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尘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951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尘除尘器,包括多根吸气管、多根分联接管道、总联接管道、大颗粒粉尘沉降筒、第一回收箱、小颗粒粉尘沉降袋和第二回收箱,每根分联接管道与一个吸气管连接,多根分联接管道均连接到总联接管道的始端上,大颗粒粉尘沉降筒的上部与总联接管道的末端连通,大颗粒粉尘沉降筒的上部设置有排气风扇,排气风扇由电机驱动,第一回收箱设置于大颗粒粉尘沉降筒的下端部,大颗粒粉尘沉降筒的上部的粉尘出口与小颗粒粉尘沉降袋的上部的粉尘入口连通,排气风扇正对小颗粒粉尘沉降袋的粉尘入口处,第二回收箱设置于小颗粒粉尘沉降袋的下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油漆配料过程中的粉尘进行回收,有效减少了油漆配料过程的粉尘对大气的污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除去化工粉尘的除尘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油漆混合配料室的每一个配料池上方都安装有一个排风扇,将配料室中产生的粉尘直接排放到室外的空气中,这不但增加了设备的资金投入,给维修管理造成了不便,还会严重污染环境。现有技术亟需一种粉尘除尘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使油漆配料生产更为环保的粉尘除尘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粉尘除尘器,包括多根吸气管、多根分联接管道、总联接管道、大颗粒粉尘沉降筒、第一回收箱、小颗粒粉尘沉降袋和第二回收箱,每根分联接管道与一个吸气管连接,多根分联接管道均连接到总联接管道的始端上,所述大颗粒粉尘沉降筒的上部与所述总联接管道的末端连通,所述大颗粒粉尘沉降筒的上部设置有排气风扇,所述排气风扇由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回收箱设置于所述大颗粒粉尘沉降筒的下端部,所述大颗粒粉尘沉降筒的上部的粉尘出口与所述小颗粒粉尘沉降袋的上部的粉尘入口连通,所述排气风扇正对所述小颗粒粉尘沉降袋的粉尘入口处,所述第二回收箱设置于所述小颗粒粉尘沉降袋的下端部。所述吸气管为直径在30CM到50CM之间的PVC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对油漆配料过程中的粉尘进行回收,有效减少了油漆配料过程的粉尘对大气的污染。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气管;2_分联接管道;3_总联接管道;4_电机;5_大颗粒粉尘沉降筒;6-小颗粒粉尘沉降袋;7_第一回收箱;8_第二回收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一种粉尘除尘器,包括多根吸气管I、多根分联接管道2、总联接管道3、大颗粒粉尘沉降筒5、第一回收箱7、小颗粒粉尘沉降袋6和第二回收箱8,每根分联接管道2与一个吸气管I连接,多根分联接管道2均连接到总联接管道3的始端上,大颗粒粉尘沉降筒5的上部与总联接管道3的末端连通,大颗粒粉尘沉降筒5的上部设置有排气风扇,排气风扇由电机4驱动,第一回收箱7设置于大颗粒粉尘沉降筒5的下端部,大颗粒粉尘沉降筒5的上部的粉尘出口与小颗粒粉尘沉降袋6的上部的粉尘入口连通,排气风扇正对小颗粒粉尘沉降袋6的粉尘入口处,第二回收箱8设置于小颗粒粉尘沉降袋6的下端部。其中,吸气管I为直径在30CM到50CM之间的PVC管。在每个配料室的配料池的正上方设置一个吸气管1,工作时,启动电机4,排气风扇粉尘吸到大颗粒粉尘沉降筒5和小颗粒粉尘沉降袋6中进行沉降,不同大小的粉尘分别由第一回收箱7和第二回收箱8回收后重复利用。本技术有效减少了油漆配料过程的粉尘对大气的污染。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粉尘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除尘器包括多根吸气管(I)、多根分联接管道(2)、总联接管道(3)、大颗粒粉尘沉降筒(5)、第一回收箱(7)、小颗粒粉尘沉降袋(6)和第二回收箱(8),每根分联接管道(2)与一个吸气管(I)连接,多根分联接管道(2)均连接到总联接管道(3)的始端上,所述大颗粒粉尘沉降筒(5)的上部与所述总联接管道(3)的末端连通,所述大颗粒粉尘沉降筒(5)的上部设置有排气风扇,所述排气风扇由电机(4)驱动,所述第一回收箱(7)设置于所述大颗粒粉尘沉降筒(5)的下端部,所述大颗粒粉尘沉降筒(5)的上部的粉尘出口与所述小颗粒粉尘沉降袋(6)的上部的粉尘入口连通,所述排气风扇正对所述小颗粒粉尘沉降袋(6)的粉尘入口处,所述第二回收箱(8)设置于所述小颗粒粉尘沉降袋(6)的下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粉尘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I)为直径在30CM到50CM之间的PVC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粉尘除尘器,包括多根吸气管、多根分联接管道、总联接管道、大颗粒粉尘沉降筒、第一回收箱、小颗粒粉尘沉降袋和第二回收箱,每根分联接管道与一个吸气管连接,多根分联接管道均连接到总联接管道的始端上,大颗粒粉尘沉降筒的上部与总联接管道的末端连通,大颗粒粉尘沉降筒的上部设置有排气风扇,排气风扇由电机驱动,第一回收箱设置于大颗粒粉尘沉降筒的下端部,大颗粒粉尘沉降筒的上部的粉尘出口与小颗粒粉尘沉降袋的上部的粉尘入口连通,排气风扇正对小颗粒粉尘沉降袋的粉尘入口处,第二回收箱设置于小颗粒粉尘沉降袋的下端部。本技术可以对油漆配料过程中的粉尘进行回收,有效减少了油漆配料过程的粉尘对大气的污染。文档编号B01D45/02GK202638222SQ20122032624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陈雪岩 申请人:莱阳千宝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尘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除尘器包括多根吸气管(1)、多根分联接管道(2)、总联接管道(3)、大颗粒粉尘沉降筒(5)、第一回收箱(7)、小颗粒粉尘沉降袋(6)和第二回收箱(8),每根分联接管道(2)与一个吸气管(1)连接,多根分联接管道(2)均连接到总联接管道(3)的始端上,所述大颗粒粉尘沉降筒(5)的上部与所述总联接管道(3)的末端连通,所述大颗粒粉尘沉降筒(5)的上部设置有排气风扇,所述排气风扇由电机(4)驱动,所述第一回收箱(7)设置于所述大颗粒粉尘沉降筒(5)的下端部,所述大颗粒粉尘沉降筒(5)的上部的粉尘出口与所述小颗粒粉尘沉降袋(6)的上部的粉尘入口连通,所述排气风扇正对所述小颗粒粉尘沉降袋(6)的粉尘入口处,所述第二回收箱(8)设置于所述小颗粒粉尘沉降袋(6)的下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岩
申请(专利权)人:莱阳千宝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