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擦拭体安装的擦窗器,包含杆体和擦头,所述擦头至少包含擦拭体支撑块、擦拭体和擦拭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擦拭体固定装置的一部分为一个独立的环形圈状物体,需要安装擦拭体时,将擦拭体在支撑表面上放好,将环形圈状物体在对应的方向从上面向下推到固定的位置,就可以将擦拭体与支撑表面无皱折贴紧并固定。将环形圈状物体从下向上提起,就可解除擦拭体的固定,方便擦拭体的取下操作。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操作者安装及拆下擦拭体的动作可以进一步的简化,并且,由于擦拭体支撑块采用了圆形或多边形截面的海绵块材料,擦玻璃时可不用调节擦头的角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使用简单、方便的擦窗器产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清洁用品,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楼房窗户玻璃清洁擦拭时使用的一种清洁用品。
技术介绍
在本申请人已经申请的专利号为201120206145.9的技术专利中,提供了一种擦窗时,不需要每次都要将擦拭体的擦拭面用脏后就去清洗,而是只需将用过的擦拭面通过移动而更换成新的擦拭面的方法。在该专利中,介绍了两种实施方法,第一种实施方法的内容为擦拭体本身或其折叠后为一个等宽的带状物体,通过带状的擦拭体沿其长边方向的平移而被更换,从而形成 多个新的擦试面。第二种实施方法的内容为将擦拭体的一部分表面盖在支撑表面上并与支撑表面贴附,其余部分为裙状周边环绕在与支撑表面相交的擦拭体支撑块的侧面,在该周边侧面具有环状固定方式的擦拭体固定装置,通过调节擦拭体固定装置并在支撑表面移动擦拭体,从而形成多个新的擦拭面,并介绍了一种用橡皮筋材料进行环形固定的方法。第一种实施方法中,支撑表面通常为长方形,在使用中需要调节擦拭面的角度,才能擦到窗户玻璃框边及窗户玻璃4个直角的表面。第二种实施方法中,支撑表面可以是圆形或多边形的形状,这样就可方便地擦到玻璃的大部分表面,但仍有窗户玻璃4个直角处的表面不容易被擦到。另外第二种实施方法在需要用橡皮筋材料进行擦拭体安装时,通常是一只手需拿擦窗器主体部分,只用另一只手拿着擦拭体进行安装操作,在用橡皮筋类的擦拭体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时,由于受力不均衡,会使得已经平整的擦拭体表面又产生皱摺,总之,操作时想让擦拭体紧贴支撑表面比较困难,材质较硬的擦拭体更容易由于起摺而铺不平,操作不是很方便。该专利关注并希望得到保护的是通过擦拭体在支撑表面的移动,形成新的擦拭面,从而达到减少清洗擦头的次数的创意。本专利是该专利的延伸,但本专利关注并希望得到保护的是在使用时,擦拭体安装及拆卸操作的简便、并可取消调节擦头角度操作的一种方法。同时,本专利对于由于所提供的擦拭体的面积比较小,不需要在支撑表面上进行移动,只需单面使用或只需正、反面替换使用的情况,本专利也同样适用,可避免他人在提出与本专利具有类似创意专利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的对201120206145. 9专利的保护范围产生的纠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擦窗时,可以使擦拭体的安装及拆卸的操作变得简便、快捷,不需要调节擦头的角度就能擦到整个玻璃表面的擦窗器产品。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一种方便擦拭体安装的擦窗器,包含杆体和擦头,擦头至少包含擦拭体支撑块(I)、擦拭体(2)和擦拭体固定装置(3),擦拭体支撑块(I)的上端面为支撑表面(4),支撑表面(4)用于擦玻璃时支撑并掌控着擦拭体(2)与玻璃表面的摩擦运动,擦拭体(2)是薄片状的可吸水的软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擦拭体固定装置(3)的一部分为一个独立的环形圈状物体(5);与支撑表面(4)相邻的擦拭体支撑块(I)的侧面中,擦拭体(2)存在并且擦拭体(2)可能与该侧面相接触的部分为固定侧面¢);固定侧面(6)整体横截面的形状与环形圈状物体(5)的内口相对应部分的形状相同、或相似,固定侧面(6)整体横截面的尺寸与环形圈状物体(5)的内口相对应部分的尺寸相同或存在间隙。在需要安装擦拭体(2)时,将擦拭体(2)平铺在支撑表面(4)上,周遍留好擦拭体(2)与固定侧面(6)、或与同固定侧面(6)同侧的摩擦固定面(7)的配合接触的部分,并使擦拭体(2)与支撑表面(4)的接触面平整,然后,将环形圈状物体(5)在与固定侧面(6)相对应的方向,从上向下推到固定的位置,就可以将擦拭体(2)的部分表面与支撑表面(4)无皱折贴紧并固定,并可实现环形圈状物体(5)的固定。将环形圈状物体(5)从下向上提起,就可解除对擦拭体(2)的固定,方便擦拭体(2)的取下操作。