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正英专利>正文

推、摇两用玩具摇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7637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3:44
推、摇两用玩具摇椅支架,涉及一种低龄儿童使用的玩具摇椅的支架体。包括一对平行布置的弧形支撑杆,各弧形支撑杆的弧形凸起分别支撑在地面上,在弧形支撑杆的上方设置平直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水平支撑杆,水平支撑杆与弧形支撑杆平行,两根水平支撑杆之间设置至少一片安装支撑板,在支撑框架的前、后部分别设置一根轮轴,轮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滚轮;两个弧形支撑杆的后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式连接在支撑框架的后部,在弧形支撑杆之间设置至少一根加强杆,在至少其中一根加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一根使支撑框架保持水平的支撑体。推、摇两用的摇椅支架,其同时具有作为玩具摇椅和婴儿推车的功能,趣味性和实用性更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ー种玩具,特别涉及ー种低龄儿童使用的玩具摇椅的支架体。
技术介绍
目前的玩具摇椅,其支架底端 的弧形的横向支撑杆实现了摇晃目的,摇椅的椅体设置成各种卡通动物造型,婴幼儿可坐在上面玩耍,但是这种摇椅只能作为可摇晃的玩具使用,其功能单一,趣味性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ー种推、摇两用玩具摇椅支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玩具摇椅,功能单一、趣味性低的缺陷。本技术包括ー对平行布置的弧形支撑杆,所述各弧形支撑杆的弧形凸起分别支撑在地面上,在所述弧形支撑杆的上方设置平直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水平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杆与所述弧形支撑杆平行,所述两根水平支撑杆之间设置至少一片安装支撑板,所述安装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水平支撑杆上,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前、后部分别设置一根轮轴,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滚轮,所述滚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各水平支撑杆的外侧,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撑杆的上方;所述两个弧形支撑杆的后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式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后部,所述弧形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外侧,在所述弧形支撑杆之间设置至少ー根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弧形支撑杆上,在所述至少其中一根加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一根使支撑框架保持水平的支撑体。本技术使用时,将带有卡通形象的座椅通过安装支撑板固定到支撑框架上;作为摇椅状态时,弧形支撑杆位干支撑框架的下方,支撑框架上的滚轮处于悬空状态,幼儿即可坐在椅子上玩耍;当需要作为推车使用时,翻转弧形支撑杆,使其位于竖向的状态,此时支撑框架上的滚轮着地,这样即可作为推车推着小孩玩要;这种推、摇两用的摇椅支架,其同时具有作为玩具摇椅和婴儿推车的功能,趣味性和实用性更高。本技术在所述两个水平支撑杆的后端分别设置ー块带有限位卡ロ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竖向布置,所述限位卡ロ为ー “U”形凹槽;在所述两个弧形支撑杆之间设置一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弧形支撑杆的后部,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卡ロ对应、配合布置,所述限位杆在弧形支撑杆翻转后布置在所述“U”形凹槽内。本技术通过弧形支撑杆后部的限位杆与支撑框架后部的带限位卡ロ的支撑板配合可以使得本支架在作为拖车时,保证竖向弧形支撑杆的稳定性,推行更轻便。本技术所述连接件为一直角钢件,所述直角钢件的一端通过销轴可转动式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后部,所述直角钢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支撑杆的后端部,在所述两块支撑板的后部分别设置腰形通孔,所述销轴的两端分别穿置在所述腰形通孔内;这种直角的连接件可以方便弧形支撑杆的翻转,通过椭圆通孔与销轴的配合,使得弧形支撑杆翻转时,能够做上下的调整,方便限位杆落入限位卡ロ,直角钢件能够支撑平卧或者竖向布置的弧形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个水平支撑杆之间设置至少ー根加强筋,设置加强筋可使的架体更稳定、牢固。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摇椅状态的ー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推车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I、弧形支撑杆,2、支撑框架,3、水平支撑杆,4、安装支撑板,5、轮轴,6、滚轮,7、加强杆,8、支撑板,9、限位卡ロ,10、限位杆,11、直角钢件,12、销轴,13、腰形通孔,15、连接件,16、支撑体,17、“U”形凹槽,1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推、摇两用玩具摇椅支架,包括ー对平行布置的弧形支撑杆1,各弧形支撑杆I的弧形凸起分别支撑在地面上,在弧形支撑杆I的上方设置平直的支撑框架2,支撑框架2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水平支撑杆3,水平支撑杆3与弧形支撑杆I平行,两根水平支撑杆3之间设置至少一片安装支撑板4,安装支撑板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水平支撑杆3上,在支撑框架2的前、后部分别设置一根轮轴5,轮轴5的两端分别连接滚轮6,滚轮6分别设置在各水平支撑杆3的外侧,滚轮6设置在弧形支撑杆I的上方;在支撑框架2的两个水平支撑杆3之间设置至少ー根加强筋18。,两个弧形支撑杆I的后端分别通过连接件15可转动式连接在支撑框架2的后部,弧形支撑杆I设置在支撑框架2的外侧,在弧形支撑杆I之间设置至少ー根加强杆7,加强杆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弧形支撑杆I上,在至少其中一根加强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ー根使支撑框架2保持水平的支撑体16。