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电动喷雾器,其结构包括水箱、干燥罐、臭氧发生器和气液混溶器,在水箱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顶部高出水箱顶面的左耳室和右耳室,干燥罐放置在所述左耳室中,臭氧发生器放置在右耳室中;在水箱上设置有电器室和底仓,在电器室中设置有气泵和电驱动机构,在干燥罐与气泵之间接有前端进气管,在气泵与臭氧发生器之间接有后端进气管,在臭氧发生器与气液混溶器之间接有臭氧输送管;气液混溶器的上端与水箱相连通,气液混溶器的下端出水口通过进液管接水泵,水泵通过出液管接喷雾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臭氧发生器的失效和散热性差的问题,使用寿命高,臭氧浓度高,实现了农作物无毒无害的绿色有机喷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农用喷雾器,具体地说是ー种有机电动喷雾器。
技术介绍
为解决农药残留问题,CN201919550U号技术专利公开了ー种“臭氧水喷雾器”,该喷雾器包括带有液体腔的箱体、带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的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管伸入所述的液体腔内,臭氧发生器的进气管上设置有内部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罐,经干燥罐干燥的空气,空气湿度大大降低,因此,生成臭氧的浓度提高。但是,由于其中的臭氧发生器是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底仓内,因而存在有散热性差和箱水回灌的问题。散热性差,会导致臭氧发生器使用寿命的降低;箱水回灌,就是上部箱体中的水会返流到底仓中的臭氧发生器中,从而使臭氧发生器失效,不能发出臭氧来。另外,尽管该臭氧水喷雾器设置有使气液充分混合的曝气机构,但是由于臭氧气体是通入箱体内,是与整箱的水进行混合,因而,不可能得到臭氧浓度很高的混合液体,因此,使用效果必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ー种有机电动喷雾器,以解决臭氧水喷雾器因结构原因导致的臭氧发生器寿命短、易失效以及喷淋的水中含臭氧浓度低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ー种有机电动喷雾器,包括水箱、干燥罐、臭氧发生器和气液混溶器,在所述水箱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顶部高出水箱顶面的左耳室和右耳室,所述干燥罐放置在所述左耳室中,所述臭氧发生器放置在所述右耳室中;在所述水箱上设置有电器室和底仓,在所述电器室中设置有气泵和电驱动机构,在所述干燥罐与所述气泵之间接有前端进气管,在所述气泵与所述臭氧发生器之间接有后端进气管,在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所述气液混溶器之间接有臭氧输送管;所述气液混溶器的上端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气液混溶器的下端出水ロ通过进液管接水泵,所述水泵通过出液管接喷雾柄。在所述右耳室的侧壁上设置有风扇。在所述前端进气管上接有管接头。所述气液混溶器有两个,设置在所述底仓内;所述臭氧输送管的下端分接在两个所述气液混溶器上,连接在两个所述气液混溶器上的所述进液管通过三通共接所述水泵。本技术通过在水箱上配置高位耳室以放置臭氧发生器,这样就可使臭氧发生器的出气ロ高出水箱顶面,从而避免了箱水回灌,解决了臭氧发生器的失效问题;而且,将臭氧发生器放入水箱边上的耳室中以后,就可在耳室的侧壁上安装风扇,通过风扇对臭氧发生器进行强制冷却降温,从而提高了臭氧发生器的散热性和使用寿命。另外,本技术通过在箱体上设置电器室,并在电器室中安装气泵、电驱动机构及电瓶,即可实现臭氧气体与水箱液体的电控混合,以及混合液体通过水泵的电控喷出,不需外接电源,操作方便;而且,气液混溶器的设置,使臭氧与水的结合更加充分,臭氧浓度更高,杀菌除虫效果更好,实现了农作物无毒无害的緑色有机喷淋。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干燥罐,2、左耳室,3、变压器,4、前端进气管,5、气泵,6、电器室,7、电瓶,8、水箱,9、气液混溶器,10、底仓,11、三通,12、水泵,13、进液管,14、出液管,15、后端进气管,16、臭氧输送管,17、右耳室,18、臭氧发生器,19、风扇,20、水箱顶盖,21、喷雾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在水箱8的上半部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开ロ的左耳室2和右耳室17,左耳室2和右耳室17的顶部均高出水箱8的顶面,干燥罐I放置在左耳室2中,臭氧发生器18放置在右耳室17中,在左、右耳室的顶口上设有扣盖进行 扣合。在左、右耳室的外侧边分别开有侧窗ロ,其中,左耳室2上的侧窗ロ为空气进ロ,使外部空气在气泵的作用下进入干燥罐I中进行预干燥处理;在右耳室17上的侧窗上装有小型风扇19,为臭氧发生器进行降温。