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裁切机构,包括:跨设在滑轨上的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所述第一刀座设有第一延长臂,第二刀座设有第二延长臂,其中,在第一延长臂上设有一丝杠螺母,且该丝杠螺母与一丝杠相套合,该丝杠一端架设在支撑座上,一端与一固定座相连接,且该丝杠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延长臂和第二延长臂之间设有连杆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并可以实现微调,对于裁切大直径线材还能节约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裁切机构,具体涉及ー种应用于线束行业的电动裁切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线束行业的裁切机构大部分都采用气缸作为动カ输出,不仅影响了控制精度以及裁切深度的可调性,且在裁切大直径、多根线材时耗气量大,不利于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电动裁切机构,该机构采用伺服电 机驱动,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并可以实现微调,对于裁切大直径线材还能节约成本。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裁切机构,包括跨设在滑轨上的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所述第一刀座设有第一延长臂,第二刀座设有第二延长臂,其中,在第一延长臂上设有ー丝杠螺母,且该丝杠螺母与ー丝杠相套合,该丝杠一端架设在支撑座上,一端与一固定座相连接,且该该丝杠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延长臂和第二延长臂之间设有连杆机构。进ー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其中,该第一连杆通过活动铰支链与第一延长臂连接,第二连杆固定在一固定铰链支座上。进ー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固定铰链支座设于第二连杆的中央位置处。进ー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之间分别通过活动铰支链在一起。进ー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第一延长臂的长度比第二延长臂长。本技术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并可以实现微调,对于裁切大直径线材还能节约成本;此外,其巧妙利用杠杆原理,在简化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カ的均分和位移的等效传递;并且,本技术可以利用伺服电机驱动可快速精准地实现切、剥深度的调节,且能实现微调。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技术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图I是本技术电动裁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动裁切机构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动裁切机构的闭合状态示意图。其中,各部件的名称如下第一刀座101、第二刀座102、第一连杆201、第二连杆202、第三连杆203、滑轨3、丝杠4、支撑座5、固定座6、联轴器7、丝杠螺母8、活动铰支链9、固定铰链支座10、伺服电机1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干采用伺服电机驱动,由此,提高了控制精度,并可以实现微调,对于裁切大直径线材还能节约成本。其中,本技术包括第一刀座101、第二刀座102、第一连杆201、第二连杆202、第三连杆203、滑轨3、丝杠4、支撑座5、固定座6、联轴器7、丝杠螺母8、活动铰支链9、固定铰链支座10、伺服电机11。 如图I和图2、3所示,所述电动裁切机构,包括跨设在滑轨3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为直线轴承)的第一刀座101和第二刀座102,所述第一刀座101设有第一延长臂,第二刀座102设有第二延长臂,其中,在第一延长臂上设有ー丝杠螺母8,且该丝杠螺母8与ー丝杠4,(例如,滚珠丝杠)相套合,该丝杠4 一端架设在支撑座5上,一端与一固定座6相连接,且该丝杠通过联轴器7与伺服电机11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延长臂和第二延长臂之间设有连杆机构。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201、第二连杆202和第三连杆203,其中,该第一连杆通过活动铰支链9与第一延长臂相连接,第二连杆固定在一固定铰链支座10上。另外,所述固定铰链支座设于第二连杆的中央位置处,即从所述固定铰链支座开始,第二连杆的两端距离等长。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之间分别通过活动铰支链在一起。进ー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长臂的长度比第二延长臂长。其中,图2是本技术电动裁切机构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动裁切机构的闭合状态示意图,针对图2和图3的工作方式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通过伺服电机的旋转带动滚珠丝杠旋转,进而通过螺母带动第一刀座左右滑移,第一刀座移动的同时通过连杆机构带动第二刀座作相向移动,由于该机构可以实现两边同时等力和等距传递(通过第一连杆201、第二连杆202、第三连杆203组成的杠杆机构),故可实现两个刀座的打开和闭合,完成对线材的切、剥动作。此外,在固定铰链支座固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第二连杆202的长度L可以实现刀座打开和闭合的极限值,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I、结构精简,该裁切机构巧妙利用杠杆原理,在简化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カ的均分和位移的等效传递;2、快速、精准、可实现微调,利用伺服电机驱动可快速精准地实现切、剥深度的调节,且能实现微调;3、灵敏度高、损耗小,刀座跨设在滑轨上,既能快速响应,又能減少因摩擦带来的能量损耗,充分利用了伺服电机输出的能量;4、工作效率高,由于能损小,反应灵敏,调节精密方便,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适用于汽车、家电等线束产品的裁切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在本技术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面的具体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目的,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跨设在滑轨上的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所述第一刀座设有第一延长臂,第二刀座设有第二延长臂,其中,在第一延长臂上设有ー丝杠螺母,且该丝杠螺母与ー丝杠相套合,该丝杠一端架设在支撑座上,一端与一固定座相连接,且该丝杠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延长臂和第二延长臂之间设有连杆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ニ连杆和第三连杆,其中,该第一连杆通过活动铰支链和第一延长臂连接,第二连杆固定在一固定铰链支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动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铰链支座设于第二连杆的中央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动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之间分别通过活动铰支链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长臂的长度比第二延长臂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裁切机构,包括跨设在滑轨上的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所述第一刀座设有第一延长臂,第二刀座设有第二延长臂,其中,在第一延长臂上设有一丝杠螺母,且该丝杠螺母与一丝杠相套合,该丝杠一端架设在支撑座上,一端与一固定座相连接,且该丝杠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延长臂和第二延长臂之间设有连杆机构。本技术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并可以实现微调,对于裁切大直径线材还能节约成本。文档编号B21F11/00GK202639163SQ20122031235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日专利技术者李普天, 陈美铃, 陈建强, 张鹏志, 黄绍波 申请人:厦门海普锐精密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跨设在滑轨上的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所述第一刀座设有第一延长臂,第二刀座设有第二延长臂,其中,在第一延长臂上设有一丝杠螺母,且该丝杠螺母与一丝杠相套合,该丝杠一端架设在支撑座上,一端与一固定座相连接,且该丝杠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延长臂和第二延长臂之间设有连杆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普天,陈美铃,陈建强,张鹏志,黄绍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普锐精密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