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防护护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6991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动防护护具,具体涉及一种运动防护护腕。该护腕包括由面层、衬里及设于此面层和衬里之间的至少一个防护芯材组成的护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芯材由浸渍有剪切增稠液体的多孔弹性载体及将此载体密封套装的柔性囊袋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运动防护护腕在佩戴时柔软舒适,不限制手腕的动作,不影响手腕的灵活性,而一旦受到冲击瞬间成为坚韧的固体,将冲击力沿防护芯材迅速分散开来,大大降低单位面积的压强。当冲击力消失之后,剪切增稠液又恢复液体状态,织物也重新变软符合人体受力要求。采用这种结构将关节部位的运动伤害降至最低,且具有配戴的舒适性等优点,适于长时间运动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运动防护护具,具体涉及ー种运动防护护腕
技术介绍
在进行各种户内或户外的运动时,时见因滑倒或者和与外物碰撞而造成的运动伤害。为了防范运动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出现了众多运动护具,在容易碰撞受伤的部位配戴具减震效果的护具,以减轻所受的撞击力,例如通过护腕保护手腕,一旦跌倒时就可通过护腕来减轻撞击的疼痛与伤害。起到上述防护功能的护腕,一般是以耐磨损的皮革或布料包覆弹性吸震材料制成的芯材而制成,以提供穿套于手腕处。在受到撞击时通过弹性吸震芯材起到分散并降低撞击力,形成的缓冲作用以减少运动伤害。但是上述结构的护腕,虽然已具有一定的吸收撞击 力以降低运动伤害的效果,但是在较为猛烈的撞击カ发生时,仍然会造成压迫性骨折与关节软骨的伤害,换而言之,其吸收撞击力的缓冲效果仍旧不够理想。此外还有一种护腕采用包覆坚硬不易变形的芯材制成,抗撞击能力远远高于弹性吸震芯材。但这种结构虽可耐冲击,但手腕是人们最常活动的身体部位,这种护腕由于不能弯曲和人体手腕形状贴合,影响手腕的灵活性,不适于运动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护腕存在防护效果和运动灵活性上不可兼得的缺点,提出一种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防护护腕,包括由面层、衬里及设于此面层和衬里之间的至少一个防护芯材组成的护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芯材由浸渍有剪切增稠液体的多孔弹性载体及将此载体密封套装的柔性囊袋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忠刚周逸昀张怡雯张溯季遥张逸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七宝中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