在水箱8的前壁上设置有与内腔隔绝的电器室6,在电器室6中放置有气泵5和电驱动机构,所述电驱动机构包括变压器3、电瓶7和控制电路等,以实现气泵和水泵的电动控制。在水箱8底部设置有底仓10,在底仓10中装有水泵12和两个气液混溶器9。气液混溶器9的上ロ与水箱8相通,以使水箱8中的水和臭氧气体在气液混溶器中充分混合,然后再用水泵12从气液混溶器9中直接抽出,以进行喷淋,这样喷出的就是含臭氧浓度更高的液体,因而可以得到更好的杀菌除虫效果。图I中,在干燥罐I与气泵5之间接有前端进气管4,在前端进气管4上接有管接头,以方便对干燥罐的拆装和管路连接。在气泵5与臭氧发生器18之间接有后端进气管15,在臭氧发生器18与气液混溶器9之间接有臭氧输送管16,臭氧输送管16通过三通分接到两个气液混溶器9的底部接口上。两个气液混溶器9的上端穿过隔板,与水箱8的内腔相通。两个气液混溶器9的下端出水ロ通过进液管13和三通11共接到水泵12的进液ロ上,在水泵12的出液口上接有出液管14,出液管14的外端ロ穿过底仓10连接到喷雾柄21上。权利要求1.一种有机电动喷雾器,其特征是,包括水箱(8)、干燥罐(I)、臭氧发生器(18)和气液混溶器(9),在所述水箱(8)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顶部高出水箱顶面的左耳室(2)和右耳室(17),所述干燥罐(I)放置在所述左耳室(2)中,所述臭氧发生器(18)放置在所述右耳室(17 )中;在所述水箱(8 )上设置有电器室(6 )和底仓(10 ),在所述电器室(6 )中设置有气泵(5)和电驱动机构,在所述干燥罐(I)与所述气泵(5)之间接有前端进气管(4),在所述气泵(5)与所述臭氧发生器(18)之间接有后端进气管(15),在所述臭氧发生器(18)与所述气液混溶器(9)之间接有臭氧输送管(16);所述气液混溶器(9)的上端与所述水箱(8)相连通,所述气液混溶器(9)的下端出水口通过进液管(13)接水泵(12),所述水泵(12)通过出液管(14)接喷雾柄(2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动喷雾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右耳室(17)的侧壁上设置有风扇(19)。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动喷雾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前端进气管(4)上接有管接头。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有机电动喷雾器,其特征是,所述气液混溶器(9)有两个,设置在所述底仓(10)内;所述臭氧输送管(16)的下端分接在两个所述气液混溶器(9 )上,连接在两个所述气液混溶器(9 )上的所述进液管(13 )通过三通(11)共接所述水泵(1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电动喷雾器,其结构包括水箱、干燥罐、臭氧发生器和气液混溶器,在水箱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顶部高出水箱顶面的左耳室和右耳室,干燥罐放置在所述左耳室中,臭氧发生器放置在右耳室中;在水箱上设置有电器室和底仓,在电器室中设置有气泵和电驱动机构,在干燥罐与气泵之间接有前端进气管,在气泵与臭氧发生器之间接有后端进气管,在臭氧发生器与气液混溶器之间接有臭氧输送管;气液混溶器的上端与水箱相连通,气液混溶器的下端出水口通过进液管接水泵,水泵通过出液管接喷雾柄。技术解决了臭氧发生器的失效和散热性差的问题,使用寿命高,臭氧浓度高,实现了农作物无毒无害的绿色有机喷淋。文档编号A01M7/00GK202635404SQ20122020959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康秋忙 申请人:康秋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动喷雾器,其特征是,包括水箱(8)、干燥罐(1)、臭氧发生器(18)和气液混溶器(9),在所述水箱(8)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顶部高出水箱顶面的左耳室(2)和右耳室(17),所述干燥罐(1)放置在所述左耳室(2)中,所述臭氧发生器(18)放置在所述右耳室(17)中;在所述水箱(8)上设置有电器室(6)和底仓(10),在所述电器室(6)中设置有气泵(5)和电驱动机构,在所述干燥罐(1)与所述气泵(5)之间接有前端进气管(4),在所述气泵(5)与所述臭氧发生器(18)之间接有后端进气管(15),在所述臭氧发生器(18)与所述气液混溶器(9)之间接有臭氧输送管(16);所述气液混溶器(9)的上端与所述水箱(8)相连通,所述气液混溶器(9)的下端出水口通过进液管(13)接水泵(12),所述水泵(12)通过出液管(14)接喷雾柄(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秋忙,
申请(专利权)人:康秋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