在两个水平支撑杆3的后端分别设置ー块带有限位卡ロ的支撑板8,支撑板8为竖向布置,限位卡ロ为一“U”形凹槽17 ;在两个弧形支撑杆I之间设置一限位杆10,限位杆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弧形支撑杆I的后部,限位杆10与限位卡ロ 9对应、配合布置,限位杆10在弧形支撑杆I翻转后布置在“U”形凹槽17内。本推、摇两用玩具摇椅支架的连接件15为一直角钢件11,直角钢件11的一端通过销轴12可转动式连接在支撑板8的后部,直角钢件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弧形支撑杆I的后端部,在两块支撑板8的后部分别设置腰形通孔13,销轴12的两端分别穿置在腰形通孔13内。权利要求1.推、摇两用玩具摇椅支架,包括ー对平行布置的弧形支撑杆,所述各弧形支撑杆的弧形凸起分别支撑在地面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弧形支撑杆的上方设置平直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水平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杆与所述弧形支撑杆平行,所述两根水平支撑杆之间设置至少一片安装支撑板,所述安装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水平支撑杆上,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前、后部分别设置一根轮轴,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滚轮,所述滚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各水平支撑杆的外侧,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撑杆的上方;所述两个弧形支撑杆的后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式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后部,所述弧形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外侧,在所述弧形支撑杆之间设置至少ー根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弧形支撑杆上,在所述至少其中一根加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ー根使支撑框架保持水平的支撑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推、摇两用玩具摇椅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水平支撑 杆的后端分别设置ー块带有限位卡ロ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竖向布置,所述限位卡ロ为一“U”形凹槽;在所述两个弧形支撑杆之间设置一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弧形支撑杆的后部,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卡ロ对应、配合布置,所述限位杆在弧形支撑杆翻转后布置在所述“U”形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推、摇两用玩具摇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一直角钢件,所述直角钢件的一端通过销轴可转动式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后部,所述直角钢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支撑杆的后端部,在所述两块支撑板的后部分别设置腰形通孔,所述销轴的两端分别穿置在所述腰形通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推、摇两用玩具摇椅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个水平支撑杆之间设置至少ー根加强筋。专利摘要推、摇两用玩具摇椅支架,涉及一种低龄儿童使用的玩具摇椅的支架体。包括一对平行布置的弧形支撑杆,各弧形支撑杆的弧形凸起分别支撑在地面上,在弧形支撑杆的上方设置平直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水平支撑杆,水平支撑杆与弧形支撑杆平行,两根水平支撑杆之间设置至少一片安装支撑板,在支撑框架的前、后部分别设置一根轮轴,轮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滚轮;两个弧形支撑杆的后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式连接在支撑框架的后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推、摇两用玩具摇椅支架,包括一对平行布置的弧形支撑杆,所述各弧形支撑杆的弧形凸起分别支撑在地面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弧形支撑杆的上方设置平直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水平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杆与所述弧形支撑杆平行,所述两根水平支撑杆之间设置至少一片安装支撑板,所述安装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水平支撑杆上,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前、后部分别设置一根轮轴,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滚轮,所述滚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各水平支撑杆的外侧,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撑杆的上方;所述两个弧形支撑杆的后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式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后部,所述弧形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外侧,在所述弧形支撑杆之间设置至少一根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弧形支撑杆上,在所述至少其中一根加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一根使支撑框架保持水平的支撑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英
申请(专利权)人:吴正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