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长军专利>正文

芦苇扒皮机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180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芦苇扒皮机主机,属于一种芦苇加工机具,它有机架,机架的前侧安装有下胶辊,下胶辊上面浮动式安装有上胶辊,两胶辊后面有第一下丝辊安装在机架上,第一下丝辊的后上方有第一上丝辊安装在机架上,第一下丝辊后面有第二下丝辊安装在机架上,第二下丝辊的后上方有第二上丝辊安装在机架上,各下丝辊的上部边缘高于各上丝辊的下部边缘,机架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安装有进料斗和出料斗。这种芦苇扒皮机主机,结构合理,它能在电动机、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完成扒皮操作,可延长芦苇杆的扒皮长度,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芦苇加工机具,尤其是一种芦苇扒皮机具。技术背景芦苇杆制作苇帘前,要将其外面的皮也就是芦苇叶鞘除去,称作扒皮。原先采用人工扒皮,工作效率低,因此逐渐出现了扒皮机具。现有的扒皮机上有一对上下排列的丝辊,使用时,电动机带动丝辊转动,人工手持芦苇杆中部,将芦苇杆的根部在前放入两丝辊之间,并来回拉动芦苇杆进行扒皮,这种扒皮机扒皮长度低,只能扒掉手持部位与根端之间的芦苇杆上的芦苇皮,其余部分的芦苇皮还要再用人工扒去,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芦苇扒皮机主机,它能在电动机、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完成扒皮操作,以延长扒皮长度,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芦苇扒皮机主机,它有机架,机架的前侧安装有下胶辊,下胶辊上面浮动式安装有上胶辊,两胶辊后面有第一下丝辊安装在机架上,第一下丝辊的后上方有第一上丝辊安装在机架上,第一下丝辊后面有第二下丝辊安装在机架上,第二下丝辊的后上方有第二上丝辊安装在机架上,各下丝辊的上部边缘高于各上丝辊的下部边缘,机架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安装有进料斗和出料斗。所述的上胶辊上的上胶辊轴两端分别安装在活动轴座上,活动轴座两侧安装在机架上的轨道支架上,上胶辊的轴与下胶辊轴之间连接有拉簧。采用上述结构的芦苇扒皮机主机,结构合理,它能在电动机、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完成扒皮操作,可延长芦苇杆的扒皮长度,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向局部放大图。图3表示了本技术中的上、下胶辊的安装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之芦苇扒皮机主机,它有机架5,机架的前侧安装有下胶辊13,下胶辊上面浮动式安装有上胶辊11,两胶辊后面有第一下丝辊16安装在机架上,第一下丝辊的后上方有第一上丝辊6安装在机架上,第一下丝辊后面有第二下丝辊25安装在机架上,第二下丝辊的后上方有第二上丝辊2安装在机架上,各下丝辊的上部边缘高于各上丝辊的下部边缘,机架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安装有进料斗15和出料斗I。与现有的各种转辊一样,上、下胶辊、第一、第二上丝辊、第一、第二下丝辊中部均有轴,各辊分别通过其轴两端安装的轴座安装在机架上。各丝辊与现有的扒皮机上的相同,其上面为钢丝刷毛。各胶辊可用丁腈橡胶等材料制成。显然,在第二下丝辊25后面可再安装第三个下丝辊,第三个下丝辊后上方再安装第三个上丝辊,以至安装更多的上、下丝辊,以进一步提高扒皮效果。所述的第一下丝辊16、第二下丝辊25、第一上丝辊6、第二上丝辊2以及下胶辊13分别通过传动轮和传动带与电动机22上的轴24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传动轮和传动带可分别为皮带轮、皮带或链轮、链条。安装使用时,在下胶辊轴14的一端安装大传动轮29,在第一下丝辊轴18上安装第一传动轮17,在第二下丝辊轴27上同轴安装第一小传动轮28和第二传动轮26,在第一上 丝辊轴7上安装第三传动轮8,在第二上丝辊轴3上安装第四传动轮4,在机架的下部通过轴座21安装转轴20,转轴上安装涨紧传动轮19。