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彼特专利>正文

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3686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包装盒,其包括内盖、开口孔、封盖和底盒,所述开口孔位于所述内盖上,内盖边缘与所述底盒边缘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盒与所述内盖之间形成可容纳产品的容纳腔,所述封盖与所述开口孔可启闭密封连接,所述开口孔与所述封盖连接处设置第一密封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包装盒密封效果好、使产品能够长期保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盒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承纳物品的包装盒,其中一些包装盒包括内盖和底盒,内盖连接在底盒上,呈颗粒状或片粒状的食品、药品等广品放在底盒和内盖之间的空间内,封盖扣合在内盖上的开口孔上时防止产品从该空间出来而封盖脱离开口孔时产品从该空间出来。但是这种包装盒的缺陷是密封不严,潮气会进入包装盒的底盒和内盖的空间内,使得产品受潮,在运输或长时间存储的过程中产品容易受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使产品能够长期保鲜的包装盒。本技术的包装盒,包括内盖、开口孔、封盖和底盒,所述开口孔位于所述内盖上,内盖边缘与所述底盒边缘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盒与所述内盖之间形成可容纳产品的容纳腔,所述封盖与所述开口孔可启闭密封连接,所述开口孔与所述封盖连接处设置第一密封单元。本技术的包装盒,还可以是或者所述第一密封单元可拆卸连接或固定于所述开口孔边缘,或者所述第一密封单元可拆卸连接或固定于所述封盖上。所述底盒上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位于所述内盖的上方和外部,所述封盖或者与所述内盖连接或者与所述内盖一体成形或者设置于所述上盖上。所述封盖与所述内盖之间通过折弯片连接,所述折弯片的一端与所述封盖固定,所述折弯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盖固定。所述封盖包括顶部平面和与所述顶部平面一体成形的向下凹进的台阶面,或者所述封盖包括顶部平面和与所述顶部平面一体成形的向下延伸的凸圈,所述第一密封单元设置于所述台阶面外壁或凸圈外壁与所述开口孔边缘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单元为密封圈或者是至少两个密封块组成的密封装置。所述封盖上设置伸出所述封盖的拉扯片体。所述内盖上设置有凹陷,所述开口孔位于所述凹陷的底面上。所述内盖边缘与所述底盒边缘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内盖边缘与所述底盒边缘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单元。本技术的包装盒,由于其包括内盖、开口孔、封盖和底盒,所述开口孔位于所述内盖上,内盖边缘与所述底盒边缘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盒与所述内盖之间形成可容纳产品的容纳腔,所述封盖与所述开口孔可启闭密封连接,所述开口孔与所述封盖连接处设置第一密封单元。使用时,开启封盖,从开口孔内倒出产品,然后盖上封盖,封盖与开口孔之间的第一密封单元将开口孔处完全密封,湿气或其他污染空气将不会从开口孔边缘进入容纳腔内使得产品受潮。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密封效果更好,使得产品可长期保鲜。附图说明 图I是根据本技术的包装盒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内盖装配在底盒上的结构示意图。I…上盖2…底盒 3…内盖 4…开口孔5…封盖6…第一密封单元7…第二密封单元31…卡接部 32…凹陷51…台阶面 52…折弯片53…拉扯片体 511…凸圈512…顶部平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的图I和图2对本技术的包装盒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包装盒,如图I和图2所示,包括内盖3、开口孔4、封盖5和底盒2,所述开口孔4位于所述内盖3上,内盖3边缘与所述底盒2边缘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盒2与所述内盖3之间形成可容纳产品的容纳腔,所述封盖5与所述开口孔4可启闭密封连接,所述开口孔4与所述封盖5连接处设置第一密封单元6。