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固定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下肢外展防旋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和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人越来越多,髋关节置换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但术后假体脱位的预防成为护理的关键。据统计,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率占3%,其中98%是在住院期间出现的早期脱位。故临床上要求术后患侧下肢应保持外展30度中立位,避免髋关节内、外旋转和任何角度的内旋和内收。因髋关节周围外旋肌肉较内旋肌肉数量多、力量强,正常人体平卧位休息时,髋关节处于轻度外旋位(角度约为20° -30° ),在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外旋更加 明显,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外旋时有可能造成髋关节的脱位。为防止髋关节的外旋,目前最常用的办法是穿丁字鞋,但传统的高帮丁字鞋四周密闭,透气性比较差,汗液聚集在鞋内、造成病人不适感及脚臭,不便于直接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需要反复的穿鞋与脱鞋,增加病人的痛苦;而传统的短帮丁字鞋布质较软易松弛,患者穿上后起不到支撑的作用,足部易疲劳,鞋帮易脱落,固定脚跟效果差,加上患肢自然外旋造成小足趾、足跟局部受鞋帮压力最大,容易产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下肢外展防旋具,其特征在于:是由底板、两个侧板和后板固接组成的槽体结构,两个侧板固定在底板的两侧,后板固定在底板的后方并且与两个侧板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素英,王健,刘勇,齐连秀,任连会,胡艳,吴秀洁,马浮会,仉金灵,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李素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