支撑表面(4)可以采用圆形或多边形的形状,因而擦拭体支撑块(I)的形状为圆 柱体或棱柱体,擦拭体支撑块(I)可由具有一定厚度的海绵材料构成,海绵材料的厚度尺寸应大于I厘米,通常选用厚度大于2厘米的海绵块。由于海绵块受力可以变形,在擦玻璃4个直角部分时,海绵块的侧面受到窗户框直角边的挤压,受力发生变形,使支撑表面(4)和与玻璃接触的擦拭体(2)的表面也随着变成直角形,从而在使用时不需要进行调节擦头的角度就能擦到整个玻璃的表面。擦拭体(2)可以是清洁布,还可以是报纸,可单层使用、也可折叠为2-4层使用。采用本技术后,擦窗玻璃时,操作者安装及拆下擦拭体(2)的动作可以进一步的简化,擦玻璃时可不用调节擦头的角度。同时本专利的结构可使用报纸做擦拭体,可以将水珠和水印及擦拭留下的痕迹擦掉,将玻璃擦的更加明亮。因此,本技术是一种使用简单、方便的擦窗器产品。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的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该实施方式的安装过程示意图。附图3为该实施方式拿去擦拭体(2)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该实施方式中擦拭体支撑块(I)的一种固定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环形圈状物体(5)内口截面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过程示意图。附图7为该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图I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实施方式的安装过程示意图,图3为该实施方式拿去擦拭体(2)后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方便擦拭体安装的擦窗器,包含杆体和擦头,擦拭体支撑块(I)由一块圆柱形的海绵块构成、其上端面为支撑表面(4),圆柱的侧面为固定侧面出)。擦拭体(2)为一块方形的薄片状的可吸水的材料。擦拭体固定装置(3)由环形圈状物体(5)、固定侧面¢)、摩擦固定面(7)和摩擦固定面(7)下面的小平台组成。摩擦固定面(7)由圆周上均勻分布的5个突起的弧面组成,5个突起部分组成的外周截面为与固定侧面(6)同轴线的圆形,摩擦固定面(7)采用不连续的接触面,可减少操作时的摩擦面,方便安装。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侧面(6)整体横截面的形状、环形圈状物体(5)的内口相对应部分的形状、摩擦固定面(7)由圆周上均匀分布的5个突起的外周截面的形状都是圆形。环形圈状物体(5)的内口相对应部分与固定侧面(6)的配合的目的是为了使擦拭体(2)与支撑表面(4)贴平,因此它们的配合为间隙配合,这样可以方便环形圈状物体(5)的安装。环形圈状物体(5)的内口相对应部分与摩擦固定面(7)的配合的目的是为了将擦拭体(2)及环形圈状物体(5)固定,因此它们的配合为相等或过盈配合,由于擦拭体(2)本身也有一定的厚度,它们3者在安装的过程中通过产生摩擦及变形从而达到使擦拭体(2)和环形圈状物体(5)固定的目的。在需要安装擦拭体(2)时,将擦拭体(2)平铺在支撑表面(4)上,周遍留好擦拭体(2)与摩擦固定面(7)接触的部分,并使擦拭体(2)与支撑表面(4)的接触面平整,然后,将环形圈状物体(5)在与固定侧面(6)相对应的方向从上向下推动,环形圈状物体(5)通过和固定侧面¢)的配合,可保证在安装的过程中擦拭体(2)的部分表面与支撑表面(4)接触平整,环形圈状物体(5)继续向下运动直到与摩擦固定面(7)下方的小平台接触时,安装到位,环形圈状物体(5)迫使擦拭体(2)与摩擦固定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擦拭体安装的擦窗器,包含杆体和擦头,擦头至少包含擦拭体支撑块(1)、擦拭体(2)和擦拭体固定装置(3),擦拭体支撑块(1)的上端面为支撑表面(4),支撑表面(4)用于擦玻璃时支撑并掌控着擦拭体(2)与玻璃表面的摩擦运动,擦拭体(2)是薄片状的可吸水的软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擦拭体固定装置(3)的一部分为一个独立的环形圈状物体(5);与支撑表面(4)相邻的擦拭体支撑块(1)的侧面中,擦拭体(2)存在并且擦拭体(2)可能与该侧面相接触的部分为固定侧面(6);固定侧面(6)整体横截面的形状与环形圈状物体(5)的内口相对应部分的形状相同、或相似,固定侧面(6)整体横截面的尺寸与环形圈状物体(5)的内口相对应部分的尺寸相同或存在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保红,
申请(专利权)人:裴保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