条缝隙线的夹角均为120° ;左固定部上的第三固定夹缝也由三条缝隙线构成,三条缝隙线中任意两条缝隙线的夹角均为120°。所述的第一固定夹缝和第二固定夹缝左右排列地设置在右固定部上,第一固定夹缝、第二固定夹缝和第三固定夹缝均有一条缝隙线平行于薄板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第一固定夹缝和第二固定夹缝的另两条缝隙线设置在水平缝隙线的右侧,第三固定夹缝的另两条缝隙线设置在水平缝隙线的左侧。所述的右固定部的面积为整个薄板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固定部的面积为整个薄板面积的三分之一。本技术所采取的第二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一次性锐器尖端保护及固定装置,为一长方形薄板,薄板上形成有垂直于薄板长度方向的折叠线,折叠线将薄板分为右固定部和左固定部,右固定部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夹缝,左固定部上设置有一个固定夹缝。 所述的右固定部上的第一固定夹缝和第二固定夹缝均由三条缝隙线构成,三条缝隙线中任意两条缝隙线的夹角均为120° ;左固定部上的第四固定夹缝包括两条具有一定夹角的长直缝和两条分别垂直于临近的长直缝的短直缝。所述的第一固定夹缝和第二固定夹缝左右排列地设置在右固定部上,第一固定夹缝和第二固定夹缝中均有一条缝隙线平行于薄板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另两条缝隙线设置在水平缝隙线的右侧。所述的第四固定夹缝的两短直缝设置在两长直缝的内侧,两条长直缝接近的一端不相交,两条短直缝接近的一端也不相交。两条长直缝接近一端的间距为O. 6cm。所述的右固定部的面积为整个薄板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固定部的面积为整个薄板面积的三分之一。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一次性锐器尖端保护及固定装置是在分析了已有各种锐器保护方法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经多次改进研制而成,能够适用于大量不同类型的手术器械,使用非常方便。制作过程简便,且成本低;在减少或避免对外包装刺破、保护套脱落、锐器轴节闭合、灭菌过程中湿包等问题的发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达到不增加包装成本,方便包 装人员操作,不易脱落。这些尖端保护固定装置的光滑平整,实用美观,而为一次性产品,不用顾及使用后的再次清洁处理的麻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次性锐器尖端保护及固定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次性锐器尖端保护及固定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其中I右固定部2左固定部3折叠线4第一固定夹缝5第二固定夹缝6第三固定夹缝7第四固定夹缝8长直缝9短直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一次性锐器尖端保护及固定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次性锐器尖端保护及固定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具体方案为该一次性锐器尖端保护及固定装置为一长方形薄板,薄板可用具有一定硬度的纸板或具有一定柔韧性的软塑料板剪裁而成,长为16cm,宽为5cm。薄板上形成有垂直于薄板长度方向的折叠线3,折叠线3将薄板分为右固定部I和左固定部2,右固定部I的面积为整个薄板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固定部2的面积为整个薄板面积的三分之一。右固定部I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夹缝,左固定部上2设置有一个固定夹缝。右固定部I上的第一固定夹缝4和第二固定夹缝5均由三条直缝隙线构成,三条缝隙线的长度均为I. 8cm,三条缝隙线中任意两条缝隙线的夹角均为120°。左固定部2上的第三固定夹缝6也由三条缝隙线构成,三条缝隙线中任意两条缝隙线的夹角均为120°。第一固定夹缝4和第二固定夹缝5左右排列地设置在右固定部上,第一固定夹缝、第二固定夹缝和第三固定夹缝均有一条缝隙线平行于薄板长度方向水平设置,该水平缝隙线位于薄板宽度的中轴线上。第一固定夹缝4和第二固定夹缝5的另两条缝隙线设置在水平缝隙线的右侧,第三固定夹缝6的另两条缝隙线设置在水平缝隙线的左侧。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如图3所示,第一实施例适用于固定无轴节类锐利器械,如穿刺针、克氏针等。针头部分通过第一固定夹缝4从固定装置右固定部I的前侧穿至右固定部的后侧,再通过第二固定夹缝5从固定装置右固定部的后侧穿至右固定部的前侧。左固定部2沿折叠线3向上弯折,弯折后第三固定夹缝6的方向便与第一固定夹缝4和第二固定夹缝5 —致。针头前端的尖端部分通过第三固定夹缝6穿至左固定部的前侧,从而将该锐利器械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不易脱落,对锐器的尖端进行保护,避免了由于器械的尖锐部分不固定而在物品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碰撞折损,又能防止锐器的尖端刺破工作人员的手,增强了操作安全性。图2是本技术的一次性锐器尖端保护及固定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该一次性锐器尖端保护及固定装置为一长方形薄板,薄板可用具有一定硬度的纸板或具有一定柔韧性的软塑料板剪裁而成,长为16cm,宽为5cm。薄板上形成有垂直于薄板长度方向的折叠线3,折叠线3将薄板分为右固定部I和左固定部2,右固定部I的面积为整个薄板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固定部2的面积为整个薄板面积的三分之一。右固定部I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夹缝,左固定部2上设置有一个固定夹缝。右固定部I上的第一固定夹缝4和第二固定夹缝5均由三条缝隙线构成,三条缝隙线的长度均为I. 8cm,三条缝隙线中任意两条缝隙线的夹角均为120°。第一固定夹缝4和第二固定夹缝5左右排列地设置在右固定部I上,第一固定夹缝4和第二固定夹缝5中均有一条缝隙线平行于薄板长度方向水平设置,该水平缝隙线位于薄板宽度的中轴线上,另两条缝隙线设置在水平缝隙线的右侧。左固定部2上的第四固定夹缝7包括两条具有一定夹角的长直缝8和两条分别垂直于临近的长直缝8的短直缝9。两条长直缝8长I. 5cm,对称设置于薄板宽度中轴线的两侦牝其右端相接近,相接近的一端不相交,其间距为O. 6cm。第四固定夹缝7的两短直缝9长O.8cm,设置在两长直缝8的内侧,两条短直缝的左端相接近,相接近的一端也不相交,其间距为O. 6cm。第二实施例适用于固定有轴节类锐利器械,如组织剪刀、镊子等。锐利器械的前端通过第一固定夹缝4从固定装置右固定部I的前侧穿至右固定部的后侧,再通过第二固定夹缝5从固定装置右固定部的后侧穿至右固定部的前侧。左固定部2沿折叠线3向上弯折,锐利器械的两个尖端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锐器尖端保护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尖端保护及固定装置为一长方形薄板,薄板上形成有垂直于薄板长度方向的折叠线(3),折叠线(3)将薄板分为右固定部(1)和左固定部(2),右固定部(1)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夹缝,左固定部(2)上设置有一个固定夹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桂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康诺鑫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