第四传动轮4与电动机的轴24上的第二小传动轮23,通过第一传动带30连接在一起。第二小传动轮23、涨紧传动轮19、第一传动轮17、第三传动轮8、第二传动轮26通过第二传动带9连接在一起。第一小传动轮28、大传动轮29通过第三传动带10连接在一起。这只是一种具体的传动机构形式,还可有其他形式的传动机构,只要能实现各辊的转动即可。电动机上的轴24转动时,通过各传动带带动各传动轮转动,完成扒皮作业。下胶辊轴14的另一端通过其上面的齿轮与上胶辊轴12上安装的另一齿轮31啮合而连接在一起。下胶辊轴转动时,上胶辊轴随之反向转动。扒皮操作时,将芦苇杆通过进料斗送入上、下胶辊之间,两胶辊的转动就带动其进入各上、下丝辊之间。芦苇杆移动时,由于下丝辊的上部边缘高于上丝辊的下部边缘,因此,芦苇杆发生弯曲,苇杆上的叶鞘前部会与芦苇杆分离,实现张开,转动着的各丝辊上的刷毛就会将叶鞘剥落下来。由于设置了多个丝辊,从而提高了叶鞘剥落的可靠性。在进料斗与上、下胶辊之间可有导向板34安装在机架上,导向板上表面有多个导向凹槽35。这样,导向凹槽起到引导作用,多根芦苇杆可分别沿各导向槽进入上、下丝辊之间。如图3所示,所述的上胶辊11上的上胶辊轴12两端分别安装在活动轴座36上,活动轴座两侧安装在机架上的轨道支架33上,上胶辊的轴与下胶辊轴14之间连接有拉簧32。这是一种上胶辊的浮动式安装结构。这样,当较粗的芦苇杆进入两胶辊之间时,上胶辊可通过活动轴座沿轨道支架向上移动,避免将其夹破,也就是既能输送不同粗细的芦苇杆,又不会将其夹破。显然,还可采用其他浮动式安装结构,如在活动轴座上部与轨道之间安装弹簧,实现浮动式安装。轨道支架33通过架杆37固定在机架上。权利要求1.芦苇扒皮机主机,其特征在于,它有机架(5),机架的前侧安装有下胶辊(13),下胶辊上面浮动式安装有上胶辊(11),两胶辊后面有第一下丝辊(16)安装在机架上,第一下丝辊的后上方有第一上丝辊(6)安装在机架上,第一下丝辊后面有第二下丝辊(25)安装在机架上,第二下丝辊的后上方有第二上丝辊(2)安装在机架上,各下丝辊的上部边缘高于各上丝辊的下部边缘,机架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安装有进料斗(15)和出料斗(I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芦苇扒皮机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胶辊(11)上的上胶辊轴(37)两端分别安装在活动轴座(36)上,活动轴座两侧安装在机架上的轨道支架(33)上,上胶辊的轴与下胶辊轴(14)之间连接有拉簧(32)。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芦苇扒皮机主机,属于一种芦苇加工机具,它有机架,机架的前侧安装有下胶辊,下胶辊上面浮动式安装有上胶辊,两胶辊后面有第一下丝辊安装在机架上,第一下丝辊的后上方有第一上丝辊安装在机架上,第一下丝辊后面有第二下丝辊安装在机架上,第二下丝辊的后上方有第二上丝辊安装在机架上,各下丝辊的上部边缘高于各上丝辊的下部边缘,机架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安装有进料斗和出料斗。这种芦苇扒皮机主机,结构合理,它能在电动机、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完成扒皮操作,可延长芦苇杆的扒皮长度,提高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27J7/00GK202640515SQ20122015655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李长军, 李向永 申请人:李长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芦苇扒皮机主机,其特征在于,它有机架(5),机架的前侧安装有下胶辊(13),下胶辊上面浮动式安装有上胶辊(11),两胶辊后面有第一下丝辊(16)安装在机架上,第一下丝辊的后上方有第一上丝辊(6)安装在机架上,第一下丝辊后面有第二下丝辊(25)安装在机架上,第二下丝辊的后上方有第二上丝辊(2)安装在机架上,各下丝辊的上部边缘高于各上丝辊的下部边缘,机架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安装有进料斗(15)和出料斗(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军李向永
申请(专利权)人:李长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