使用时,开启封盖5,从开口孔4内倒出产品,然后盖上封盖5,即封闭开口孔4,封盖5与开口孔4之间的第一密封单元6将开口孔4处完全密封,湿气或其他污染空气将不会从开口孔4边缘进入容纳腔内使得产品受潮或者被灰尘等污染。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密封效果更好,使得产品可长期保鲜。第一密封单元6与内盖3和封盖5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密封单元6可以为弹性材料制成,可以是软材料制成,第一密封单元6可以是密封软胶、密封树脂、密封橡胶等材料制成。而内盖3和封盖5可以是非弹性材料或者是硬性材料制成,例如如塑料制成。这样软材料的第一密封单元6与硬材料的内盖3和封盖5之间接触面为弹性挤紧式的接触,保证湿气和灰尘等不能进入,保证密封效果。开口孔4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四边形、菱形或者是椭圆形等各种形状,封盖5的形状可以与开口孔4相同,也可以不同,封盖5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四边形、菱形或者是椭圆形等各种形状,第一密封单元6与所述封盖5接触位置的形状与封盖5形状对应,所述第一封闭单元与所述开口孔4接触位置的形状与卡口孔形状对应。本技术的包装盒,请参考图I和图2,在前面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或者所述第一密封单元6可拆卸连接或固定于所述开口孔4边缘,或者所述第一密封单元6可拆卸连接或固定于所述封盖5上。即第一密封单元6既可以设置在开口孔4上,也可以设置在封盖5上。而且既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固定连接方式,可拆卸的方式方便更换或重复使用,而固定连接方式的优点是连接牢固,不会掉落下来,保证密封效果。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盒2上连接有上盖1,所述上盖I位于所述内盖3的上方和外部,所述封盖5或者与所述内盖3连接或者与所述内盖3 —体成形或者设置于所述上盖I上。上盖I的作用是进一步保证保鲜效果,而且保证产品不会被挤压。具体的封盖5可以与内盖3连接,即需要封闭开口孔4的时候,封盖5扣合在开口孔4上即可实现与内盖3连接。或者是在封盖5与内盖3 —体成形,即封盖5的边缘设置连接带与内盖3连接,连接带、封盖5和内盖3 —体成形,但是封盖5还是可以扣合封闭或者打开开启出口孔。另外,封盖5还可以设置在上盖I上,即出口孔设置在内盖3的相应位置处,而封盖5顶端固定在上盖I上,或者与上盖I 一体成形,使用时需要取出产品时,只需要打开上盖1,上盖I带动封盖5从开口孔4处脱离,露出开口孔4,取出产品之后再将上盖I扣合,带动封盖5扣合在开口孔4处,进而使得第二密封单元7挤紧在封盖5与开口孔4之间,保证密封效果。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封盖5与所述内盖3之间通过折弯片52连接,所述折弯片52的一端与所述封盖5固定,所述折弯片52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盖3固定。这里的折弯片52就是连接内盖3与封盖5的连接片, 可以是折弯片52与内盖3和封盖5 —体成形。设置折弯片52的作用是封盖5开启后即使放开手,折弯片52也是连接在内盖3上不会掉落,保证封盖5不会丢失,取出产品后,均可以再将封盖5和第一密封单元6密封住开口孔4,进而进一步保证包装盒的保鲜效果和密封效果。本技术的包装盒,请参考图I和图2,在前面具体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封盖5包括顶部平面512和与所述顶部平面512 —体成形的向下凹进的台阶面51,或者所述封盖5包括顶部平面512和与所述顶部平面512 —体成形的向下延伸的凸圈511,所述第一密封单元6设置于所述台阶面51外壁或凸圈511外壁与所述开口孔4边缘之间。即方式一为封盖5包括顶部平面512,顶部平面512为平面环,沿平面环的内缘设置向下凹进的台阶面51,台阶面51的底部封闭,所述第一密封单元6套设在台阶面51的外壁上或者是环设在开口孔4的内边缘一圈,封盖5在扣合的时候,第一密封单元6紧密挤紧在封盖5的台阶面51和开口孔4的边缘之间,将开口孔4密封。方式二为封盖5包括顶部平面512,顶部平面512为整块平面,在其下设置向下延伸的凸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盖、开口孔、封盖和底盒,所述开口孔位于所述内盖上,内盖边缘与所述底盒边缘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盒与所述内盖之间形成可容纳产品的容纳腔,所述封盖与所述开口孔可启闭密封连接,所述开口孔与所述封盖连接处设置第一密封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彼特
申请(专利权)人:韩彼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